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名單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

於(yu) 敏 新華社發

  於(yu) 敏

  於(yu) 敏,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wei) 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全國勞動模範”“改革先鋒”等稱號。

申紀蘭(lan) 新華社發

  申紀蘭(lan)

  申紀蘭(lan) ,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順人,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積極維護新中國婦女勞動權利,倡導並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xie) 入憲法。改革開放以來,她勇於(yu) 改革,大膽創新,為(wei) 發展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推動老區經濟建設和老區人民脫貧攻堅作出巨大貢獻。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改革先鋒”等稱號。

孫家棟 新華社發

  孫家棟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9年4月生,遼寧複縣人,原航空航天工業(ye) 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總設計師,為(wei) 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改革先鋒”等稱號。

李延年 新華社發

  李延年

  李延年,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隊副政治委員。1945年參加革命,先後參加解放戰爭(zheng) 、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戰鬥20多次,是為(wei) 建立新中國、保衛新中國作出重大貢獻的戰鬥英雄。離休後,他初心不改、鬥誌不減、本色不變,積極弘揚革命優(you) 良傳(chuan) 統,充分展現了一名老革命軍(jun) 人、老戰鬥英雄的光輝形象。榮立特等功一次,被誌願軍(jun) 總部授予“一級英雄”稱號,榮獲解放獎章和勝利功勳榮譽章。

張富清 新華社發

  張富清

  張富清,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4年12月生,陝西洋縣人,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來鳳支行原副行長。他在解放戰爭(zheng) 的槍林彈雨中衝(chong) 鋒在前、浴血疆場、視死如歸,多次榮立戰功。1955年,他轉業(ye) 後主動要求到湖北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wei) 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埋頭工作,連兒(er) 女對他的赫赫戰功都不知情。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戰鬥英雄”稱號兩(liang) 次。

袁隆平 新華社發

  袁隆平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dang) 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他一生致力於(yu) 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yu) 推廣,發明“三係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liang) 係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ti) 係,為(wei) 我國糧食安全、農(nong) 業(ye) 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改革先鋒”等稱號。

黃旭華 新華社發

  黃旭華

  黃旭華,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6年3月生,廣東(dong) 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為(wei) 我國核潛艇事業(ye) 奉獻了畢生精力,為(wei) 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ge) 人安危於(yu) 不顧,作為(wei) 總設計師親(qin) 自隨產(chan) 品深潛到極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屠呦呦 新華社發

  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0年12月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於(yu) 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jue) 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wei) 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ye) 作出巨大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友誼勳章”獲得者名單

勞爾·卡斯特羅·魯斯 新華社發

  勞爾·卡斯特羅·魯斯

  勞爾·卡斯特羅·魯斯,男,1931年6月生,古巴籍,古巴共產(chan) 黨(dang) 中央委員會(hui) 第一書(shu) 記。古巴革命領袖,長期擔任古巴黨(dang) 和政府重要職務。對華友好,積極促成古巴在拉美地區率先同新中國建交,是中古關(guan) 係的重要奠基人、中拉關(guan) 係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將對華關(guan) 係確立為(wei) 古巴外交的優(you) 先發展方向,並堅定致力於(yu) 將古中友誼發揚光大,在重大問題上堅定支持中國,高度認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倡議,強調中國是維護國際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的關(guan) 鍵建設性力量,支持中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瑪哈紮克裏·詩琳通 新華社發

  瑪哈紮克裏·詩琳通

  瑪哈紮克裏·詩琳通,女,1955年4月生,泰國籍,泰王國紮克裏王朝王室主要成員。深受泰國民眾(zhong) 愛戴。對華十分友好並懷有深厚感情,中國文學、曆史文化造詣深厚。已訪華48次,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廣泛、全麵、深入了解中國,積極推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中泰友好,為(wei) 中泰關(guan) 係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傑出貢獻。曾參加我國慶祝香港、澳門回歸和北京奧運會(hui) 等重大活動,在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問題上堅定支持中國。心係中國人民,在汶川、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薩利姆·艾哈邁德·薩利姆 新華社發

  薩利姆·艾哈邁德·薩利姆

  薩利姆·艾哈邁德·薩利姆,男,1942年1月生,坦桑尼亞(ya) 籍,坦桑尼亞(ya) 前總理、前外長,坦中友協會(hui) 長。非洲知名外交家,長期擔任非洲統一組織(非盟前身)秘書(shu) 長。對華懷有深厚友好感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為(wei) 鞏固和促進中坦、中非友好合作、恢複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作出傑出貢獻,並與(yu) 我國老一輩領導人結下深厚情誼。高度讚賞我國發展成就,始終主張中非應不斷加強友好交流合作,支持中國在維護非洲和平與(yu) 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重要作用。曾多次訪華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有關(guan) 活動。

加林娜·維尼阿米諾夫娜·庫利科娃 新華社發

  加林娜·維尼阿米諾夫娜·庫利科娃

  加林娜·維尼阿米諾夫娜·庫利科娃,女,1935年2月生,俄羅斯籍,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dong) 所高級研究員、著名漢學家。1957年參與(yu) 創建蘇中友協,1960年進入蘇聯對外友協工作。1989年當選為(wei) 蘇中友協第一副主席並赴蘇聯(俄羅斯)駐華使館工作,始終致力於(yu) 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guan) 係,為(wei) 推動中蘇(俄)民間外交作出傑出貢獻。現年84歲,仍堅持工作在中俄民間交往第一線。其根據親(qin) 身經曆撰寫(xie) 的《俄羅斯和中國:民間外交》一書(shu) ,用大量詳實的圖文資料真實記錄了兩(liang) 國人民70年的友好交往曆史。曾獲“中國語言文化貢獻獎”和全國對外友協“人民友好使者”稱號。

讓-皮埃爾·拉法蘭(lan) 新華社發

  讓-皮埃爾·拉法蘭(lan)

  讓-皮埃爾·拉法蘭(lan) ,男,1948年8月生,法國籍,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別代表。長期活躍在國際舞台,擁有重要國際影響力,長期致力於(yu) 促進中法友好和中法全方位合作,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國享有較高聲譽。曾作為(wei) 法國總理在“非典”期間堅持如期訪華,給予中國人民極大政治和情感支持。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合作,曾作為(wei) 法國總統代表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積極為(wei) 法國、歐洲各界客觀認識、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合作建言獻策。發揮“中國通”優(you) 勢,利用各種場合和平台宣介中國,增進中法友誼,與(yu) 夫人合著《中國的啟示》一書(shu) 並在我國出版。積極推動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為(wei) 推動解決(jue) 國際和地區問題奔走努力。

伊莎白·柯魯克 新華社發

  伊莎白·柯魯克

  伊莎白·柯魯克,女,1915年12月生,加拿大籍,北京外國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1980年國務院批準認定的第一批“外國老專(zhuan) 家”。生於(yu) 中國成都,經曆了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和新中國成立的曆史時期。1947年,為(wei) 考察和報道中國解放區土改運動,與(yu) 丈夫大衛·柯魯克穿越重重封鎖來到邊區,完成了《十裏店——中國一個(ge) 村莊的革命》這部具有重要影響的著作。1948年,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邀請,留在南海山中央外事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任教。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半世紀之久,在英語教學、教育改革等方麵革故鼎新,是新中國英語教學的拓荒人,為(wei) 新中國培養(yang) 了大量外語人才,為(wei) 中國教育事業(ye) 和對外友好交流作出傑出貢獻。

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

於(yu) 漪 新華社發

  於(yu) 漪

  “人民教育家”

  於(yu) 漪,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9年2月生,江蘇鎮江人,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語言學會(hui) 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她長期躬耕於(yu) 中學語文教學事業(ye) ,堅持教文育人,推動“人文性”寫(xie) 入全國《語文課程標準》。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撰寫(xie) 數百萬(wan) 字教育著述,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采納,為(wei) 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衛興(xing) 華 新華社發

  衛興(xing) 華

  “人民教育家”

  衛興(xing) 華,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係原主任、教授,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長期從(cong) 事《資本論》研究,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中國化作出重要貢獻,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教材是全國影響力和發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他提出的商品經濟論、生產(chan) 力多要素論等,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榮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一、二屆論文獎。

王蒙 新華社發

  王蒙

  “人民藝術家”

  王蒙,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4年10月生,河北南皮人,中國作家協會(hui) 名譽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長,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他作為(wei) 與(yu) 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文學創作者,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之路。其作品《青春萬(wan) 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性意義(yi) ,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發掘培養(yang) 了一大批優(you) 秀青年作家,為(wei) 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全國優(you) 秀短篇小說獎。

王文教 新華社發

  王文教

  “人民楷模”

  王文教,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3年11月生,福建南安人,原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4年,他為(wei) 振興(xing) 新中國羽毛球事業(ye) ,從(cong) 印尼回到祖國,曾多次獲得全國羽毛球賽男子單打、雙打冠軍(jun) 。退役後先後執教福建羽毛球隊、國家羽毛球隊,在他任總教練期間,中國羽毛球隊獲得了1982、1986、1988、1990年湯姆斯杯團體(ti) 賽冠軍(jun) ,湧現出56個(ge) 世界單項冠軍(jun) 。榮獲國際羽聯“終身成就獎”。

王有德 新華社發

  王有德

  “人民楷模”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黨(dang) 員,1953年9月生,寧夏靈武人,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帶領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wan) 畝(mu) ,控製流沙近百萬(wan) 畝(mu) ,有效阻止毛烏(wu) 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麵。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絡、多樹種、高密度、喬(qiao) 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為(wei) 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改革先鋒”等稱號。

王啟民 新華社發

  王啟民

  “人民楷模”

  王啟民,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7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助理。他發揚“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敢於(yu) 挑戰油田開發極限,研究並提出了“分階段多次布井開發調整”理論,其中表外儲(chu) 層開發利用技術突破了國內(nei) 外認為(wei) 不能開采的禁區。他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後期“穩油控水”項目研究,為(wei) 大慶油田實現27年5000萬(wan) 噸以上高產(chan) 高效持續開發作出重要貢獻。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改革先鋒”等稱號。

王繼才 新華社發

  王繼才

  “人民楷模”

  王繼才,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0年4月生,2018年7月去世,江蘇灌雲(yun) 人,江蘇省開山島民兵哨所原所長、燕尾鎮開山島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1986年開始,他和妻子奉命守衛開山島,32年如一日排除困難、堅守孤島、為(wei) 國戍海,自己動手修繕營房、建設哨所,堅持每天巡海島、護航標、寫(xie) 日誌,堅決(jue) 與(yu) 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鬥爭(zheng) ,有力捍衛了國家利益,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無私奉獻給國防和海防事業(ye) 。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愛國擁軍(jun) 模範”等稱號。

艾熱提·馬木提 新華社發

  艾熱提·馬木提

  “人民英雄”

  艾熱提·馬木提,男,維吾爾族,中共黨(dang) 員,1969年10月生,2016年9月去世,新疆皮山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皮山縣公安局原副局長。從(cong) 警27年始終戰鬥在基層一線,緊緊圍繞社會(hui) 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充分發揮反恐處突實戰經驗豐(feng) 富的優(you) 勢,事事衝(chong) 鋒在前,帶領公安幹警成功偵(zhen) 破一係列案件。2016年9月在搜捕公安部A級逃犯時遇自殺式爆炸襲擊,身負重傷(shang) ,經全力搶救無效,壯烈犧牲。他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忠誠於(yu) 黨(dang) 、忠誠於(yu) 人民的錚錚誓言。榮獲“全國公安係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

布茹瑪汗·毛勒朵 新華社發

  布茹瑪汗·毛勒朵

  “人民楷模”

  布茹瑪汗·毛勒朵,女,柯爾克孜族,中共黨(dang) 員,1942年6月生,新疆烏(wu) 恰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wu) 恰縣吉根鄉(xiang) 護邊員。她長期紮根於(yu) 祖國邊疆,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ye)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每天最少要走20公裏山路,在她守護的山口,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ye) 績。她積極宣傳(chuan) 愛國護邊工作,在邊境線的許多石頭上刻下“中國”兩(liang) 個(ge) 字,這些“中國石”成為(wei) 當地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征。榮獲“全國愛國擁軍(jun) 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稱號。

葉培建 新華社發

  葉培建

  “人民科學家”

  葉培建,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5年1月生,江蘇泰興(xing) 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嫦娥三號探測器係統首席科學家,嫦娥二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試驗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在各號嫦娥方案的選擇和確定、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大型試驗策劃與(yu) 驗證、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申亮亮 新華社發

  申亮亮

  “人民英雄”

  申亮亮,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87年8月生,2016年6月去世,河南溫縣人,原65307部隊70分隊班長。他從(cong) 軍(jun) 報國信念堅定,軍(jun) 事技能訓練刻苦,熟練掌握連屬主戰裝備,精通運輸車、瞄杆鑽車、挖掘裝載機等裝備操作,成為(wei) “一專(zhuan) 多能”型骨幹,入選集團軍(jun) “百名專(zhuan) 業(ye) 技術能手”人才庫。2016年5月赴馬裏執行第四批維和任務,在執行任務中遭遇恐怖襲擊,果斷指揮戰友向目標射擊,在汽車炸彈爆炸瞬間將戰友推離,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部隊其他人員的平安,被評為(wei) 烈士並追記一等功。

朱彥夫 新華社發

  朱彥夫

  “人民楷模”

  朱彥夫,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3年7月生,山東(dong) 沂源人,山東(dong) 省沂源縣西裏鎮張家泉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1947年參軍(jun) ,經曆戰鬥上百次,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0次負傷(shang) ,3次榮立戰功。退伍後用自己的撫恤金,建圖書(shu) 室、辦夜校,幫助農(nong) 民提高文化素質。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25年,帶領群眾(zhong) 治山治水、脫貧致富,把一個(ge) 貧窮落後的山村變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他身殘誌堅,用殘肢抱筆,曆時7年創作兩(liang) 部自傳(chuan) 體(ti) 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er) 無悔》。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麥賢得 新華社發

  麥賢得

  “人民英雄”

  麥賢得,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5年12月生,廣東(dong) 饒平人,原91708部隊副司令員。1965年“八六”海戰中,他在彈片插在頭部、腦漿外露、鮮血模糊雙眼的情況下,堅持戰鬥3個(ge) 小時,憑著驚人的戰鬥意誌和過硬的素質本領,在幾台機器、幾十條管路、幾百個(ge) 螺絲(si) 裏,檢查出一個(ge) 隻有拇指大的被震鬆的油閥螺絲(si) ,成功排除故障,確保了機器正常運轉和艦艇安全。他的英勇戰鬥事跡被媒體(ti) 廣泛報道,在全社會(hui) 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wei) “鋼鐵戰士”。榮立一等功,榮獲“八一勳章”和“戰鬥英雄”“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李保國 新華社發

  李保國

  “人民楷模”

  李保國,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8年2月生,2016年4月去世,河北武邑人,河北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他始終奮戰在科技興(xing) 農(nong) 、脫貧攻堅和教書(shu) 育人第一線,先後取得研究成果2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培育了16個(ge) 山區開發治理先進典型,帶動10萬(wan) 山區農(nong) 民增收58.5億(yi) 元。參與(yu) 開發的聚集土壤、聚集徑流“兩(liang) 聚”理論,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蓋率達到90.7%,植被覆蓋率達到94.6%。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脫貧攻堅模範”“改革先鋒”等稱號。

李道豫 新華社發

  李道豫

  “外交工作傑出貢獻者”

  李道豫,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2年8月生,安徽合肥人,原中國駐美國大使,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他長期從(cong) 事多邊和雙邊外交領域工作,深度參與(yu) 我國在多個(ge) 重大外交問題上的決(jue) 策和處理。任常駐聯合國代表期間,穩妥處理第一次海灣戰爭(zheng) 爆發等重大複雜敏感問題,提升了我國國際話語權。任駐美國大使期間,積極宣傳(chuan) 我國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巧做工作,善於(yu) 鬥爭(zheng) ,妥善處置中美關(guan) 係,堅定捍衛國家利益。

吳文俊 新華社發

  吳文俊

  “人民科學家”

  吳文俊,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19年5月生,2017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yu) 係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對數學的核心領域拓撲學作出重大貢獻,開創了數學機械化新領域,對國際數學與(yu) 人工智能研究影響深遠。他用算法的觀點對中國古算作了分析,同時提出用計算機自動證明幾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國際上被稱為(wei) “吳方法”。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張超 新華社發

  張超

  “人民英雄”

  張超,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86年8月生,2016年4月去世,湖南嶽陽人,92950部隊原飛行中隊長。2015年3月,他加入艦載機部隊,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掌握了艦載戰鬥機操縱特點和艦載飛行要領,飛行技戰術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2016年4月,執行任務時突遇空中險情,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被迫跳傘(san) ,不幸壯烈犧牲,年僅(jin) 29歲。被追授為(wei) “逐夢海天的強軍(jun) 先鋒”“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稱號,被中央軍(jun) 委批準為(wei) 全軍(jun) 掛像英模。

南仁東(dong) 新華社發

  南仁東(dong)

  “人民科學家”

  南仁東(dong) ,男,滿族,群眾(zhong) ,1945年2月生,2017年9月去世,吉林遼源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他潛心天文研究,堅持自主創新,1994年提出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概念,主導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wei) 望遠鏡台址,從(cong) 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曆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係列技術難題,為(wei) 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關(guan) 鍵作用。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秦怡 新華社發

  秦怡

  “人民藝術家”

  秦怡,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2年1月生,上海市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藝委會(hui) 顧問、一級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她堅持文藝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主演了《鐵道遊擊隊》《青春之歌》《女籃五號》等30多部影片,塑造了多個(ge) 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稱號。

都貴瑪 新華社發

  都貴瑪

  “人民楷模”

  都貴瑪,女,蒙古族,中共黨(dang) 員,1942年4月生,內(nei) 蒙古四子王旗人,內(nei) 蒙古自治區烏(wu) 蘭(lan) 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牧民。上世紀60年代初,年僅(jin) 19歲的都貴瑪,主動承擔28名上海孤兒(er) 的養(yang) 育任務,用半個(ge) 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了大愛無疆,為(wei) 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作出重大貢獻。上世紀70年代,都貴瑪自學蒙醫蒙藥和婦產(chan) 科知識,先後挽救了40多位年輕母親(qin) 的生命。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稱號。

熱地 新華社發

  熱地

  “民族團結傑出貢獻者”

  熱地,男,藏族,中共黨(dang) 員,1938年8月生,西藏比如人,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委員長,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擔任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重要領導職務,先後配合6位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第一書(shu) 記)工作,積極維護班子團結和主要領導同誌威信,參與(yu) 西藏自治區穩定與(yu) 發展各項重大決(jue) 策的研究和實施,就西藏穩定與(yu) 發展的若幹重大問題提出觀點和意見。他幾十年來為(wei) 西藏發展、和諧穩定、民生改善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巨大努力,贏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尊重。

顧方舟 新華社發

  顧方舟

  “人民科學家”

  顧方舟,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6年6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寧波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研究員。他是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chan) 的拓荒者、科技攻關(guan) 的先驅者。他研發的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護佑了幾代中國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時代。榮獲全國科學大會(hui) 成果獎和“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工作先進個(ge) 人”等稱號。

高銘暄 新華社發

  高銘暄

  “人民教育家”

  高銘暄,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8年5月生,浙江玉環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他是當代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作為(wei) 唯一全程參與(yu) 新中國第一部刑法製定的學者、新中國第一位刑法學博導、改革開放後第一部法學學術專(zhuan) 著的撰寫(xie) 者和第一部統編刑法學教科書(shu) 的主編者,為(wei) 我國刑法學的人才培養(yang) 與(yu) 科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高德榮 新華社發

  高德榮

  “人民楷模”

  高德榮,男,獨龍族,中共黨(dang) 員,1954年3月生,雲(yun) 南貢山人,雲(yun) 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是少數民族脫貧攻堅的帶頭人。在任期間,科學製定發展戰略,突出培育“水電、礦業(ye) 、旅遊、邊貿”為(wei) 主的特色產(chan) 業(ye) 群,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退休後,繼續駐紮在獨龍江河穀,跑工地、進農(nong) 家,千方百計打通了獨龍江鄉(xiang) 通往山外的唯一公路,實現獨龍族整族脫貧,把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送到群眾(zhong) 家中。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稱號。

郭蘭(lan) 英 新華社發

  郭蘭(lan) 英

  “人民藝術家”

  郭蘭(lan) 英,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0年12月生,山西平遙人,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她為(wei) 中國民族歌劇表演體(ti) 係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藝術的發展作出開拓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塑造了《白毛女》中的喜兒(er) 、《小二黑結婚》中的小芹等眾(zhong) 多光彩奪目的舞台藝術形象。她演唱的《我的祖國》《南泥灣》《人說山西好風光》《八月十五月兒(er) 明》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曆經半個(ge) 多世紀傳(chuan) 唱至今。

董建華 新華社發

  董建華

  “‘一國兩(liang) 製’傑出貢獻者”

  董建華,男,漢族,1937年7月生,浙江舟山人,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為(wei) 貫徹落實“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作出重要貢獻。他帶領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成功抵禦了亞(ya) 洲金融危機、外部經濟環境變化以及“非典”疫情等帶來的種種困難,妥善處理諸多複雜的社會(hui) 政治經濟問題,維護香港的整體(ti) 利益,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wei) 香港順利回歸與(yu) 平穩過渡和“一國兩(liang) 製”成功實踐作出重大的曆史性貢獻。

程開甲 新華社發

  程開甲

  “人民科學家”

  程開甲,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九三學社社員,1918年8月生,2018年11月去世,江蘇吳江人,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核武器事業(ye) 的開拓者、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ti) 係的創建者之一。先後參與(yu) 和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以及“兩(liang) 彈”結合飛行試驗等多次核試驗,為(wei) 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ti) 係,鍛造改革開放安全屏障,推進科技強國事業(ye) 作出傑出貢獻。榮獲“八一勳章”“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改革先鋒”稱號。

樊錦詩 新華社發

  樊錦詩

  “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

  樊錦詩,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她是我國文物有效保護的科學探索者和實踐者,長期紮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斷代。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zhuan) 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yu) 方法,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yu) 永續利用作出重大貢獻。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延伸閱讀

  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簽署主席令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授予42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授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jue) 定

  誰來授予?如何評審?種類幾何?——我國開展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集中評選頒授熱點解碼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8日 07:49 來源:新華社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