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創新建立第一書記“一五八”服務體係 組團式拓寬鄉村振興之路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北京市房山區結合實際,創新建立第七批駐村第一書(shu) 記“爭(zheng) 先鋒 促振興(xing) ”“一五八”服務體(ti) 係,舉(ju) 辦第一書(shu) 記“爭(zheng) 先鋒 促振興(xing) ”主題活動,推動第一書(shu) 記橫向牽手、向上對接、向下延伸,實現能力共進、服務共辦、組織共建、產(chan) 業(ye) 共興(xing) 。

  成立1個(ge) 臨(lin) 時黨(dang) 委,推動組織架構體(ti) 係化。成立房山區“爭(zheng) 先鋒 促振興(xing) ”第七批村黨(dang) 組織第一書(shu) 記臨(lin) 時黨(dang) 委,並按照地域相近、便於(yu) 組織的原則,下設6個(ge) 片區臨(lin) 時黨(dang) 支部。臨(lin) 時黨(dang) 委每季度至少組織各片區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開展1次交流觀摩、比武打擂、風采展示等活動,組織第一書(shu) 記總結經驗、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共同提高。

  組建5支先鋒隊,推動服務區域最大化。打破原有層級所屬限製,統籌137名第一書(shu) 記,以“爭(zheng) 先鋒 促振興(xing) ”為(wei) 主題,圍繞“黨(dang) 建+民生+發展”,組建“紅色先鋒”“致富先鋒”“文明先鋒”“為(wei) 民先鋒”“維穩先鋒”五支先鋒隊。按照“年齡搭配合理、業(ye) 務領域互補、優(you) 勢資源共融”的原則,每支先鋒隊由20—40名駐村第一書(shu) 記組成,並建立由區委組織部、各鄉(xiang) 鎮(街道)、各先鋒隊隊長組成的會(hui) 商研討機製,定期交流各先鋒隊工作進展及開展誌願服務活動等情況,在體(ti) 製機製上形成駐村第一書(shu) 記的工作交叉,切實以人員“增量”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變量”。

  掛牌8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推動作用發揮集約化。為(wei) 打通鄉(xiang) 鎮與(yu) 鄉(xiang) 鎮之間、村與(yu) 村之間信息壁壘,健全服務團運行機製,房山區打破“1名第一書(shu) 記隻服務1個(ge) 村”的傳(chuan) 統模式,在十渡鎮、佛子莊鄉(xiang) 、大安山鄉(xiang) 等8個(ge) 派駐第一書(shu) 記人數較多的鄉(xiang) 鎮掛牌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並做實“需求”“資源”“項目”三項清單,每周1—2名周邊鄉(xiang) 鎮第一書(shu) 記到站工作1天,對所轄村或周邊鄉(xiang) 鎮提出的需求,積極協調各方資源,主動辦理,切實推動作用發揮集約化、資源共享最大化。目前,8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已合力突破難點,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路麵坑窪不平、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不通等急難愁盼問題。另外,8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所駐鄉(xiang) 鎮定期調度、實時掌握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運行情況,及時了解第一書(shu) 記的需求建議,切實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站既成為(wei) 鄉(xiang) 鎮和村莊的“解憂站”,也成為(wei) 第一書(shu) 記的“充電站”。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1:22 來源:北京組工網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