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山東(dong) 省濟南市槐蔭區聚焦優(you) 化治理體(ti) 係、深化多元共治、實化治理成效,深入實施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持續做優(you) 基層組織體(ti) 係,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為(wei) 槐蔭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堅持黨(dang) 建賦能,實現引領全方位。始終把加強黨(dang) 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建強黨(dang) 組織一貫到底、堅強有力的“動力主軸”,實現全域治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是注重健全工作機製。建立區委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運行機製,由區委書(shu) 記、區長牽頭掛帥,定期研究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重大事項、推進重要工作、破解重點問題,推動領導機製有效運轉、常態運行。堅持書(shu) 記抓、抓書(shu) 記,推動區、街道(部門)、社區(村)三級書(shu) 記領辦突破項目,層層壓實黨(dang) 建責任,構建起黨(dang) 委書(shu) 記領航、上下一體(ti) 聯動、部門齊抓共管的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格局。二是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先後出台《深化提升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意見》等製度文件,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係統部署、聯動落實、一體(ti) 推進。持續開展“一街道一特色、一村(社區)一亮點”品牌創建工作。三是注重持續減負增能。出台規範屬地管理措施,公布街道和區直部門(單位)權責清單,以開展“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整治為(wei) 契機,統籌推進資源服務管理下沉,規範社區(村)組織工作事務、機製牌子和證明事項,讓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集中更多精力抓黨(dang) 建、抓治理、抓服務。

  堅持多元共治,實現資源全統籌。堅持以黨(dang) 建聯建推動資源整合、力量聚合,讓“基層自轉”向“多元共轉”升級,著力打造基層治理“共同體(ti) ”。一是搭建“共治圈”。全麵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dang) 委”工作機製,推動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與(yu) 駐區單位、行業(ye) 及各領域黨(dang) 組織互聯互動、共建共享,構建以街道黨(dang) 工委為(wei) 核心、社區黨(dang) 組織為(wei) 基礎,共建單位、駐區單位黨(dang) 組織共同參與(yu) 的“一核多元”工作格局。深入開展“雙報到”工作,積極探索“五約五聯”模式,推動機關(guan) 單位落實共建項目,黨(dang) 員幹部下沉基層。二是激活“自治圈”。開展“誌願先鋒”爭(zheng) 創行動,將在職黨(dang) 員、退休黨(dang) 員、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員納入社區治理,發揮黨(dang) 員聚合引領作用,引導誌願者、退役軍(jun) 人、熱心居民等多元力量參與(yu) 治理、服務居民。打造“誌願滿槐”工作品牌,推出社區誌願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鄰裏互助”“糾紛調解”等敲門行動,實現弱勢群體(ti) 多方支援、轄區建設齊抓共管、鄰裏關(guan) 係融洽和諧的基層治理新局麵。三是拓展“服務圈”。持續完善黨(dang) 群服務中心功能,結合“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完整社區”建設,鏈接多方資源,整合小區配套用房、物業(ye) 公共空間等場所,改造提升黨(dang) 群服務中心、打造社區食堂、建設社區衛生服務場所。全麵推行錯時延時、幫辦代辦服務製度,常態化組織舉(ju) 辦睦鄰市集,以“鄰裏煙火”撬動社區“幸福治理”。

  堅持民生導向,實現效能全提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zhong) 需求,持續提升服務感知和治理體(ti) 驗,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一是強化隊伍建設。加強選任力度、配強基層骨幹力量。突出優(you) 選優(you) 育、抓好能力提升,實施“領航者計劃”,建立“雲(yun) 香工作室”,常態化舉(ju) 辦“槐雁論壇”“擂台比武”“掛職實訓”,全麵提升隊伍專(zhuan) 業(ye) 水平和履職能力。加強激勵引導、完善成長鏈條,暢通職業(ye) 發展渠道,激發幹事創業(ye) 活力。二是優(you) 化網格治理。健全完善網格治理聯動機製,構建“街道黨(dang) 工委—社區黨(dang) 組織—網格(小區)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把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從(cong) 社區向末梢治理單元延伸。建立職責明晰、規範完善的網格工作體(ti) 係,形成源頭發現、采集歸檔、檢查督促、結果反饋工作閉環。加強以智慧賦能基層治理,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強化“智治”“數治”支撐。三是深化紅色物業(ye) 。健全完善黨(dang) 建引領物業(ye) 服務管理協調推進機製,推動總部經營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建立黨(dang) 組織,社區與(yu) 物業(ye) 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選派紅色物業(ye) 指導員下沉街道、社區“一對一”精準指導,確保各項任務有效落實。推行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製度,構建以社區黨(dang) 委為(wei) 核心,居委會(hui) 、網格黨(dang) 組織等為(wei) 成員單位的協同聯動機製,依托共建議事會(hui) ,解決(jue) 小區民生問題。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1日 20:01 來源:燈塔-黨建在線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