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整族脫貧記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飲水、用電、住房,處處改善 產(chan) 業(ye) 、就業(ye) 、事業(ye) ,樣樣提升

毛南族整族脫貧記(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城區全景圖。鄧煒煌攝(人民視覺)

  下南鄉(xiang) 下塘村,山外建好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新居後,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將91歲的譚運日老人抬出大山。譚召關(guan) 攝(新華社發)

  下南鄉(xiang) 下塘村,山外建好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新居後,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將91歲的譚運日老人抬出大山。譚召關(guan) 攝(新華社發)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今年5月,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已實現整族脫貧。數字印證著脫貧成績:易地搬遷,近2萬(wan) 名村民搬出大山;投資5.6億(yi) 元,各村屯電網改造升級,家家戶戶用上電;毛南族貧困群眾(zhong) 特色產(chan) 業(ye) 覆蓋率已達100%,毛南族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cong) 2015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56.7元。

  “出行爬坡上坎,一裏掛九梯”“石頭縫裏種糧食,七分種三分收”……這些曾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群眾(zhong) 生活的真實寫(xie) 照。環江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全國約70%的毛南族群眾(zhong) 集中居住在這裏,全縣有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6.45萬(wan) 毛南族人口。

  受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環江縣一直是廣西最為(wei) 貧困的地區之一,為(wei) 國定貧困縣、廣西深度貧困縣,全縣大部分地區屬於(yu) 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區。

  今年5月,環江縣脫貧摘帽,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打基礎

  解群眾(zhong) 生活難題

  “飲水難是困擾我們(men) 毛南族群眾(zhong) 千百年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我們(men) 下南中心小學,地勢比較高,不僅(jin) 教室、宿舍、衛生間不能正常用水,就連學校食堂做飯用水都很困難,每到秋冬季大家都很困擾。”在毛南族聚居鄉(xiang) 下南鄉(xiang) ,從(cong) 事小學教育32年的教師譚承龍對記者說。

  打基礎,利長遠。環江縣委書(shu) 記黃榮彪說:“脫貧攻堅戰,要從(cong) 基礎設施開始!”麵對困擾毛南族千百年的飲水難題,2017年初,環江縣動工建設下南鄉(xiang) 集中應急供水工程,從(cong) 下南鄉(xiang) 政府15公裏外的河裏抽水、引水。

  建設抽水泵站,修建高位蓄水池,架設配套供電設施,鋪設主幹、分支輸水管道……2019年6月,總投資2500多萬(wan) 元的下南鄉(xiang) 集中應急供水工程竣工使用,一股股甘泉翻山越嶺,經高位水池、水廠淨化後湧向下南鄉(xiang) 毛南族村寨和集鎮。譚承龍再也不愁學校師生用水難了,下南鄉(xiang) 1.5萬(wan) 名毛南族同胞的飲水難題也解決(jue) 了。“以前家家戶戶買(mai) 回大水缸儲(chu) 水,現在已閑置不用了。”譚承龍說。

  “抽水供水,電少不了。”下南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覃純果說,南方電網公司不但為(wei) 抽水泵站架設了高壓線路和變壓器,還做好24小時供電服務。在建設集中應急供水工程的同時,環江縣還先後投入1.7億(yi) 多元,對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實施359個(ge) 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保障毛南族群眾(zhong) 人人都用上水、用好水。到2019年底,毛南族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部解決(jue) 。

  全麵推進道路、電網、通信、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以來,環江縣累計投入12億(yi) 元,新建改建屯級道路620條1160公裏、橋梁68座650延米,下南鄉(xiang) 和72個(ge) 村都通了水泥路。“十三五”以來,南方電網在環江縣共投資5.6億(yi) 元,對包括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在內(nei) 的各村屯實施電網改造升級,使毛南族群眾(zhong) 家家戶戶通電。

  為(wei) 改善毛南族居住條件,該縣先後投入6000多萬(wan) 元,扶持1880戶毛南族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毛南族穩固住房保障率達100%。縣長黃炳峰說:“針對‘一方水土養(yang) 不起一方人’的邊遠大石山區,我們(men) 采取易地搬遷的辦法,在縣城建設城北和城西兩(liang) 個(ge) 大型集中安置區,在鄉(xiang) 鎮建設7個(ge) 安置點,近2萬(wan) 名村民搬出大山,住進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的新家,其中包括居住在邊遠山區村屯的2356名毛南族貧困群眾(zhong) 。”

  波川村幹孟屯的毛南族貧困戶譚榮恩,一家四口2019年從(cong) 村裏易地搬遷到環江毛南家園,住進三室一廳的新家。“現在的住房和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這些我們(men) 做夢也想不到。”譚榮恩笑嗬嗬地說。

  拔窮根

  發展產(chan) 業(ye) 助增收

  記者來到下南鄉(xiang) 波川村新村屯,村民譚美春正在村屯廣場大樹下乘涼,手裏握著一大串鑰匙,其中有一把就是轎車鑰匙。

  2015年,因為(wei) 大兒(er) 子上大學、小兒(er) 子上幼兒(er) 園、60多歲的公公患病不能自理,家庭開支大,生活困難,她家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是生活的艱辛沒有壓垮她,她和丈夫利用政府免費提供的柑橘苗木,租用生產(chan) 隊的荒坡種植柑橘特色水果。同時,還貸款買(mai) 了運輸車,為(wei) 村民運建材、運砂石。

  天道酬勤。過了一年,譚美春家就脫貧了,她還成了村裏脫貧致富帶頭人。如今,她家的柑橘種植麵積已擴大到121畝(mu) ,還養(yang) 了6頭牛。“這幾年,我們(men) 家年收入有二三十萬(wan) 元,脫了貧,日子越來越好了。”譚美春說。

  富起來的譚美春,還牽頭成立了水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村裏的毛南族老鄉(xiang) 一起脫貧。如今,波川村新村屯14戶毛南族貧困戶56人已全部脫貧。

  脫貧攻堅“拔窮根”,關(guan) 鍵還要靠產(chan) 業(ye) 。“2016年以來,環江縣因地製宜,以桑蠶、優(you) 質稻、柑橘、杉木、油茶等作為(wei) 主打產(chan) 業(ye) ,累計向4083戶毛南族貧困戶發放了3600萬(wan) 元獎補資金和8600萬(wan) 元小額信貸資金。”環江縣扶貧辦主任藍熠介紹,到2019年底,環江縣毛南族貧困群眾(zhong) 特色產(chan) 業(ye) 覆蓋率已達100%。

  穩產(chan) 業(ye) 還要保就業(ye) 。“受疫情影響,貧困務工人員外出打工受阻,對口幫扶的深圳市福田區政府積極與(yu) 環江縣開展勞務協作,包車免費輸送務工人員外出就業(ye) ,成功實現1.5萬(wan) 名毛南族農(nong) 村勞動力在廣東(dong) 穩定就業(ye) 。”藍熠說。

  同時,環江縣黨(dang) 委、政府積極引進27家龍頭企業(ye) ,創建102個(ge) 扶貧車間,實現了5800名毛南族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ye) 。住在環江毛南家園城西安置區的李敏,得知安置區旁邊的華威公司招人的信息,辭去了在深圳的工作。“在家門口上班,不僅(jin) 有收入,還能照顧家人,這是一舉(ju) 兩(liang) 得啊!”李敏說。

  此外,環江縣還為(wei) 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1600個(ge) ,讓毛南族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e) 。

  得益於(yu) 產(chan) 業(ye) 扶貧和就業(ye) 幫扶,環江縣毛南族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cong) 2015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56.7元。“家家有產(chan) 業(ye) ,人人有事做,這樣的脫貧才能穩得住,才能對得起群眾(zhong) 的期待,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黃炳峰感慨地說。

  新起點

  摘帽之後接著幹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環江縣推動貧困發生率從(cong) 2015年的19.56%下降到2019年底的1.48%,4年內(nei) 共減貧6.53萬(wan) 人,實現了環江縣脫貧摘帽和毛南族整族脫貧,讓環江縣群眾(zhong) 、毛南族群眾(zhong) 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這幾年,從(cong) 我們(men) 村民的吃穿住行,到醫療保障、產(chan) 業(ye) 發展、子女教育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都要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啊!”南昌屯58歲的毛南族村民譚壯敏講起屯裏的變化,感慨萬(wan) 千。

  文化自信激發了毛南族群眾(zhong)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內(nei) 生動力,增強了他們(men) 脫貧致富的信心。環江在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百村千屯辦春晚”“廣場文化活動周”等文化活動為(wei) 載體(ti) ,引導毛南族群眾(zhong) 用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來宣傳(chuan) 扶貧政策,講述脫貧勵誌故事、讚美新生活。

  “把脫貧作為(wei) 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鬥,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一重要指示,鼓舞了廣西和環江的廣大幹部群眾(zhong) 。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鹿心社表示,在脫貧攻堅進入決(jue) 戰決(jue) 勝的關(guan) 鍵時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充分體(ti) 現了對民族地區發展和民族群眾(zhong) 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是對廣西脫貧攻堅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為(wei) 廣西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給予精準有力指導、增添強大動力。

  “廣西各級各部門將牢記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殷殷囑托,發揚連續作戰的優(you) 良作風,不懈怠不鬆勁,集中一切力量,以百倍努力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的全麵勝利,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辜負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厚望重托。”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說。

  “全縣將建立健全防貧監測預警機製,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全部納入監測管理,按照‘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原則幫助解決(jue) 實際困難,防止返貧和出現新的貧困。”黃榮彪表示。

  火熱的6月,扶貧車間裏機器轟鳴,勤勞的環江人民正在開足馬力生產(chan) ;電網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組立鐵塔,為(wei) 環江建設首座220千伏變電站;貴州經環江至南寧高鐵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環江河畔、毛南山鄉(xiang) ,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

  幸福是這樣煉成的——毛南族的脫貧故事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2日 07:2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