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製的意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完善價(jia) 格治理機製的意見

(2024年12月5日)

  價(jia) 格治理是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內(nei) 容。為(wei) 進一步深化價(jia) 格改革,完善價(jia) 格治理機製,經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市場價(jia) 格形成機製,創新價(jia) 格引導機製,完善價(jia) 格調控機製,優(you) 化市場價(jia) 格監管機製,加快構建市場有效、調控有度、監管科學的高水平價(jia) 格治理機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水平,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工作中要做到: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能由市場形成價(jia) 格的都交給市場,促進先進優(you) 質生產(chan) 要素高效順暢流動,有效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堅持係統觀念、綜合施策,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兼顧上下遊各環節,強化各領域改革協同聯動,實現價(jia) 格合理形成、利益協調共享、民生有效保障、監管高效透明。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創新,聚焦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有效破解價(jia) 格治理難點堵點問題,使價(jia) 格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guan) 係,增強價(jia) 格反應靈活性。堅持依法治價(jia) ,完善價(jia) 格法律法規,提升價(jia) 格治理科學化水平,規範經營主體(ti) 價(jia) 格行為(wei) 。

  二、健全促進資源高效配置的市場價(jia) 格形成機製

  (一)深化價(jia) 格市場化改革。分品種、有節奏推進各類電源上網電價(jia) 市場化改革,穩妥有序推動電能量價(jia) 格、容量價(jia) 格和輔助服務價(jia) 格由市場形成,探索建立促進改革平穩推進的配套製度。健全跨省跨區送電市場化價(jia) 格形成機製。加快完善電網代理購電製度,推動更多工商業(ye) 用戶直接參與(yu) 市場交易。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定價(jia) 機製,深化天然氣價(jia) 格市場化改革。加快完善煤炭市場價(jia) 格形成機製。鼓勵供需雙方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水利工程供水價(jia) 格,積極推進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確量價(jia) 條件。放開具備競爭(zheng) 條件的民航國內(nei) 航線旅客運輸價(jia) 格。

  (二)加快重點領域市場建設。推進重要商品現貨、期貨市場建設,優(you) 化期貨品種上市、交易、監管等規則,夯實市場形成價(jia) 格的基礎。有序發展油氣、煤炭等交易市場。完善多層次電力市場體(ti) 係,健全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推進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培育多元化競爭(zheng) 主體(ti) 。完善售電市場管理製度。

  (三)營造競爭(zheng) 有序市場環境。廢止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價(jia) 格政策,防止政府對價(jia) 格形成的不當幹預。營造有利於(yu) 價(jia) 格有效形成的市場環境,促進電網公平接入,推動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鐵路線路互聯互通,加快健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各種運輸方式協同銜接的多式聯運服務體(ti) 係;有效規範自然壟斷企業(ye) 經營範圍,防止利用壟斷優(you) 勢向上下遊競爭(zheng) 性環節延伸。加強輸配電、天然氣管道運輸等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價(jia) 格監管。規範藥品價(jia) 格形成,推動企業(ye) 誠信經營,促進價(jia) 格公開透明、公平合理。

  三、創新服務重點領域發展和安全的價(jia) 格引導機製

  (四)完善促進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的農(nong) 業(ye) 價(jia) 格政策。健全價(jia) 格、補貼、保險等政策協同的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和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等政策。優(you) 化棉花目標價(jia) 格政策。穩定政策性生豬保險供給,鼓勵地方因地製宜探索開展蔬菜等品種保險。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持續完善化肥等農(nong) 資保供穩價(jia) 應對機製。完善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價(jia) 格形成機製。

  (五)健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價(jia) 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氣發電、儲(chu) 能等調節性資源價(jia) 格機製,更好發揮對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支撐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價(jia) 格政策,優(you) 化增量配電網價(jia) 格機製。綜合考慮能耗、環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業(ye) 重點領域階梯電價(jia) 製度。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wei) 主體(ti) ,完善碳定價(jia) 機製。探索有利於(yu) 促進碳減排的價(jia) 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國統一的綠色電力證書(shu) 交易體(ti) 係。建設綠色能源國際標準和認證機製。

  (六)健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公用事業(ye) 價(jia) 格機製。明確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費的邊界,強化企業(ye) 成本約束和收益監管,綜合評估成本變化、質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慮群眾(zhong) 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業(ye) 價(jia) 格動態調整機製。深入推進天然氣上下遊價(jia) 格聯動。深化城鎮供熱價(jia) 格改革。加快推進供熱計量改造,有序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公共建築和新建居住建築率先實施。優(you) 化居民階梯水價(jia) 、電價(jia) 、氣價(jia) 製度。推進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jia) 、垃圾處理計量收費,優(you) 化汙水處理收費政策。因地製宜健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收費政策,完善差異化停車收費機製。優(you) 化鐵路客運價(jia) 格政策,健全統一的鐵路貨運價(jia) 格體(ti) 係,規範鐵路路網收費清算。

  (七)完善促進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務價(jia) 格政策。公辦養(yang) 老、托育、醫療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jia) 管理。民辦普惠性養(yang) 老、托育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jia) 管理或者設置參考區間等方式加強引導。加強普惠性幼兒(er) 園收費管理,強化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監管,建立與(yu) 財政撥款、資助水平等相適應的高中、高等教育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製。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

  (八)創新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公共數據價(jia) 格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數據市場規則。加快製定符合公共數據要素特性的價(jia) 格政策,促進公共數據安全高效開發利用。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中,用於(yu) 公共治理、公益事業(ye) 的公共數據產(chan) 品和服務有條件無償(chang) 使用;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行業(ye) 發展的公共數據產(chan) 品和服務有條件有償(chang) 使用,按照補償(chang) 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確定收費標準並動態調整。

  四、完善促進物價(jia) 保持合理水平的價(jia) 格調控機製

  (九)加強價(jia) 格總水平調控。綜合考慮總供給和總需求以及經濟增長、市場預期、輸入性影響等因素,合理確定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強化宏觀調控導向作用。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強價(jia) 格政策與(yu) 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提升價(jia) 格總水平調控效能。

  (十)夯實重要商品價(jia) 格穩定基礎。著眼產(chan) 供儲(chu) 銷全鏈條,健全促進市場價(jia) 格穩定的長效機製。加強產(chan) 能調控,調整優(you) 化生產(chan) 結構,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保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和價(jia) 格平穩運行。加快完善國家儲(chu) 備體(ti) 係。建立健全關(guan) 係國計民生重要商品的引導性價(jia) 格區間調控製度。

  (十一)強化重要商品價(jia) 格異常波動應急調控。統籌加強主要產(chan) 銷區之間、相鄰區域之間重要商品聯保聯供。優(you) 化應急物流保障體(ti) 係,保障重點運輸通道暢通、運輸樞紐穩定運行。及時有效開展價(jia) 格異常波動應急調控,加大儲(chu) 備調節力度,加強預期管理、市場監管,引導價(jia) 格平穩運行。落實社會(hui) 救助和保障標準與(yu) 物價(jia) 上漲掛鉤聯動機製,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五、優(you) 化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價(jia) 格監管機製

  (十二)規範市場價(jia) 格行為(wei) 。強化事前引導預防和事中事後監管,維護市場價(jia) 格秩序。綜合運用公告、指南、提醒告誡、行政指導、成本調查等方式,推動經營主體(ti) 依法經營。防止經營者以低於(yu) 成本的價(jia) 格開展惡性競爭(zheng) 。對實行市場調節價(jia) 但與(yu) 群眾(zhong) 生活關(guan) 係密切的少數重要商品和服務,探索製定價(jia) 格行為(wei) 規則、監管辦法。

  (十三)強化價(jia) 格監督檢查。圍繞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的重要商品和服務,加大價(jia) 格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價(jia) 格違法違規行為(wei) 。加強反壟斷監管執法,預防和製止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wei) 。強化交通運輸、旅遊、教育、網絡交易等重點領域價(jia) 格收費行為(wei) 監管,做好重點時段檢查巡查。

  (十四)推進高效協同共治。加強行業(ye) 企業(ye) 自律、社會(hui) 監督與(yu) 政府監管的協同配合,完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監管機製,加強線上線下、現貨期貨聯動監管,形成監管合力。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製。完善價(jia) 格社會(hui) 監督體(ti) 係,探索在重要商品現貨交易場所、行業(ye) 協會(hui) 建立價(jia) 格監督員製度。推進價(jia) 格信用製度建設,完善價(jia) 格信用監管,依法依規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六、強化價(jia) 格治理基礎能力建設

  (十五)健全價(jia) 格監測預警體(ti) 係。優(you) 化價(jia) 格監測報告製度,豐(feng) 富監測品種、創新監測方式、拓展監測渠道、提升監測信息化水平,健全覆蓋國內(nei) 外、產(chan) 供銷、期現貨的監測分析預警機製,增強時效性和針對性。完善價(jia) 格信息發布,穩定市場預期。

  (十六)加強成本監審和調查。堅持審定分離,強化成本監審獨立性,充分發揮成本監審和調查基礎性作用。完善分行業(ye) 成本監審辦法和操作規程,建立輸配電等重點領域成本管製規則。強化成本有效約束,推動成本監審從(cong) 事後監管向事前引導延伸。構建促進降本增效的激勵機製,探索建立重要行業(ye) 標杆成本等製度。加強重要商品成本調查,探索建立成本報告製度。推進成本監審和調查信息化建設。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成本調查製度體(ti) 係,加強數據共建共享。

  (十七)完善價(jia) 格法律法規。適應價(jia) 格治理需要,加快修訂價(jia) 格法、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製定完善政府定價(jia) 、價(jia) 格調控、價(jia) 格監督檢查等規章製度,動態修訂中央和地方定價(jia) 目錄。

  七、加強組織實施

  完善價(jia) 格治理機製必須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和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dang) 的領導貫徹到價(jia) 格治理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價(jia) 格治理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抓好本意見貫徹落實。要認真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穩妥有序推進落實各項部署,合理把握改革時機和節奏,及時總結評估並研究完善兜底保障政策。要積極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加強價(jia) 格政策解讀。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向黨(dang) 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3日 07:56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