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 馮燦:“C919試飛,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馮(feng) 燦(左)指導年輕同事進行裝機測試設備的地麵調試和驗證。

  “商飛C919 B—001G,可以滑行。”隨著塔台的指令下達,一架C919試驗機從(cong) 水麵呼嘯而過。通過跑道周圍布設的高速、高清相機測量陣列,20路視頻實時傳(chuan) 輸到試飛指揮大廳。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飛中心試飛測試技術二級專(zhuan) 業(ye) 總師、測試工程部部長馮(feng) 燦,沉著地拿著對講機說道:“各點位圖像正常。”

  試飛,旨在摸清摸透一款新飛機的情況,找出飛機在特殊條件下的性能極限,確定安全飛行的邊界“紅線”。這些年,從(cong) 總體(ti) 方案設計,到研製測試係統和數據管理平台,再到外場高強度試飛,馮(feng) 燦帶領團隊奮勇拚搏、攻堅克難,參與(yu) 了C919從(cong) 首飛到商業(ye) 運營的全過程。

  研製和發展大型飛機,是一個(ge) 國家工業(ye) 、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ti) 現。“什麽(me) 時候中國人才能有自己的大飛機?”早在讀書(shu) 求學時期,這個(ge) 問題就在馮(feng) 燦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博士畢業(ye) 後,他加入中國商飛,成為(wei) 一名試飛測試工程師。

  試飛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首個(ge) 難關(guan) 就是要建構一套科學的測試係統。而這套係統用錢是買(mai) 不來的,必須自主設計。“這個(ge) 過程很艱辛,但想想我們(men) 是黨(dang) 員,想想我們(men) 所從(cong) 事工作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馮(feng) 燦說。

  這套自主設計的測試係統成效明顯。機載在線完全預處理設備讓原本需要4個(ge) 小時才能處理的航後數據,縮短至20分鍾就能處理完成;自主研製的試飛數據平台,可以管理飛機近10萬(wan) 個(ge) 參數,還能對數據進行自助查詢、快速定位和自動分析,效率大大提高。

  “真正的磨煉在後麵。”據馮(feng) 燦介紹,C919的原型試驗機共6架,每架都承擔著不同的飛行試驗和測試任務,需要通過高寒、大側(ce) 風、濺水等數百項試驗,才能確定是否達到國際通行的適航標準。

  一次,為(wei) 了完成某項試飛測試任務,馮(feng) 燦帶領團隊仔細分析每一項誤差,最終精準測出飛機落地的瞬間速度,精度達到0.1米每秒,順利完成測試。他說:“C919試飛,不放過每一個(ge) 細節。哪怕是一陣風,都可能對結果產(chan) 生影響。”

  這些年,祖國各地的很多試飛外場都留下過他的足跡。有一年冬天,為(wei) 了保證第二天的試飛任務順利進行,馮(feng) 燦和他的同事在試驗現場一待就是一晚,寒風呼呼地吹,凍得透心涼。

  為(wei) 啥要這麽(me) 拚?馮(feng) 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立足崗位擔當盡責,這是黨(dang) 員的本分,也是工程師的應有素質。“飛機在哪兒(er) ,一線就在哪兒(er) ,試飛團隊就必須在哪兒(er) 。我們(men) 必須對試飛現場有充分了解。小到一個(ge) 開關(guan) 要布設到什麽(me) 地方才能避免機上人員誤觸,大到檢查單怎麽(me) 設計才能更加清晰易操作,這些不到試飛現場是體(ti) 會(hui) 不到的。”馮(feng) 燦說。

  如今,馮(feng) 燦逐漸將工作重心放在抓管理、帶隊伍上。他經常組織團隊學習(xi) 科學家精神,鼓勵團隊成員要有拚搏的勁頭、細致的作風,成為(wei) 解決(jue) 問題的專(zhuan) 家和技術創新的能手。他告訴大家:“從(cong) 事這樣一項事業(ye) ,很有意義(yi) 。翻過一山、越過一嶺,要堅持不懈、接續奮鬥,讓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我是黨(dang) 員,我在崗位”係列報道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26日 12:5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