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狀態新觀察·為基層減負賦能】山東東營精簡考核指標 推行差異化考核機製 任務量化到人 責任落實到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再次翻開掛在社區便民服務站牆上的居民留言簿,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張麥榮欣喜地發現,留言裏點讚的多了、提問題的少了。前些年,每次打開留言簿,看到居民的吐槽,張麥榮都眉頭緊蹙。

  一本小小的留言簿,背後反映的是居民的心聲。張麥榮坦言,過去基層幹部疲於(yu) 應付繁瑣的督查檢查考核,花在服務群眾(zhong) 上的時間和精力自然相對不足。

  考核是“指揮棒”“風向標”,但若名目繁多、頻率過高,會(hui) 加重基層負擔。近年來,東(dong) 營市將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定為(wei) 中心方向,聚焦鹽堿地綜合利用、安居富民、原油庫搬遷等6項關(guan) 鍵性任務開展考核,分地區、分部門設計指標體(ti) 係,實施差異化考核,推動幹部把主要精力放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和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上。“現在考核內(nei) 容更聚焦,標準更明確,讓幹部想幹會(hui) 幹能幹。”東(dong) 營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石循剛說。

  精簡指標,將備受關(guan) 注的問題作為(wei) 考核重點

  南展區是黃河南展寬工程的蓄滯洪區。上世紀70年代,為(wei) 響應國家號召,部分群眾(zhong) 搬到緊靠臨(lin) 黃大堤的“房台”上生活。2013年,東(dong) 營規劃建設了一批新型農(nong) 村社區,其中楊廟社區安置了11個(ge) “房台”村的村民。

  “搬進新家,環境更優(you) 美,生活更便利,可為(wei) 啥提意見的居民還不少?”翻著居民留言簿,張麥榮反複琢磨,“除了鄰裏瑣事,反映最多的是就業(ye) 問題。”

  要就業(ye) ,就得發展產(chan) 業(ye) 。張麥榮定下計劃,可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每天要應付各種檢查,不同部門都要布置任務,建各種功能室……既騰不出人手,也沒有精力。”張麥榮吐露難處,“一年到頭‘呼呼隆隆’忙得很,但工作總抓不到點子上。”董集鎮上的幹部也很無奈:“區裏設置各種考核任務,要整理資料、打印報表,考核不通過,就要問責。”

  基層要減負,考核先“瘦身”。近年來,東(dong) 營市全麵精簡考核指標、考核要點。2024年以來,市對縣區考核指標數量壓減35%,縣區對鄉(xiang) 鎮(街道)又壓減至少20%。“區裏對鄉(xiang) 鎮(街道)考核指標數量從(cong) 91項壓減到44項。”墾利區委組織部部長張素霞說,“指標減少後,我們(men) 把楊廟社區綜合提升作為(wei) 安居富民考核工作的重點。”

  抓項目、促增收成了董集鎮的工作重點。“現在考核為(wei) 鎮上鬆了綁,還指明了工作方向。居民寫(xie) 在留言簿上的發愁事,咱就有更多精力一件件辦好辦實。”不久前,社區共富產(chan) 業(ye) 園新引進家紡項目,張麥榮陪著企業(ye) 跑手續、入戶招工,新解決(jue) 了30多人就業(ye) 。

  不再將一般性工作納入考核,引導有重點地攻堅

  一場雨後,一畦畦苜蓿拔節生長。微風拂過,田野間泛起層層綠浪。山東(dong) 省黃河三角洲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以下簡稱“農(nong) 高區”)鹽堿地綜合利用服務中心副主任劉誌鑫又一頭鑽進了田裏。

  “這裏曾是不毛之地,老百姓嚐遍了鹽堿地的苦。”劉誌鑫望向田間,話鋒一轉,“現在地還是那塊地,田已不是那片田。”

  農(nong) 高區鹽堿土壤麵積達43.97萬(wan) 畝(mu) 。圍繞市裏設置的“鹽堿地綜合利用”這項關(guan) 鍵性任務,農(nong) 高區在指標設置上更加注重“少而精”。“一般性工作不再納入考核體(ti) 係,引導部門單位有重點地攻堅突破。”劉誌鑫介紹。

  農(nong) 高區出台相應扶持政策後,高校院所、人才團隊紛至遝來,耐鹽堿作物新品種(係)相繼落地。農(nong) 高區團隊成員精心挑選了幾株“拔尖兒(er) ”樣本,滿懷信心地拿到各縣區向相關(guan) 負責人重點推介,效果卻不太理想。“都說自家品種好,憑啥要選你們(men) 這個(ge) ?”團隊成員犯了難。

  “聽說農(nong) 高區遇到的難處,我們(men) 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任務考核指標落實情況,組織縣區(功能區)、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誌一起,出主意、互相幫、補短板。”石循剛說,“考核定了方向,落實情況納入市直單位考核,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各單位組織業(ye) 務骨幹幫助農(nong) 高區集中攻堅。”

  群策群力,集中攻堅,推廣工作有序鋪開。

  “從(cong) 這兩(liang) 年來看,我們(men) 每年能在全市穩定推廣20萬(wan) 至30萬(wan) 畝(mu) 的新品種種植,東(dong) 營多地鹽堿耕地實現了突破。按照計劃,到2025年,我們(men) 將培育耐鹽堿作物新品種(係)80個(ge) ,在國內(nei) 推廣耐鹽堿品種和新技術麵積達到3000萬(wan) 畝(mu) 。”劉誌鑫言語間透著興(xing) 奮。

  設置“貢獻指數”,對幹部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量化

  1986年,東(dong) 營原油庫建成投產(chan) ,承擔勝利油田70%的原油輸銷任務。可隨著城市發展,老原油庫亟待搬遷。2021年底,東(dong) 營原油庫遷建項目正式啟動,“新家”就選在東(dong) 營區牛莊鎮。

  3年前,隋延峰還是牛莊鎮一家砂石廠的經營者。當時聽說原油庫要“搬家”,他心頭一緊:“我這廠子,就在儲(chu) 罐新建區,豈不是要拆?”沒幾天,時任牛莊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燕婷婷敲響了門,可她話還沒說完,隋延峰就從(cong) 座位上站了起來:“原油庫遷建再重要,也不能砸了我家飯碗。”

  頭一回登門,燕婷婷就吃了閉門羹。

  為(wei) 保障項目高質量推進,東(dong) 營市探索設置“貢獻指數”,對幹部承擔的各項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量化。在此基礎上,東(dong) 營區將參與(yu) 項目的42名工作人員納入考核範圍,通過“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限”設置考核內(nei) 容,將任務量化到人、責任落實到人。

  燕婷婷負責的儲(chu) 罐建設區一個(ge) 月內(nei) 必須完成遷建,她有些著急,“老百姓憑啥要搬?光勸不行,得站在群眾(zhong) 角度考慮,想新法子。”

  連續多天,砂石廠剛下班,燕婷婷就來到工地,和隋延峰一家一聊就是幾個(ge) 小時。漸漸地,他們(men) 熟絡起來,隋延峰吐露心聲:“如果有可能,我想開一家農(nong) 場。”

  次日一早,燕婷婷便組織了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參與(yu) 的牛莊鎮黨(dang) 委、政府聯席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討農(nong) 場建設。定了方案,燕婷婷又馬不停蹄向區裏申請農(nong) 業(ye) 設施用地。

  砂石廠拆除完成,比預定時限早了10天。隋延峰圓了夢想,成了穗東(dong) 農(nong) 場負責人。不到一年時間,一座新的原油庫拔地而起。

  “貢獻指數”怎麽(me) 量化到人?“以前是能打高分就打高分,‘人情分’不可避免。現在幹得好不好,全憑本事說話。”東(dong) 營區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區公務員局局長管斌說,他們(men) 定期到項目一線實地查看進展成效,深入了解幹部政治表現、工作實績、精神風貌等,在推動項目高效進行的同時,幹部的工作成效也一目了然。

《幹部狀態新觀察》專(zhuan) 欄

《幹部狀態新觀察》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12日 07:5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