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開創澳門特色“一國兩製”實踐新局麵——熱烈祝賀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蓮花灼灼,熠熠生輝;濠江潮湧,奔騰向前。25年前的今天,在雄壯的《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中,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曆盡風雨的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從(cong) 此,澳門開啟曆史新紀元,迎來曆史上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最強的時期,在與(yu) 祖國內(nei) 地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數百年滄桑,廿五載巨變。回歸25年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取得舉(ju) 世公認的成功,展現出勃勃生機、獨特魅力。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確立的特別行政區憲製秩序牢固樹立,澳門各項事業(ye) 全麵進步,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尤其是過去5年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hui) 各界和廣大居民協同奮進、迎難而上、務實有為(wei) ,全力推動澳門各項事業(ye) 邁上新台階。2023年本地生產(chan) 總值實質增長高達80.5%;2024年教育、衛生、社會(hui) 保障、房屋、社會(hui) 及小區服務等預算占總預算開支的比例達44.8%;編製曆史上首個(ge) 全麵係統的多元發展規劃,經濟適度多元的重點產(chan) 業(ye) 占總體(ti) 經濟的比重逐步上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取得新成效;愛國愛澳核心價(jia) 值日益深入人心……今天,澳門這朵“盛世蓮花”更加絢麗(li) 多姿。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這5年澳門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得益於(yu) 全麵準確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得益於(yu) 中央政府和祖國內(nei) 地大力支持,得益於(yu) 國際社會(hui) 積極參與(yu) ,是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hui) 各界拚出來、幹出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liang) 製”是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澳門根本利益的好製度。隻要對“一國兩(liang) 製”堅信而篤行,“一國兩(liang) 製”的生命力和優(you) 越性就會(hui) 充分顯現出來。麵向未來,中央將繼續全麵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hui) 變、不走樣。

  “一國兩(liang) 製”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25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人士堅持把“一國兩(liang) 製”原則要求同澳門實際相結合,勇於(yu) 探索和創新,不斷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新局麵。從(cong) 落實澳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製定實施《維護國家安全法》,到係統修改《維護國家安全法》,健全維護國家安全法律製度和執行機製;從(cong) 在行政長官選舉(ju) 和立法會(hui) 選舉(ju) 等過程中全麵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到紮實推進愛國愛澳教育工作,讓愛國愛澳傳(chuan) 統薪火相傳(chuan) ……“一國”原則愈堅固,“兩(liang) 製”優(you) 勢愈彰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liang) 製”之利,才能為(wei) 香港、澳門創造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

  25年來,國家把澳門作為(wei) 掌上明珠,始終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最堅強後盾,始終為(wei) 澳門發展提供最大機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係統部署,強調要發揮“一國兩(liang) 製”製度優(you) 勢,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製。這為(wei) 澳門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曆史機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文章,更好發揮自身所長,增強競爭(zheng) 優(you) 勢,積極應對經濟結構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定能持續書(shu) 寫(xie) 澳門與(yu) 祖國內(nei) 地同繁榮共奮進的華彩篇章。

  鏡海揚帆風正勁,劈波斬浪又出發。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you) 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祖國內(nei) 地的大力支持下,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hui) 各界勠力同心、守正創新、擔當進取、善作善成,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一定能夠取得更大成功,澳門一定能夠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前景無限光明,澳門未來可期!

(2024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社論)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20日 15:5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