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 鐵根全:以“匠心”守護“初心”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初冬的河西走廊,最低氣溫已降至零下10攝氏度。走進甘肅省金昌市的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鎳冶煉廠生產(chan) 車間,近千套設備轟鳴,電鎳生產(chan) 如火如荼。

  胸前佩戴著黨(dang) 員徽章的鐵根全正帶著工人們(men) 進行日常檢修。他在一套設備旁駐足片刻,隨後用一把螺絲(si) 刀抵住設備末端,俯身仔細聽,轉頭叮囑身邊的工人,“噪聲偏大,減速器缺油了,抓緊處理。”

  50歲的鐵根全是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鎳冶煉廠鎳電解三車間綜合班班長,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專(zhuan) 注於(yu) 電鎳生產(chan) 線各類設備的維護和保障,練就了一身“望聞問切”的本領。

  11月15日,在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鎳冶煉廠鎳電解三車間,鐵根全檢修設備。

  鎳,有“工業(ye) 維生素”之稱,是航天航空、醫療、能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原料。1958年,在金昌市發現的一塊“孔雀石”揭開金川硫化銅鎳礦的麵紗,推動我國逐步摘掉了“貧鎳”的帽子。如今,依托金川集團的金昌市已成為(wei) 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產(chan) 基地。

  鐵根全所在的鎳電解三車間,擁有可溶陽極電解鎳和不溶陽極電積鎳兩(liang) 條生產(chan) 線,承擔著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電鎳產(chan) 量任務。

  不溶陽極電積鎳生產(chan) 線是金川集團獨立研發的,具有生產(chan) 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等優(you) 點。“起初,由於(yu) 設備和生產(chan) 工藝缺乏有效匹配,電積鎳生產(chan) 線故障頻發。”鐵根全說,項目試生產(chan) 階段,核心設備的檢修維護缺乏可借鑒的技術和經驗,關(guan) 鍵設備加壓泵的作業(ye) 效率不足50%,特別是加壓泵供料,時常受水錘、脈動影響,致使生產(chan) 線停車。

  11月15日,在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鎳冶煉廠鎳電解三車間,鐵根全(右)指導徒弟檢修設備。

  為(wei) 了攻克這一困擾企業(ye) 多年的問題,鐵根全和技術人員經常吃住在車間,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反複琢磨試驗,最終自主研發出了一套空氣緩衝(chong) 裝置,使加壓泵的作業(ye) 效率提高至96%以上,確保了生產(chan) 線長周期平穩運行。

  這次技術突破過程,鐵根全敢於(yu) 擔當、勇於(yu) 嚐試。但多年的磨煉也讓他深知,企業(ye) 發展的動力離不開技術創新與(yu) 人才培育。“一個(ge) 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2013年,以鐵根全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鐵根全主動擔起了培育發展創新團隊的重任。

  鎳電解三車間綜合班的吳富年剛入職便成了鐵根全的徒弟。“起初遇到故障,我有畏難情緒,鐵班長便手把手教我具體(ti) 操作事項。”吳富年說,鐵班長時常勉勵大家,知識不夠可以學,技術不熟可以練,隻要踏實用心,腳下的路永遠是堅實的。

  11年來,鐵根全先後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了20多名工程師和技師;他帶領的班組獲得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ye) “創新百強班組”“甘肅省創新型班組”等多個(ge) 榮譽稱號;他領銜的發展創新團隊獲得40多項專(zhuan) 利、60多項創新成果。

  4月28日,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hui) 在京舉(ju) 行,鐵根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當工人就要當個(ge) 好工人,當能攬‘瓷器活’、能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的好工人。”20多年來,鐵根全一直這樣勉勵自己,也鼓舞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員工。現在,他和團隊開始了新的“探險”,向電積鎳品級率提升和萃取等難題攻關(guan) 。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26日 20:41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