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沂妗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應急管理局
黨(dang) 委委員、政治部主任
“築牢安全底線、守護百姓平安”
韓沂妗(左) 女,漢族,33歲,中共黨(dang) 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應急管理局黨(dang) 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我叫韓沂妗,來自世界水電之都——湖北宜昌。“大國重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就在家門口,祖孫三代從(cong) 事移民工作,我大學又學了水利水電工程專(zhuan) 業(ye) ,可以說,從(cong) 我的名字到學習(xi) 生活再到工作,都跟水有著一種不解之緣,所以始終對水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2008年畢業(ye) 至今,我先後在移民、水利部門工作,目前在夷陵區應急管理局從(cong) 事防汛抗旱工作。
2019年初機構改革,恰逢組織有需要,我主動請纓,申請調入應急管理局。到新單位後,我知道應急管理部門是準軍(jun) 事化管理的部門,是一支不穿軍(jun) 裝的部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men) 的信仰。剛接觸新工作,我幹勁十足,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白天下基層、跑工地,晚上抓學習(xi) 、補短板,拚命學各種應急法律法規,書(shu) 上滿是畫的紅線和作的筆記。學的越多,愈發覺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八個(ge) 字像山一樣沉重。
口號喊得再響,關(guan) 鍵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尤其是大事難事要事,最見真情、最見信念、最見熱愛。我和同事們(men) 經常行走在隱患排查整改一線,秉公辦事的鐵麵孔是必備的,為(wei) 民排險的熱心腸也是必須的,“築牢安全底線,守護百姓平安”就是我們(men) 最大的信念支撐。
今年年初,湖北剛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馬不卸鞍、兵不卸甲,我們(men) 轉身又投入防汛救災第二場大戰大考。我和同事例行檢查時發現,山區裏有一處危橋改造工程因疫情延誤近2個(ge) 月,施工過程中搭建的腳手架嚴(yan) 重影響行洪安全,而貿然拆除有垮橋的風險,但主汛期要到了,一旦漲水極有可能在腳手架周圍形成“堰塞湖”,下遊的群眾(zhong) 安全怎麽(me) 辦?我立即和有關(guan) 同事趕赴實地查看,綜合聽取各方專(zhuan) 家意見後,決(jue) 定騰出上遊黃金河水庫庫容,先把上遊洪水截住,為(wei) 應急處置爭(zheng) 取時間,同時組織下遊村民開展緊急疏散演練。最終,在主汛期來臨(lin) 前工程順利完工,下遊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應急管理,從(cong) “應急”兩(liang) 個(ge) 字就能看出,突發事件處置最見功力、最長本事、最要擔當。我沒想到的是,“練手”機會(hui) 來的總是很突然、很緊迫。
6月27日,我所在的夷陵區在進入汛期後遭遇了一場特大暴雨。當天,我在值班室值守的過程中發現,城區有一低窪地段積水已達一米多深,有輛轎車困在路中間,眼看積水很快就會(hui) 沒頂,人命關(guan) 天,我馬上協調交警和市政部門前去救援。趕到現場的時候,積水已經漫過車門。要是再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值班到晚上,緊張稍稍舒緩,結果大雨之夜,突然停電。此時水庫、河道水位急漲,市政交通近乎癱瘓,沒電怎麽(me) 上下聯絡,劈裏啪啦的雨聲讓我們(men) 心亂(luan) 如麻、心急如焚。那一刻,我對“時間就是生命”真的有了最直觀的認識,誰也不知下一秒會(hui) 發生什麽(me) 。我們(men) 一邊在抓緊搶修電路,一邊忙著拿上手電筒趕往現場查看險情,渾然不覺大雨瓢潑。等我回到單位,身上都濕透了,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說實話,這兩(liang) 年,我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在睡夢中被值班電話、預警短信驚醒,又有多少次把辦公室當寢室徹夜不歸。我也怕黑、怕水,但已經習(xi) 慣了在風雨雷電交加的夜晚,被黑暗籠罩、被雨水拍打、被緊張包圍。每當我帶著疲憊回家,女兒(er) 一個(ge) 擁抱、一聲“媽媽”,讓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那麽(me) 值得。這個(ge) 世界需要有人負重前行、逆流而上,我希望成為(wei) 女兒(er) 的榜樣,我也為(wei) 我的職業(ye) 倍感自豪。
回到開頭的自我介紹,如今我更願意這樣定義(yi) 自己:我是一名“85後”、一位年輕的母親(qin) ,我的雙肩本很柔弱,但我是應急管理人,我必須要當好防汛抗旱的“排頭兵”,做好群眾(zhong) 安全的“守護人”。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