【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安徽篇】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安徽紅色基因代代傳(chuan) 承,革命精神紅遍江淮。建黨(dang) 百年來,安徽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前行、改天換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兩(liang) 次親(qin) 臨(lin) 安徽考察指導,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指明了安徽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們(men)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堅定地把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轉化為(wei) 思路舉(ju) 措和強大動力,取得四大曆史性成就。一是發展階段從(cong) “總量居中、人均靠後”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邁進,GDP由2016年2.6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0年3.9萬(wan) 億(yi) 元,從(cong) 全國第十四提升到第十一;人均GDP從(cong) 全國第二十五提升到第十三;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居全國第五、總量居全國第十;二是發展動力從(cong) “要素驅動為(wei) 主”向“創新驅動為(wei) 主”邁進,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ti) 係加快構建,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三是發展格局從(cong) “承東(dong) 啟西”向“左右逢源”邁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ti) 化、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覆蓋,安徽在全國的位勢越來越突出;四是發展成色從(cong) “總體(ti) 小康”向“全麵小康”邁進,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

  堅持下好創新先手棋,奮力爭(zheng) 當創新策源的領跑者。麵向最前沿築原創矩陣,國家實驗室掛牌運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濱湖科學城獲批建設,全麵創新改革試驗省建設係統推進,“一室一心一區一城一省”創新主平台立柱架梁,合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初具雛形。麵向主戰場促科創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迅猛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達到40%以上;“政產(chan) 學研用金”六位一體(ti) 的安徽創新館啟動運營,成功舉(ju) 辦首屆中國(安徽)科交會(hui) ,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千億(yi) 元,今年一季度全省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首次突破10萬(wan) 件大關(guan) 。麵向需求側(ce) 攻獨創絕技,堅持創新不問出身,擴容實施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墨子號”、“九章”量子原型計算機、“嫦娥鋼”、“質子刀”等尖端技術相繼問世,量子通信、動態存儲(chu) 芯片、陶鋁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領域實現並跑領跑。麵向大健康推首創運用,中國科大托珠單抗治療方案列入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堅持區域協同發展,奮力打造揚皖所長的強勁活躍增長極。往東(dong) ,長三角邁向“一體(ti) 化”,省委主要負責同誌率團5年三赴滬蘇浙學習(xi) 考察對接,推動“一地六縣”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產(chan) 業(ye) 集中合作區、省際毗鄰地區、省際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各省轄市、各市城區5個(ge) 區塊鏈接細化成局,滬蘇浙來皖投資實際到位資金占全省利用省外資金一半以上。朝西,中部地區聯結“一條心”,謀劃製定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安徽方案。向內(nei) ,“一圈五區”形成“一盤棋”,構建起以合肥都市圈和合蕪蚌、皖江、皖北、大別山、皖南多極支撐的省域發展格局,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6.9%。

  堅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奮力建設宜業(ye) 宜居的綠色江淮美好家園。以“大保護”重質量,紮實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嚴(yan) 格沿江分級管控措施,落實好長江10年禁漁令,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長江流域水質達到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以“大治理”嚴(yan) 整改,省委主要負責同誌多次沿江踏察、實地暗訪督導,組織開展專(zhuan) 項攻堅行動,高位推動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問題整改完成率93.4%。以“大修複”促轉型,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4條生態廊道加快建設,環巢湖生態示範區、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chang) 試驗區啟動建設,5年來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

  堅持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奮力打造擊楫中流的改革開放新高地。精耕改革試驗田,馬鋼集團與(yu) 中國寶武實現戰略重組,提前完成農(nong) 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任務,林長製、編製周轉池、縣域醫共體(ti) “天長模式”等得到推廣。增創開放新平台,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建設,連續3年成功舉(ju) 辦世界製造業(ye) 大會(hui) ,合肥中歐班列發運量居全國前列,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5000億(yi) 元。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奮力描繪共建共享的幸福生活新圖景。推動“百萬(wan) 人”奔小康,484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解決(jue) “千萬(wan) 人”兜底線,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持續多年推進33項民生工程,新增財力80%以上用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所有人”幸福感,居民收入增長快於(yu) 經濟增長,連續9年進入全國平安建設先進行列。

  眺望前行路,安徽將高舉(j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偉(wei) 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區,紮實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建黨(dang) 100周年。

  延伸閱讀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安徽篇】安徽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潮湧江淮奮楫揚帆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17日 08:4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