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拉平在檢修珠峰大本營5G基站。
海拔5200米,對於(yu) 普通人來說,已是超高海拔,對於(yu) 拉平來說,隻是向上攀登的起點。
從(cong) 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到5800米的過渡營地,再到6500米的前進營地,所走的每一步,都要克服頭暈、心悸等缺氧症狀,還要警惕雪崩、落石等危險。
作為(wei) 中國移動“5G上珠峰”保障團隊的一員,拉平和同事曾曆時47天,在珠峰大本營到峰頂沿途的3處營地新建8個(ge) 基站,將5G信號送上珠峰峰頂。
這名90後藏族小夥(huo) ,是中國移動西藏公司日喀則分公司網絡部網絡運維班長。2020年3月,公司以“競聘”的方式選拔參與(yu) 此次通信保障任務的團隊,拉平立刻報了名。他說:“基站的安裝、運行、維護,以及傳(chuan) 輸光纜、熔纖、測試,這些經驗我都有。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黨(dang) 員,做好珠峰高程測量通信保障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我責無旁貸。”
5G上珠峰,沒有捷徑可走。從(cong) 5800米營地到6500米營地,都是三四十厘米寬的碎石路。架設基站所需的8噸重的通信設備和建設物資,全靠“牛馱人扛”的方式運上山。
“一盤3公裏的光纜需要40人同時肩扛,我們(men) 每走幾步就得休息一下,是累,更是缺氧。”拉平回憶,最大的困難是在熔纖上。攀爬過程中,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低溫是常態。同事趙華均把熔接機抱在胸前,為(wei) 避免風雪吹進機器裏,他用衣服包裹整個(ge) 機器,長時間趴伏在雪地裏,整個(ge) 身子都凍僵濕透。
為(wei) 確保測量信息回傳(chuan) 和5G直播畫麵,一切進度刻不容緩。拉平所在的團隊共12人,負責設備的安裝和維護。翻過濕滑險峻的冰脊,路過一望無垠的冰塔林,躲過一次次落石……最終,拉平等人到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開始架設基站。
珠峰表麵都是異常堅硬的凍土,石頭、砂子和冰塊凍在一起。為(wei) 了確保基站的穩定性,需要挖一個(ge) 半米深的溝槽放置基站支架,每往下鑿一厘米都十分費力。“當時,我手機收到5G信號的時候,心裏無比高興(xing) ,因為(wei) 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拉平說。
2020年4月30日,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正式開通,珠穆朗瑪峰北峰登山線路及珠峰峰頂,基本實現5G信號覆蓋。
基站的開通,不代表任務的結束,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駐守。6500米營地俗稱魔鬼營地,對於(yu) 沒經過專(zhuan) 業(ye) 登山訓練的拉平來說,每一天都是意誌和耐力的極限挑戰。
在營地,拉平和同伴住在帳篷裏,下麵要墊十幾層墊子,手摸下去,十幾層墊子常常濕了好幾層,早上起來,墊子和被子上都是冰碴。白天也同樣難挨。太陽光的照射融化山上冰凍的落石,不時會(hui) 有石頭落到帳篷上,得隨時留意。時間久了,拉平的耳朵和臉開始失去知覺,眼睛也出現了雪盲的症狀。
駐守期間,由於(yu) 暴風雪天氣,登山隊安排了多次大撤退,但拉平僅(jin) 僅(jin) 撤退過一次。他說:“如果我撤離了,5800米、6500米營地的通信基站就會(hui) 失去保障,一旦設備出現問題,就意味著保障任務的失敗,絕不能掉鏈子。”
近年來,拉平先後完成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任務的通信保障工作。作為(wei) 班長,他將多年來總結整理的高原地區網絡覆蓋、基站供電、線路維護等方麵的經驗向組員們(men) 傾(qing) 囊相授,7名組員全部成為(wei) 網絡維護的行家裏手。他經常鼓勵組員:“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要更高。要弘揚‘老西藏精神’,不怕困難,兢兢業(ye) 業(ye) ,為(wei) 更多居民提供更優(you) 質的信號保障服務,讓5G信號覆蓋廣袤大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