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把“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擺在突出位置,對全黨(dang) 全國進一步厘清發展思路、把牢發展方向、找準發展著力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dong) 西。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係統總結實踐經驗和發展規律,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引領我國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同時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所謂“一了千明,一迷萬(wan) 惑”。麵對新老問題疊加、新舊矛盾交織的複雜局麵,隻有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防範風險、迎接挑戰,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創新能力不強,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確保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為(wei) “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必須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jue) 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發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應成為(wei) 發展的指揮棒、行動的度量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ti) 製機製。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布局,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推進對外開放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的一個(ge) 重要尺度。隻有在思想上、行動上與(yu) 新發展理念對表、向新發展理念看齊,才能做到同頻共振、知行合一。要樹立全麵、整體(ti) 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不唯GDP論英雄,重大政策出台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做到從(cong) 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要切實抓好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實,堅決(jue) 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以真抓實幹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麵。
延伸閱讀
新華社評論員:為(wei) 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偉(wei) 大勝利而奮鬥——一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