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有食堂,理發、按摩、理療足不出院,衛生安全有保障,家庭糾紛、鄰裏矛盾有調解。在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街道通信花園社區,便捷舒適的生活、和諧有愛的氛圍讓越來越多居民感慨,“社區就像一個(ge) 大家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那種互幫互助、親(qin) 密無間的狀態。”改造社區環境、重塑精神風貌,十年磨一劍,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用實際行動還給群眾(zhong) 一片幸福祥和。
十幾年前,和很多老舊小區別無二致,通信花園社區也存在環境髒亂(luan) 差、安全隱患大、人際關(guan) 係淡漠的治理痛點。彼時,社區居民“各掃門前雪,各管瓦上霜”,人心散漫,集體(ti) 力量薄弱,社區治理困難重重,亟需找到契機突圍。
2012年起,鄭州市全麵實行基層網格化管理,在全市3564個(ge) 樓院(街區)建立網格,每個(ge) 網格建立黨(dang) 小組,深入推動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黨(dang) 建引領聚合力,黨(dang) 員帶頭樹新風,乘著東(dong) 風,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廣泛發動群眾(zhong) ,讓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生機。
選好帶頭人至關(guan) 重要。花園路街道黨(dang) 工委找到了一直關(guan) 心社區發展的退休教師張美榮,聘請她成為(wei) 社區黨(dang) 務工作者。不久後,張美榮被推選成為(wei) 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要管理首先要服務。”她發動退休老黨(dang) 員組建一支誌願服務隊,從(cong) 居民身邊小事入手,讓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黨(dang) 組織的溫暖與(yu) 力量。
社區獨居老人多,日常吃飯是個(ge) 大問題,誌願隊就主動做包子麵點免費為(wei) 老人送上門;年輕父母工作忙,無暇輔導孩子學習(xi) ,社區黨(dang) 委便打造“4點鍾課堂”,協調退休老教師、大學生黨(dang) 員無償(chang) 為(wei) 學生輔導作業(ye) ;樓宇、院內(nei) 亂(luan) 停亂(luan) 放問題突出,社區將廢舊車棚改建為(wei) 小花園,動員居民將自家的花卉盆景擺置在主幹道兩(liang) 旁集中養(yang) 護,既美化了環境,也增強了居民的集體(ti) 參與(yu) 感。
行動是最好的注腳。黨(dang) 員帶頭示範,一點一滴的付出讓越來越多居民從(cong) 冷眼旁觀、不屑一顧轉變為(wei) 逐步融入、主動參與(yu) 。隨著居民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誌願隊也不斷細化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2015年,在社區黨(dang) 委牽頭下,以退休黨(dang) 員為(wei) 核心成員的銀發調解隊成立。他們(men) 認真學習(xi) 法律法規和人民調解工作方法,聯合警務室、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等開展法律谘詢宣傳(chuan) 。十年間,他們(men) 分組排班,全天值班,24小時服務,甚至經常工作至淩晨,至今已成功調解家庭矛盾、鄰裏糾紛、遺產(chan) 繼承等案例1100餘(yu) 起。
“2024年最後一天,我值班。生活的美好和諧,與(yu) 我們(men) 的辛勤工作分不開。建設幸福的花園,我們(men) 一起努力!”新年前夕,王曉風在調解隊值班記錄表上有感而發。“小車不倒隻管推,革命者永遠年輕。”提起自己調解過的案例,隊員們(men) 臉上寫(xie) 滿了自豪與(yu) 幸福。這種永遠衝(chong) 鋒的精神感染著一批又一批黨(dang) 員群眾(zhong) 。2024年退休的張繼紅主動要求加入調解隊,“以前想著退休就有時間出去玩了,現在覺得隻有在集體(ti) 中為(wei) 大家服務,生活才有意義(yi) 、有價(jia) 值。”
平安義(yi) 務巡邏隊、互助養(yang) 老服務隊、黨(dang) 員便民服務隊、花園百姓藝術團……在社區黨(dang) 委推動下,通信花園社區先後成立26個(ge) 社區社會(hui) 組織,服務規模和覆蓋麵不斷擴大,有效暢通了居民反映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渠道,實現了黨(dang) 建引領下的樓組、社團雙自治。“管好自家事,關(guan) 心樓組事,參與(yu) 社區事”深入人心。
新冠疫情發生後,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立刻向全社區發出黨(dang) 員誌願者“召集令”。隻有十餘(yu) 名專(zhuan) 職工作人員的社區,迅速召集起500多名誌願者。27個(ge) 微信群涵蓋每一棟樓宇和每一名黨(dang) 員誌願者,社區黨(dang) 委為(wei) 各樓棟指定黨(dang) 小組組長,由樓長和黨(dang) 小組組長安排樓層負責人。3天時間,通信花園社區就完成了對區內(nei) 2076戶、7000多名居民的排查,效率之高令人驚歎。“很多人報名時已經滿員了,在我們(men) 社區做誌願服務還要搶先呢!”張美榮自豪地說。
社區服務提檔升級,需要匯聚社會(hui) 、市場多方合力。2022年,通過“一征三議兩(liang) 公開”,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積極探索“公益+市場”模式,引入企業(ye) ,利用小區閑散空間培育形成了長者同樂(le) 食屋、便民超市、居民服務中心、青年創客茶咖廳等全鏈條、全過程服務體(ti) 係。“企業(ye) 把部分利潤匯入社區慈善基金賬戶,用於(yu) 支持社區服務項目,滿足‘全齡’群眾(zhong) 的日常需求,有力促進了社區服務的可持續發展。”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張亞(ya) 君介紹。
每周三黨(dang) 員便民服務日,社區黨(dang) 組織聯合物業(ye) 將日常服務和主題服務相結合,打造“紅色物業(ye) ”,及時解決(jue) 居民反映的突出問題;開在黨(dang) 群服務中心裏的咖啡店,將黨(dang) 群教育、人才服務、創業(ye) 指導、文化交流等功能融於(yu) 一體(ti) ,打造青年服務綜合空間,如今已成了周邊青年休閑娛樂(le) 、辦公學習(xi) 、求職交友的一方小天地,備受好評;每晚8點,空巢獨居老人都會(hui) 收到指定聯係人的電話問候,有任何緊急情況都能得到及時幫助……
近年來,通信花園社區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最美誌願服務社區、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通信花園社區黨(dang) 委被評為(wei) 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端午包粽子,中秋送月餅,冬至包餃子,每月為(wei) 70歲以上老人舉(ju) 辦集體(ti) 祝壽活動,每年舉(ju) 行樓組故事會(hui) 、樓組紅歌賽、九九重陽健步走等活動,每天參與(yu) 社區服務的誌願者將近200人。”張美榮很欣慰,多方位、全天候的便民服務,讓花園社區真正成為(wei) 了幸福家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