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需要處理好若幹重大關係

陳曙光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麵麵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開放、部署和落實等關(guan) 係作出深刻闡述,為(wei) 學習(xi) 好貫徹好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指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涉及各個(ge) 領域、各個(ge) 方麵,我們(men) 要堅持兩(liang) 點論,找準平衡點,照辯證法辦事,處理好若幹重大關(guan) 係,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行穩致遠。

  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

  法者,治之端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平等保護全體(ti) 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必須一體(ti) 考慮、協同推進、不可偏廢。

  改革是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對舊製度、舊生產(chan) 關(guan) 係進行局部或根本性調整,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激發社會(hui) 活力,實現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法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通過製定法律法規以維持社會(hui) 秩序穩定,能夠鞏固改革發展成果,保障國家各項事業(ye) 有序進行。隻有把改革和法治統一於(yu)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之中,統一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完善和發展之中,始終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實現二者良性互動、相得益彰,才能不斷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麵。

  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要確保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改革必須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改革的重大舉(ju) 措必須納入法治程序,任何組織和個(ge) 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須於(yu) 法有據,牢牢把握“法定職權必須為(wei) 、法無授權不可為(wei) ”的基本要求。改革過程中要自覺踐行法治原則,在法治框架內(nei) 規範改革,主動運用法治思維謀劃改革工作,做到法治之下想問題;積極運用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難題,做到法治之內(nei) 辦事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我們(men) 麵臨(lin) 的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增多,改革隻有運用法治手段,才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隻有納入法治軌道,才能行穩致遠。

  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堅持改革決(jue) 策和立法決(jue) 策相統一、相銜接。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法律具有穩定性,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革要於(yu) 法有據,但改革往往是突破既有格局的行為(wei) 。要使改革決(jue) 策和立法決(jue) 策相統一、相銜接,就要堅持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求,處理好改革與(yu) 相關(guan) 法律立改廢釋的關(guan) 係,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應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wei) 法律製度。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應按法律程序進行依法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應及時修改和廢止。法治建設隻有符合時代需求、適應改革需要,才能獲得內(nei) 生動力,取得治理成效。

  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並舉(ju) 、先立後破,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注重把破和立更好統籌起來,把握好二者的辯證關(guan) 係和承接順序。

  “破”與(yu) “立”是對立統一的關(guan) 係。“破”就是要突破陳規,有辯證的否定精神,敢於(yu) 破除已經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東(dong) 西,打破習(xi) 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把思想認識從(cong) 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ti) 製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cong) 對馬克思主義(yi) 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cong) 主觀主義(yi) 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主觀與(yu) 客觀相符合,使思想與(yu) 實際相一致。“立”就是要緊跟時代步伐,秉承科學的創新精神,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有破無立,容易導致社會(hui) 失序,出現治理真空和治理亂(luan) 象;隻立不破,容易導致改革不徹底,遺留社會(hui) 問題。隻有立得住,才能破得好;隻有徹底破,才能為(wei) 更好立創造條件。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既要敢於(yu) 破,又要善於(yu) 立。搞改革,現有的工作格局和運行體(ti) 製不可能一點都不打破。改革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製,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ju) 措。隻要經過充分論證和評估,隻要符合實際,對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瓶頸、體(ti) 製機製的障礙、利益固化的藩籬、權力尋租的土壤等,該破的就要大膽地破。謀改革、促發展,要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做好新舊之間的銜接和轉換,兼顧穩和進。要圍繞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合理安排改革舉(ju) 措的先後順序、節奏時機,根據輕重緩急循序漸進、穩紮穩打,確保改革有條不紊推進。

  全麵深化改革的過程,就是破與(yu) 立相結合的過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出台的每一項改革舉(ju) 措都體(ti) 現了“破立結合”的改革辯證法。比如,在經濟體(ti) 製改革方麵,在破除“GDP崇拜”的同時,使新發展理念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在社會(hui) 體(ti) 製改革方麵,破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金“雙軌製”之弊,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養(yang) 老金製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破舊立新的過程中,舊與(yu) 新要銜接好,避免出現真空和縫隙。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這些重大改革舉(ju) 措既蘊含破的功夫,也體(ti) 現立的要求,貫穿“破立並舉(ju) 、先立後破”的方法論。

  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

  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外貿、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ti) 製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善於(yu) 用改革的辦法解決(jue) 發展中的問題;堅持向開放要活力,善於(yu)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2013年9月,我國首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誕生。2014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把擴大開放同改革體(ti) 製結合起來”。新一輪改革帶來新一輪開放,而更深層次的開放也必將推動改革向縱深邁進。2013年以來,我國先後設立22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nei) 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目前,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國家層麵複製推廣了300多項製度創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麵。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提出“擴大製度型開放”,比如,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強調“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在向美中關(guan) 係全國委員會(hui) 2024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時強調“中國將加大製度型開放力度”,等等。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需要進一步加快國內(nei) 製度規則與(yu) 國際接軌,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轉變,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guan) 係

  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guan) 係,改革方案的設計必須把握客觀規律,注重各項改革舉(ju) 措的協調配套,增強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製,強化跟蹤問效,推動改革舉(ju) 措落實落細落到位。”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改革開放也是幹出來的,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關(guan) 鍵在落實。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guan) 係,既當擁護改革、推進改革的改革促進派,又當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改革實幹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

  改革爭(zheng) 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製定出一個(ge) 好文件,隻是萬(wan) 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guan) 鍵還在於(yu) 落實文件。”今天,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已經繪就,能否確保黨(dang) 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能否確保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的重大改革舉(ju) 措精準落地,能否確保改革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關(guan) 乎改革成敗,關(guan) 乎政道人心,關(guan) 乎國家長治久安。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美的藍圖,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抓落實要講究章法,注重節奏。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不能單兵突進,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畸輕畸重,也不能平均用力;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拖宕停滯。要有序推進改革,該中央統一部署的不要搶跑,該盡早推進的不要拖宕,該試點試行的不要倉(cang) 促推開,該深入研究後再推進的不要急於(yu) 求成,該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超前推進。要明確優(you) 先序,把握時度效,對條件成熟的加快推進,對認識不統一的尋求最大公約數,對各方麵要求強烈的不推不拖,對看準了的立行立改,對一時把不準的先行試點。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改革不能自亂(luan) 陣腳、失了方寸。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點多、麵廣、事雜,不能東(dong) 一榔頭西一棒子,也不能撿了芝麻丟(diu) 了西瓜,要一個(ge) 難關(guan) 接著一個(ge) 難關(guan) 突破,一個(ge) 問題接著一個(ge) 問題解決(jue) 。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一茬接著一茬幹,切忌有始無終、半途而廢,切忌虎頭蛇尾、朝令夕改,切忌推倒重來、搞兜底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折騰、不反複,徐徐圖之、久久為(wei) 功。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擔當,改革不做樣子,不做表麵文章,真抓實幹、力求實效。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盯著抓、反複抓,對每一項改革舉(ju) 措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倒排工期、壓茬推進,最終積小勝為(wei) 大勝。

[作者為(wei)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12日 15:4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