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榜樣② 賀星龍:醫生的守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側(ce) 記3:村裏的“文化人兒(er) ”

  有一次我們(men) 問賀星龍,“村裏年輕人少,您外出時,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找不到你怎麽(me) 辦?”

  他開心地拿過手機,指著屏幕說,“我擔心自己不在時,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有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jue) 。所以就在診所,裝上了一個(ge) 智能攝像頭。”賀星龍的診所不關(guan) 門,誰都可以進。他可以遠程查看診所的情況,可以通過攝像頭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話。有的鄉(xiang) 親(qin) 不識字,可以拿著藥瓶在診所裏比對拿藥,通過攝像頭跟賀星龍確認。

  他的愛人陳翠萍說,賀星龍是個(ge) 很愛琢磨的人。

圖為(wei) 開心分享攝像頭下的診所

圖為(wei) 開心分享攝像頭下的診所

  當年剛回村時,大家不太相信他的水平和能力,一連幾個(ge) 月沒人找他看病。他就自己想辦法。通過同學,向其經商的父親(qin) 借了2000元,購買(mai) 回需用藥品,聽說哪家人有病了,就主動登門給人家看病,藥不要錢。

  可這樣,還是沒人找他看病。於(yu) 是,第二年一開年,他就印了4000張宣傳(chuan) 頁,發遍周邊村落;並把“24小時上門服務”的承諾放到了手機的彩鈴上。

  後來,他治好了被大醫院連續下過三次病危通知的上樂(le) 堂村張立山老人的病,樂(le) 堂村找他看病的人漸漸多了,醫治範圍逐漸擴大,病人也不斷增加,他又開始考慮怎麽(me) 服務好鄉(xiang) 親(qin) 。

  靠步行一天下來看不了幾個(ge) 病人,他就跑到縣城廢品收購站,花了40元錢買(mai) 了輛舊自行車。騎自行車每天最多能跑三個(ge) 村,遇到雨天,黃土高原的泥濘山路使自行車無法前行。於(yu) 是,他又狠狠心,又跑到信用社就貸了4000元,買(mai) 回來第一輛摩托車。

  因為(wei) 出診次數太多,摩托車總要去加油。他再次到信用社貸款,買(mai) 回一輛三輪摩托車,充當起了拉油進藥的貨車,搶救病人的救護車,農(nong) 忙時節的農(nong) 用車。孩子小時,每次進城,先買(mai) 好藥品,剩下的錢再給孩子買(mai) 最便宜的奶粉。

  隨著時代發展,除了安裝攝像頭,為(wei) 了更好服務周邊村莊的鄉(xiang) 親(qin) ,他在每個(ge) 村建了一個(ge) 微信群,專(zhuan) 門發送相關(guan) 醫療知識等信息。

  不僅(jin) 出診看病,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誰的手機不會(hui) 用、水龍頭壞了,都來問他;村裏的路燈、電視機鍋蓋壞了,也是他來修。

  我們(men) 讚他很用心,他一下子笑了,“我是村裏的文化人兒(er) 嘛!”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08日 17:48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