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戰略定位,擔起各自重任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對一個(ge) 地方而言,把握戰略定位,往往有兩(liang) 個(ge) 維度,一個(ge) 是“全局之所需”,一個(ge) 是“一域之所能”

  中國很大。我們(men) 有2800多個(ge) 縣級行政區、3.8萬(wan) 多個(ge) 鄉(xiang) 級行政區。從(cong) 祖國最南端到最北端,距離約為(wei) 5500公裏。

  因為(wei) 大,各地自然稟賦、區位條件各異;因為(wei) 有差異,把握自身戰略定位,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成為(wei) 各地考慮自身發展的一個(ge) 重要維度。

  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條主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每到一地,都會(hui) 結合當地實際,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地方實踐悉心指導和部署,要求當地牢牢把握戰略定位。這是不同省區市確定各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路徑的一個(ge) 深層邏輯。

  如何把握戰略定位?

  對一個(ge) 地方而言,把握戰略定位,往往有兩(liang) 個(ge) 維度,一個(ge) 是“全局之所需”,一個(ge) 是“一域之所能”。

  著眼“全局之所需”觀照一域,“一個(ge) 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麽(me) ”才會(hui) 更加清晰。比如,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強調“湖南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要求安徽“建設江淮糧倉(cang) ,扛牢糧食保供責任”,便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全局出發作出的戰略安排。

  立足“一域之所能”服務全局,才能將各地比較優(you) 勢聚合成國家發展新的勢能。以重慶為(wei) 例,基於(yu) 汽車製造的厚實“家底”,重慶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賽道。2024年前10個(ge) 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69.1萬(wan) 輛,同比增長108.9%,增速比國內(nei) 平均水平高出近80個(ge) 百分點。以“重慶造”助力“中國造”,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跑出發展“加速度”。

  把準戰略定位,就能明白一域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從(cong) 而搞清楚什麽(me) 是“能為(wei) ”,什麽(me) 是“不能為(wei) ”。

  “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海的殷殷囑托。瞄準這個(ge) 戰略定位,青海將“綠色低碳”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布局的重要考量,清潔能源、鹽湖化工、生態旅遊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齊頭並進,“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堅決(jue) 遏製,青海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穩固。

  實踐中,有些事從(cong) 局部來看,或許是有利的,但對全局卻是不利的;有些事從(cong) 短期來看,或許能產(chan) 生利益,但卻不符合長遠利益。把握戰略定位,堅持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才能做到既為(wei) 一域爭(zheng) 光更為(wei) 全局添彩。

  定位也是方向。把準了戰略定位,方能明確分工,進而找到發展的方向。

  202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科技創新大省,廣東(dong) 擁有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近年來,廣東(dong) 堅持將不低於(yu) 1/3的省級財政科技專(zhuan) 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dong) 省科技創新條例》將這項政策上升為(wei) 地方性法規。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dong) 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6.9%、11.6%。新質生產(chan) 力點燃“新引擎”,為(wei) 廣東(dong) 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各地資源稟賦各不相同,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上不可能也沒必要搞齊步走、平麵推進。什麽(me) 產(chan) 業(ye) 熱,就追哪個(ge) 產(chan) 業(ye) ,一哄而起、一哄而上,隻會(hui) 導致泡沫化、過度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等問題,造成巨大浪費。把握戰略定位,堅持走合理分工、優(you) 化發展的路子,才能深挖潛力、打開空間、積蓄後勁。

  定位決(jue) 定思路。把準了戰略定位,就能認清什麽(me) 是“長板”,什麽(me) 是“短板”,從(cong) 而找到更多破解發展難題的辦法。

  過去在北京,胡同裏都恨不得擠塊“巴掌地”辦工業(ye) ,“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困擾三地。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wei) “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大批非首都功能疏解到天津、河北,既助推北京破解“大城市病”,也帶動了天津、河北的發展。以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例,截至2024年9月底,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累計為(wei) 1000餘(yu) 家北京科技型企業(ye) 提供科技創新和應用場景支持。京津冀同向發力、握指成拳,“誰也沒有吃虧(kui) ,誰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東(dong) 西”,實現了“1+1+1>3”。

  新疆,過去是“路到頭、人到頭”的邊境,而隨著“一帶一路”核心區加快建設,“內(nei) 陸中心”逐漸成為(wei) 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四川,長期是國家的戰略大後方,而隨著成渝區域協同發展深入推進,日益成為(wei) 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從(cong) 大處著眼、從(cong) 全局出發,更能認清機遇和優(you) 勢。把握戰略定位,既有“怎麽(me) 看”的認識論,也有“怎麽(me) 辦”的方法論。

  “有一定之略,然後有一定之功。”戰略定位裏,有基於(yu) 地理格局的深刻洞察,有立足區域發展格局的科學判斷,也有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破局之道、乘勢之舉(ju) 。

  放眼今天的神州大地,中國式現代化正在全麵推進,每個(ge) 地區都有自己的戰略定位,都是主陣地。把握戰略定位,擔起各自重任,發展的主動權、曆史的主動權將緊緊握在我們(men) 自己手中。

(2024年12月30日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30日 16:2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