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武陵深處的鄉村振興“火車頭”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春日武陵山,處處有生機。

  油菜花競相綻放,遊人合影留念,錯落有致的民居與(yu) 遠山相映成趣;冰糖大蒜、糟辣椒加工廠裏,不時傳(chuan) 來機器轟鳴聲……驅車行駛在武陵山腹地,貴州省思南縣塘頭鎮青杠壩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春日圖景映入眼簾。

  “過去有句老話叫‘有女不嫁青杠壩,紅薯拌著酸菜下’,現在可不一樣啦!”青杠壩村村委會(hui) 辦公室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冷朝剛向記者介紹說,“我們(men) 村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萬(wan) 元,近三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元。”

  自2004年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以來,冷朝剛帶領黨(dang) 支部,一手抓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一手強村集體(ti) 經濟,探索了“三色走廊”模式——以組織凝聚力構建“紅色走廊”、以產(chan) 業(ye) 增效益構建“金色走廊”、以文明樹新風構建“綠色走廊”,不斷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動力。

  “黨(dang) 組織強起來,全村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一起奮鬥,發展才可持續。”冷朝剛說。目前,青杠壩村有945人,黨(dang) 員有35名,其中80%是村裏的致富能手。

  “村‘兩(liang) 委’班子每天下午開碰頭會(hui) ,每周開展一次黨(dang) 員集中學習(xi) ,讓黨(dang) 員幹部時刻把準村裏發展脈絡。”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趙曉虎說。最近,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村裏100多畝(mu) 水稻選種的問題,目前確定選擇秈型常規水稻,適合海拔600米以下稻區種植。

  2025年59歲的苗族村民趙相勇既是黨(dang) 員又是致富能手,現在負責村裏肉牛養(yang) 殖場管理。之前,他經營砂石廠,可以帶動部分村民就業(ye) 。隨著砂石廠規模減小,他將精力放到養(yang) 殖上。

  “原本我沒有養(yang) 殖經驗,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在村黨(dang) 支部引領下,我帶頭示範,學習(xi) 肉牛草料配比、常見病治療、能繁母牛選育等技術,和大家一起闖致富路。”趙相勇說。目前養(yang) 殖場存欄肉牛228頭,帶動5名村民就近務工。

黨(dang) 員趙相勇在養(yang) 殖場查看草料投放情況。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頭陣。肉牛養(yang) 殖場、冰糖大蒜加工廠、辣椒加工廠、抽紙加工廠……青杠壩村的產(chan) 業(ye) 長期穩定解決(jue) 150人就業(ye) ,將大約20%的勞動力留在了村裏發展。

  2023年,王玉豪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到老家青杠壩村發展。他負責紙製品銷售,逐步成為(wei) 村裏產(chan) 業(ye) 發展的骨幹。2024年3月,王玉豪成為(wei) 一名正式黨(dang) 員。“黨(dang) 支部引領,黨(dang) 員率先垂範,我們(men) 2025年爭(zheng) 取把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在2024年300萬(wan) 元基礎上翻一番。”他說。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培育文明鄉(xiang) 風、淳樸民風。如何實現生態宜居?如何做到治理有效?

  針對這些問題,青杠壩村組建一支6人宣講隊伍,由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組成,就政策法律、村規民約、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每年開展至少12次宣講。

  “養(yang) 豬養(yang) 牛要圈養(yang) ,生活垃圾要裝箱,老人過世公墓安葬,解決(jue) 糾紛綜治來幫……通過這些土話、大白話,用拉家常的方式來宣講,大家聽了在理,效果也很好。”冷朝剛說。

  一個(ge) 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一個(ge) 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省文明村”……在青杠壩村村委會(hui) 辦公室一樓陳列室裏,兩(liang) 麵牆上掛滿的各種榮譽牌匾,見證著村裏黨(dang) 員幹部團結為(wei) 民的初心。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31日 17:56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