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實施流動黨員“歸巢”計劃 三鏈強管理 有家又有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作為(wei) “廣西首府後花園”,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與(yu) 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聯係密切,近些年來,扶綏蔗糖及食品加工、銅精深加工、綠色化工新材料等現代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迅猛,建成7所高校,培育工業(ye) 企業(ye) 400多家,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主體(ti) 有1500多家,外來人口隨之大量湧入,常住人口淨增7萬(wan) 人,有1815名流動黨(dang) 員,管理難度顯著提升。

  為(wei) 破解流動黨(dang) 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落實、活動難組織、作用難發揮等問題,扶綏縣深入實施流動黨(dang) 員“歸巢”計劃,通過健全日常管理、學習(xi) 教育、作用發揮“三個(ge) 鏈條”,構建流動黨(dang) 員管理長效機製,推動流動黨(dang) 員有家有學有為(wei) 。

  健全日常管理鏈條,讓流動黨(dang) 員“心有所棲”。堅持把流動黨(dang) 員管理放到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和黨(dang) 員隊伍建設中進行係統統籌,督促基層黨(dang) 組織采取日常聯絡、入戶走訪等方式,依托全國黨(dang) 員管理信息係統建立日常管理台賬,每季度動態更新掌握全縣流出黨(dang) 員基本情況。成立縣鄉(xiang) 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縣城小區黨(dang) 群服務站、中都商圈聯合黨(dang) 支部等200多個(ge) ,設立共產(chan) 黨(dang) 員經營戶、流動黨(dang) 員服務站、流動黨(dang) 員服務窗口等,讓流動黨(dang) 員隨時能找到“家”。建立流動黨(dang) 員“1+N”結對聯係管理機製,全縣900多名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和支部委員每人聯係管理1—3名流動黨(dang) 員,每月至少與(yu) 流動黨(dang) 員聯係1次,每季度至少與(yu) 流動黨(dang) 員所在地(單位)黨(dang) 組織或駐外流動黨(dang) 員黨(dang) 組織聯係1次,實時跟蹤掌握其思想、工作、生活等基本情況,幫助解決(jue) 流動黨(dang) 員子女入學、法律援助、醫療保險等訴求680件。按照“一村一群、一企一群”建立流動黨(dang) 員微信群,每個(ge) 群安排村(社區)“兩(liang) 委”幹部、企業(ye) 黨(dang) 支部委員擔任聯絡員,加強與(yu) 流動黨(dang) 員日常聯絡,讓流動黨(dang) 員感受到黨(dang) 組織關(guan) 懷。

  拓寬學習(xi) 教育鏈條,讓流動黨(dang) 員“學有所獲”。依托學習(xi) 強國、扶綏黨(dang) 建微信公眾(zhong) 號、流動黨(dang) 員微信群等學習(xi) 教育平台,及時推送黨(dang) 的創新理論、最新政策、時事熱點等內(nei) 容390多篇,製作上傳(chuan) 《我和我的村》《“園”來是這樣》等係列微視頻34期,讓流動黨(dang) 員隨時學、隨地學。全麵推廣“強縣講堂”常態化教育培訓機製,組建縣黨(dang) 員領導幹部、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一線黨(dang) 員代表等6個(ge) “強縣講師團”,開設120門精品課程,麵向村(社區)“兩(liang) 委”幹部、“兩(liang) 企三新”黨(dang) 員、流動黨(dang) 員等群體(ti) 舉(ju) 辦“強縣講堂”培訓班115期,將最新政策理論、專(zhuan) 業(ye) 黨(dang) 務知識、實用履職技能“傾(qing) 囊相授”。利用流動黨(dang) 員節假日集中返鄉(xiang) 契機,采取“板凳會(hui) ”“鄉(xiang) 村夜話”等方式,開展送學上門、送教上門、送課上門“三送”教育活動8場,覆蓋流動黨(dang) 員2400多人次。實行“四必談二必訪”教育機製,由流動黨(dang) 員正式組織關(guan) 係所在黨(dang) 支部的書(shu) 記牽頭,線上線下對流動黨(dang) 員開展談話3600多人次、上門到訪800多人次,送出原文讀本、音視頻等“學習(xi) 書(shu) 包”2000多個(ge) ,讓流動黨(dang) 員學習(xi) “不掉隊”。

  延伸作用發揮鏈條,讓流動黨(dang) 員“行有所為(wei) ”。實施“歸雁計劃”,鼓勵支持流動黨(dang) 員返鄉(xiang) 創業(ye) ,動員600多名流動黨(dang) 員回鄉(xiang) 從(cong) 事鄉(xiang) 村公益性崗位,依托“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家鄉(xiang) 發展必有我”主題實踐活動,引導250多名組織能力和帶富能力強的流動黨(dang) 員參與(yu) 家鄉(xiang) 建設,助推人飲、排汙、路燈等117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項目順利建成。開展“甘蔗穩農(nong) 、堅果富農(nong) ”宣傳(chuan) 推廣活動,動員全體(ti) 流動黨(dang) 員采取電話聯係、惠農(nong) 政策宣傳(chuan) 、“逢人說蔗”等形式,宣傳(chuan) 推廣綜合集成技術應用及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助力全縣糖料蔗、堅果等種植提質提效,持續擦亮“中國甘蔗之鄉(xiang) ”“中國堅果之鄉(xiang) ”金字招牌。充分發揮流動黨(dang) 員“輕騎兵”作用,組織流入黨(dang) 員中的快遞員、配送員、貨車司機等進園區、進街區、訪店鋪,幫助發放經濟普查宣傳(chuan) 海報等1.2萬(wan) 份,協助開展“小個(ge) 專(zhuan) ”底冊(ce) 清查3.6萬(wan) 多戶。實施背街小巷改造、鄉(xiang) 鎮集鎮功能提升行動,組織流動黨(dang) 員采取投工投勞、誌願服務等方式,助推新寧鎮、渠黎鎮、東(dong) 門鎮等6個(ge) 鄉(xiang) 鎮整體(ti) 提升、174個(ge) 住宅小區舊貌換新顏、69條背街小巷煥然一新。在全縣136村(社區)設立流動黨(dang) 員誌願服務崗,推動289名流動黨(dang) 員開展“亮身份、作表率、比貢獻”活動60場次,幫助解決(jue) 各類事項600多件,推動睦鄰黨(dang) 建、近鄰德育、親(qin) 民便民“整縣提升”。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30日 16:2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