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 遼寧省建平縣萬壽街道小平房村黨委——先鋒走在前 致富路子寬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初冬時節,走進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萬(wan) 壽街道小平房村,一座座農(nong) 家院落排列整齊,庭院幹淨整潔,道路全部硬化。村子裏,供暖站、供氣站、供水站等樣樣齊全,垃圾、汙水也每日集中處理。

  以前,村民們(men) 大多住在低矮破舊的平房裏,房前屋後堆著雜物和柴火垛,一到下雨下雪天,路上全是爛泥。“一進臭水溝,步步踩石頭”,說的就是過去小平房村的模樣。

  蛻變的秘訣是啥?“強化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黨(dang) 員帶頭作用,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小平房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錢學餘(yu) 回答。

  1991年,錢學餘(yu) 放棄工程隊隊長工作,回村任職。依托豐(feng) 富的鐵礦資源,他帶領村民開辦鐵選廠、磚廠、鑄造廠等多個(ge) 村辦企業(ye) ,不僅(jin) 還清了村裏的債(zhai) 務,還讓這個(ge) 集體(ti) 經濟收入幾乎為(wei) 零的“空殼村”,一躍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2000年,村辦企業(ye) 開始改製。“大河沒水小河幹,大河有水小河滿。”在錢學餘(yu) 看來,隻有村集體(ti) 經濟壯大了,村民才能持續增收致富,小平房村的資源必須由全體(ti) 村民共享。小平房村兩(liang) 委班子研究決(jue) 定,將村裏的鐵礦企業(ye) 繼續留在村集體(ti) 。

  “主心骨”堅強有力,“領頭雁”善作善成。這些年,按照“工業(ye) 強村、以工哺農(nong) 、以工促商”的發展規劃,小平房村大力發展工業(ye) 、林果業(ye) 、有機農(nong) 業(ye) 、生態觀光旅遊業(ye) 等產(chan) 業(ye) ,致富路越走越寬。

  “我們(men) 家有約14畝(mu) 地,每畝(mu) 1000元流轉到合作社,我自己在合作社務工,每年還能賺兩(liang) 萬(wan) 元。”古香雜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麵粉加工廠裏,村民王桂君高興(xing) 地說。村黨(dang) 委委員、合作社理事長李紅蕾介紹,除種植小麥,合作社還種植了2000畝(mu) 中草藥、300畝(mu) 雜糧,每年能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300萬(wan) 元。

  如今,小平房村按照“支部引領+黨(dang) 員帶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動村黨(dang) 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實現村集體(ti) 增收和村民致富雙贏。依托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村裏同步開展電商業(ye) 務,還投資興(xing) 建天秀山森林公園,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

  不遠處,村子裏的南果梨酒廠,果香陣陣、酒香撲鼻。酒廠裏,村裏的致富能手、黨(dang) 員李生仕正在仔細檢查產(chan) 品質量。此前,村裏5000餘(yu) 畝(mu) 南果梨喜獲豐(feng) 收,經過破碎、發酵、蒸餾等工序,一瓶瓶南果梨酒銷往省內(nei) 外。

  “先鋒走在前,致富路子寬。”村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誌祥說,為(wei) 切實以組織振興(xing)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小平房村黨(dang) 委著重從(cong) 農(nong) 村經濟能人、複轉軍(jun) 人、致富能手和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中發展黨(dang) 員,改善農(nong) 村黨(dang) 員隊伍整體(ti) 結構,同時探索實施“雙培雙帶”模式,著重培養(yang) 致富能手和有知識的青年,讓有能力的黨(dang) 員帶動困難黨(dang) 員、致富能手帶動困難戶,開展“一幫一”活動。

  “現在,村裏的大事小情,黨(dang) 員是先鋒模範;在合作社,黨(dang) 員是發家致富帶頭人;在集體(ti) 企業(ye) ,黨(dang) 員是生產(chan) 一線的骨幹。全村8個(ge) 黨(dang) 支部、125名黨(dang) 員,都有發揮作用的舞台,都是崗位上的旗幟。”錢學餘(yu) 說。2023年,小平房村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1205萬(wan)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萬(wan) 元。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05日 07:4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