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傳(chuan) 播力決(jue) 定影響力,話語權決(jue) 定主動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推進國際傳(chuan) 播格局重構,創新開展網絡外宣,構建多渠道、立體(ti) 式對外傳(chuan) 播格局。”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ti) 式對外傳(chuan) 播格局,以更有效力的國際傳(chuan) 播體(ti) 係、更高水平的國際傳(chuan) 播效能、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

  充分認識新時代以來我國國際傳(chuan) 播工作成效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高度重視對外傳(chuan) 播工作。新時代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加強和改進國際傳(chuan) 播工作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wei) 做好國際傳(chuan) 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國家發展成就那麽(me) 大、發展勢頭那麽(me) 好,我們(men) 國家在世界上做了那麽(me) 多好事,這是做好國際輿論引導工作的最大本錢”,科學闡明了當前國際傳(chuan) 播工作麵臨(lin) 的有利形勢,為(wei) 我們(men) 做好國際傳(chuan) 播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wei) 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積極貢獻”,為(wei) 我們(men) 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chuan) 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科學指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動員各方麵一起做思想輿論工作,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內(nei) 宣外宣一體(ti) 發展,奏響交響樂(le) 、大合唱,把中國故事講得愈來愈精彩,讓中國聲音愈來愈洪亮”,為(wei) 我們(men) 在傳(chuan) 播主體(ti) 日益多元、傳(chuan) 播資源更加豐(feng) 富的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chuan) 播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等等。

  新時代以來,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men) 大力推動國際傳(chuan) 播守正創新,理順內(nei) 宣外宣體(ti) 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ti) 集群,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有效開展國際輿論引導和輿論鬥爭(zheng) ,初步構建起多主體(ti) 、立體(ti) 式的大外宣格局。比如,我國國際傳(chuan) 播的基礎設施、技術水平、采編能力等均得到有力提升,主流媒體(ti) 紛紛利用5G技術開展新聞實踐,包括布局5G技術應用平台、建設移動端新聞APP、打造沉浸式互動式新聞產(chan) 品等,逐步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媒體(ti) 向綜合性原創內(nei) 容製作的全媒體(ti) 機構轉變,從(cong) 傳(chuan) 統技術布局向“5G+4K/8K+AI”戰略格局轉變,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顯著提升,在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刻理解推進國際傳(chuan) 播格局重構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關(guan) 鍵時期。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推進國際傳(chuan) 播格局重構,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ti) 式對外傳(chuan) 播格局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抓牢全麵提升國際傳(chuan) 播效能的新契機。

  從(cong) 國際角度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衝(chong) 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加,世界在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在此背景下,大國博弈日趨激烈,美西方對我國的打壓遏製不斷升級。近年來,伴隨著美國對華戰略的轉變,西方媒體(ti) 亦將中國議題納入整個(ge) 世界話語體(ti) 係中予以建構。綜觀近年國際輿論場熱議的一些顛倒是非的涉華話題,都是這種“建構”的產(chan) 物。這不僅(jin) 影響了國際社會(hui) 對於(yu) 中國的正確認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幹擾著國內(nei) 民眾(zhong) 共識的達成。此外,西方國家還利用傳(chuan) 播平台的優(you) 勢,對我國發起各種“輿論戰”“認知戰”,試圖抹黑我國國家形象,否定我國正當發展的權利。當此之際,打破西方國家的話語壟斷以及國際社會(hui) 對於(yu) 中國的刻板印象,讓世界了解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顯得越來越重要。

  從(cong) 國內(nei) 角度看。隨著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各國也更加期望深入了解中國,期盼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但是,我國目前的對外傳(chuan) 播體(ti) 係與(yu) 我國綜合實力還不匹配,存在著信息流出流進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以及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這說明,過去一個(ge) 時期,我們(men) 在構建對外傳(chuan) 播格局的思想認識、組織規劃、製度安排、理論研究等方麵相對還存在一定欠缺。比如,協同傳(chuan) 播的概念比較淡薄,對外傳(chuan) 播資源比較分散,各機構之間協調不足;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ti) 的分眾(zhong) 化傳(chuan) 播能力亟待加強;從(cong) 國家層麵對“大外宣”進行統一領導、全麵規劃、協同實施、合力推進的管理體(ti) 製和工作機製還有待健全;等等。這就要求我們(men)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文化思想,通過深入調研總結經驗、尋找差距,進一步形成更加完善、更加集約、更加科學的國家戰略傳(chuan) 播總體(ti) 規劃,以實現推進國際傳(chuan) 播格局重構的戰略目標。

  切實把握構建多渠道、立體(ti) 式對外傳(chuan) 播格局的實踐要求

  對外傳(chuan) 播,麵向的是全世界,對象是不同曆史文化背景、不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的各國人民。因此,我們(men) 要構建的對外傳(chuan) 播格局,決(jue) 不能是單渠道、平麵化的,必須在多渠道、立體(ti) 式方麵做出努力。

  完善體(ti) 製機製。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的目標是進入國際輿論場的前沿陣地,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在當前的國際輿論環境下,這無疑是一場攻堅戰,需要進行整體(ti) 性的籌謀擘畫,包括在傳(chuan) 媒產(chan) 業(ye) 布局、新媒體(ti) 技術運用、民族品牌打造、對外形象建設等方麵進行全盤考慮,在傳(chuan) 播方案、主題、產(chan) 品、渠道等方麵進行統合規劃。要進一步調整思路,強化對外傳(chuan) 播跨部門協調機製,建立對外傳(chuan) 播線索引導、組織策劃、用戶需求、報道反饋、政策要求等方麵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強國際傳(chuan) 播智庫建設,加強理論研究,培養(yang) 適應新時代國際傳(chuan) 播需要的專(zhuan) 門人才;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共同做好對外傳(chuan) 播工作,帶動廣大社會(hui) 成員自覺參與(yu) 對外傳(chuan) 播和國家形象建設,形成國際傳(chuan) 播大格局。

  做好精準傳(chuan) 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采用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ti) 受眾(zhong) 的精準傳(chuan) 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zhong) 化表達,增強國際傳(chuan) 播的親(qin) 和力和實效性。”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為(wei) 實施精準傳(chuan) 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本身就具有精準化、個(ge) 性化、定製化的特點。借助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可以有效對接用戶尤其是網絡用戶,了解傳(chuan) 播目標國以及不同國家受眾(zhong) 的基本特征、信息需求和心理傾(qing) 向,形成“用戶畫像”,經過數據挖掘和類型化分析,打造對應性的內(nei) 容產(chan) 品,實現精準推送和分眾(zhong) 傳(chuan) 播。當然,精準傳(chuan) 播是一個(ge) 逐漸完善的過程,大數據技術可以為(wei) 評估傳(chuan) 播活動效果提供技術支持,從(cong) 而為(wei) 傳(chuan) 播者及傳(chuan) 播管理者提供決(jue) 策參考,不斷優(you) 化精準傳(chuan) 播效果。

  用好文化文明力量。當前,通過文明交流互鑒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的呼聲日益強烈。國際社會(hui) 對中華文化的關(guan) 注與(yu) 日俱增,期待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發揮更大作用。具體(ti) 來看,在對外傳(chuan) 播中用好文化文明的力量,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全球傳(chuan) 播工程,變片段式的、單一符號的文化傳(chuan) 播為(wei) 中華民族代表性符號的整體(ti) 傳(chuan) 播,展示好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廣泛參與(yu) 世界文明對話,建設全球文明倡議踐行機製,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凝聚國際社會(hui) 合作共識;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擺脫思維和視野上的局限性,關(guan) 注人類社會(hui) 的共同訴求,傳(chuan) 播好能夠有效滿足訴求的中國方案與(yu) 中國智慧。

  著力提升話語權。國際話語權是國家權力在國際政治領域中的體(ti) 現,反映了各個(ge) 國家在國際社會(hui) 權力結構中的地位與(yu) 影響。當前,我國的國際話語權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並不相匹配。鑒於(yu) 此,我國國際傳(chuan) 播話語和敘事體(ti) 係構建麵臨(lin) 的一個(ge) 重要任務,就是打破那些占據國際社會(hui) 主導地位的美西方“元敘事”“元話語”,從(cong) 中國的曆史、現實中挖掘話語資源,從(cong) 文明邏輯、發展邏輯、大國責任邏輯出發對敘事體(ti) 係進行係統構建與(yu) 創新。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講好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與(yu) 人類社會(hui) 的未來發展聯係在一起,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聯係在一起,超越國際關(guan) 係中傳(chuan) 統的權力觀、利益觀、秩序觀、發展觀,為(wei) 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並將其凝練為(wei) 中國理念和中國話語,構建符合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且融通中外的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ti) 係,以此逐步打破西方國家的話語霸權,提升我國的國際話語權。

  提升輿論鬥爭(zheng) 水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講究輿論鬥爭(zheng) 的策略和藝術,提升重大問題對外發聲能力。”輿論鬥爭(zheng) 是大國博弈框架下的一種話語建構,也是思想、觀念、意誌的導入,看似無形卻極其有力。美國對華輿論戰的事實告訴我們(men) ,輿論戰不是匆促的應急之舉(ju) ,也不是簡單的反擊之策,其背後是一係列體(ti) 製機製的支撐,包括輿情研判、輿論布局、話題設置以及各種策略、手段的運用。對此我們(men) 應當高度重視、加強研究,掌握其中的規律,做好包括輿論鬥爭(zheng) 整體(ti) 方案的準備、戰略戰術的準備、平台渠道的準備以及議題和話語方麵的準備。在世界麵臨(lin) 各種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當下,我們(men) 還應善於(yu) 預見和預判各種風險挑戰,做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傳(chuan) 播預案。唯有如此,才能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

(作者:程曼麗(li) ,係北京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22日 16:3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