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層幹部減負係列報道③:緊鑼密鼓抓落實 撲到一線解民憂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圖片說明:

  圖①:廣西武宣縣仁元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楊俊興(xing) (左)正與(yu) 已經脫貧的村民覃永靈一起檢查雞飼料的質量。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攝

  圖②:湖北荊州市荊州區紀委監委的幹部深入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一線,了解扶貧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黃誌剛攝(人民視覺)

  圖③:在安徽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中心社區種植大戶基地,社區扶貧幹部正在幫助殘疾人貧困戶程久啟(左)收獲小龍蝦。黃有安攝(人民視覺)

  山東(dong) 濟南市曆下區大明湖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吳強——

  減負不減勁,服務無止境

  夜幕降臨(lin) ,位於(yu) 山東(dong) 濟南市曆下區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的美食街寬厚裏又熱鬧起來。看著漸漸增多的人流,美食檔老板李勝華有些欣慰。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個(ge) 木製獎狀“濟南好房東(dong) ,不負寬厚名”,李勝華告訴記者:“多虧(kui) 了街道和社區幹部幫忙溝通,房東(dong) 免了我一個(ge) 月房租近2萬(wan) 元!”

  不止李勝華,大明湖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吳強告訴記者,為(wei) 了幫助轄區企業(ye) 盡快複工複產(chan) ,街道和社區幹部組成專(zhuan) 班,積極和業(ye) 主房東(dong) 溝通,為(wei) 商戶減免房租。

  吳強說,去年以來和群眾(zhong) 打交道的時間明顯多了起來,街道幹部撲到一線為(wei) 民解憂,成為(wei) 工作常態。

  變化源自減負行動。去年7月以來,濟南市公布《縣鄉(xiang) “屬地管理”事項主體(ti) 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明確81項“屬地管理”事項中,有78項區縣部門為(wei) 主體(ti) 責任、鎮街為(wei) 配合責任,有3項鎮街為(wei) 主體(ti) 責任、區縣部門為(wei) 配合責任,街道“屬地管理”事項大大減少。

  濟南市紀檢監察機關(guan) 根據清單,對於(yu) 未按照“屬地管理”事項責任清單認真履職、出現問題的,精準問責。“屬地管理問責不是一個(ge) 筐,不能啥都往裏裝。我們(men) 必須堅決(jue) 向‘責任甩鍋’說不,防止問責虛化泛化簡單化問題,最大程度地保護和調動基層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濟南市紀委書(shu) 記、監委主任程德智說。

  打掉了上級部門習(xi) 慣於(yu) 往下推卸責任的“擋箭牌”,也就打消了基層幹部的後顧之憂。“有了這份清單,厘清了街道屬地管理的責任,不像過去大事小事都往基層堆,常常擔心幹不好被問責。”吳強說。

  讓吳強心裏更暖的是,對街道工作的考評方法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過去上級來考核某項工作,主要看台賬資料是否齊全,是否開會(hui) 發文、成立相關(guan) 機構,機構牌子和製度有沒有上牆等。”吳強說,“現在街道實行差異化考核,隻看效果,不隻看留痕材料,接受多樣化評價(jia) 。”

  “減負不減勁,鬆綁不鬆懈。”吳強話鋒一轉,街道幹部從(cong) 擔心問責、迎檢考評等繁瑣工作抽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為(wei) 民服務。如今,街道幹部紛紛走出機關(guan) ,深入企業(ye) 和社區,成為(wei) 企業(ye) 聯絡員、民情調研員,及時了解社情民意、企業(ye) 動態,全力協調解決(jue) 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題。

  日前,90歲的老人劉錫典,拄著拐杖來到大明湖街道辦事處,給吳強送上一封手寫(xie) 的感謝信。原來,前不久家中照明燈和電飯鍋壞了,獨居的他不能按時吃上熱飯,於(yu) 是撥通了街道電話。街道立馬安排師傅上門維修,解決(jue) 了他的大難題。

  “老人的感謝,對我們(men) 而言是褒獎,更是鞭策,我們(men) 為(wei) 民服務的路永無止境。”吳強說。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xiang) 色果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喬(qiao) 次仁——

  把會(hui) 開到群眾(zhong) 心坎裏

  山巒如濤,白雲(yun) 似帶,環抱著林芝市巴宜區色果拉村。村委會(hui) 門口的廣場上,二三十位村民在青山白雲(yun) 間聞歌起舞,音樂(le) 悠揚歡快,愉悅掛滿臉龐。

  活動結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喬(qiao) 次仁和大家聊聊家常、講講政策。一邊講得通俗,一邊聽得愉快,村委會(hui) 門口的會(hui) 場,成了村委幹部們(men) 和老百姓交流溝通的重要場地。

  就在前幾年,村委會(hui) 的那棟樓還是老百姓不太願意去的地方。“進去就要開會(hui) ,說的內(nei) 容也聽不太懂。”很多村民抱怨。

  喬(qiao) 次仁對此也有些無奈——做事要留痕,會(hui) 議記錄、現場圖片、學習(xi) 感想,這些事兒(er) 一個(ge) 都不能少,看起來工作內(nei) 容很豐(feng) 富,但是老百姓究竟聽進去多少,卻要打一個(ge) 問號。

  不僅(jin) 老百姓接受度低,幹部們(men) 的工作也辛苦。指著會(hui) 議室的長桌子,喬(qiao) 次仁和村幹部們(men) 說:“看,原先上麵來檢查,這麽(me) 長桌子都要拿來堆資料。”

  隨著基層減負工作的開展,情況出現了變化——僅(jin) 今年一季度,林芝市製發文件減少105件,同比減少69.91%;市級會(hui) 議召開25次,同比減少37.5%;各級督導檢查減少至5次,減少超六成。

  文件、會(hui) 議、檢查都少了,這讓喬(qiao) 次仁和村幹部們(men) 長鬆了一口氣。“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從(cong) 會(hui) 議和文件工作中解放出來,我們(men) 村幹部就有更多時間和老百姓交流溝通。”色果拉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羅洪前說。

  對喬(qiao) 次仁來說,如今的工作地點已經從(cong) 村委的辦公室到了村裏的各個(ge) 地點——在村民家裏,喬(qiao) 次仁拉著村民,倒上一杯酥油茶,和村民們(men) 嘮嘮國家的教育政策;在田間地頭,喬(qiao) 次仁看著村民夫婦,順便就把民法典知識做了一番普及;在村委會(hui) 的院子裏,喬(qiao) 次仁趁著大家舞蹈、打球的空隙,見縫插針地講講家常,也說一說村子裏最近的產(chan) 業(ye) 發展。沒有會(hui) 議、沒有記錄,不需要正襟危坐,所有會(hui) 議都緊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書(shu) 記講得活潑有趣,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現在的文字材料,兩(liang) 三個(ge) 盒子就夠了,隻記錄一些必需的文字材料。”羅洪前指著身後的文件櫃,忍不住向記者感慨。

  工作不留痕,效果怎麽(me) 樣?喬(qiao) 次仁信心滿滿:“沒問題,特別好!”

  原來,之前多次檢查,色果拉村的成績都非常突出。檢查時不強行要求會(hui) 議痕跡,檢查組采取直接入村入戶抽查的方式檢查政策宣傳(chuan) 效果。

  很多宣講工作都變成了幹部和群眾(zhong) 之間的溝通交流。喬(qiao) 次仁說:“原先群眾(zhong) 有事不太說,需要幹部的時候才過來找;如今咱們(men) 常聊天,老百姓拉著你說掏心窩子的話。咱們(men) 的會(hui) 啊,從(cong) 辦公室裏,直接開到老百姓的心裏!”

  湖南宜章縣長村鄉(xiang) 長啟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黃麗(li) 玲——

  集中精力幫助貧困戶

  “能渡過難關(guan) ,多虧(kui) 了黃隊長。”看見駐村工作隊隊長黃麗(li) 玲進屋,60歲的湖南宜章縣長村鄉(xiang) 長啟村村民鄧本國連忙招呼她坐下,而老伴則忙著倒茶,端花生、切西瓜。

  原來,建檔立卡戶的老鄧,前幾年養(yang) 魚脫了貧,後來擴大養(yang) 殖規模,一下養(yang) 了10畝(mu) 水塘的魚。誰料去年夏天,當地降了罕見暴雨,水塘衝(chong) 垮,魚跑了個(ge) 精光。黃麗(li) 玲一邊安慰老鄧,一邊聯係自己的工作單位縣中醫院,募捐了2萬(wan) 多元,很快幫助老鄧修建了抗衝(chong) 擊的魚塘,還幫他購買(mai) 了魚苗,當年冬天賣出了魚,最大程度挽回了損失。

  2016年4月,黃麗(li) 玲從(cong) 宜章縣中醫院院長助理的崗位來到長啟村。她麵對的是一個(ge) 艱巨的擔子,村裏970戶中有建檔立卡戶141戶,近600名貧困村民。走訪貧困戶,製定脫貧對策;發揮特長,聯係縣中醫院搞義(yi) 診,拉近幹群關(guan) 係……幾板斧下來,黃麗(li) 玲和村民打成了一片。

  過了村民關(guan) ,黃麗(li) 玲又遇到了第二關(guan) ,應付各種檢查和報表:情況摸底表、貧困戶信息采集表、收入統計表、醫療扶貧表、貧困兒(er) 童助學表、安全飲水表,住房情況表、走訪登記表、就業(ye) 表……最多的時候一共要填4000多份,還有的來回修改,很多信息是動態上報的。不僅(jin) 如此,上級各種檢查也多,“一個(ge) 月查好幾次,有時候我們(men) 一天接待三批檢查。重點都是查各種檔案資料、台賬,反而很少到貧困戶家裏實地查看。”黃麗(li) 玲說。

  填表填不出群眾(zhong) 的滿意度。2019年,中辦印發《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形式主義(yi) 突出問題為(wei) 基層減負的通知》,各地按照《通知》精神出實招硬招為(wei) 基層減負,黃麗(li) 玲發現各種檢查和表格大幅縮減。大數據的應用,也讓基層負擔大幅減輕。“去年底,郴州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台啟用後,我們(men) 扶貧幹部的負擔大幅度減少。”黃麗(li) 玲說,這個(ge) 平台把郴州所有農(nong) 村戶籍人員信息全部錄入,匯總了人社、醫療、教育、農(nong) 業(ye) 等14個(ge) 部門的有關(guan) 信息,避免了每次重複填寫(xie) 農(nong) 民基本信息。

  在黃麗(li) 玲看來,黨(dang) 中央持續為(wei) 基層鬆綁減負、地方建設大數據平台,把基層幹部徹底從(cong) 形式主義(yi) 中解放出來,幹部可以集中精力用來幫扶貧困戶。她領著村幹部,把本村油茶、烤煙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種植麵積翻番,引進了農(nong) 業(ye) 加工龍頭企業(ye) ,貧困戶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今年疫情期間,一些貧困戶的稻穀和禽畜、蛋類滯銷。黃麗(li) 玲多方努力,賣出上萬(wan) 斤稻穀,十幾戶貧困戶飼養(yang) 的雞鴨、土雞蛋賣空,而且賣出了好價(jia) 錢。

  “多虧(kui) 黃隊長這個(ge) 能幹姑娘!”村民曹文田感激地說。2019年,黃麗(li) 玲帶領的扶貧工作隊,群眾(zhong) 滿意度測評實現100%。

  延伸閱讀

  為(wei) 基層幹部減負係列報道①:為(wei) 基層鬆綁減負 讓幹部輕裝上陣

  為(wei) 基層幹部減負係列報道②:加大正向激勵 營造幹事創業(ye) 環境

專(zhuan) 欄:為(wei) 基層減負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14日 07:4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