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圍繞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用好“加減乘除”法,著力從(cong) 賦能、減壓、護航、暢路入手,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賦能,讓廣大基層幹部輕裝上陣。
加勁增力 為(wei) 基層治理“賦能”
建強基層幹部隊伍。整合工作機構,推動鎮(街道)全部成立黨(dang) 建辦公室,同步調整崗位目錄,實現機構、職能、人員有機融合。充實基層力量,招募60名高校畢業(ye) 生擔任社區助理,為(wei) 基層注入新鮮血液。規範清理借調幹部,製定《晉源區村(社區)工作人員借調管理辦法(試行)》,對鎮街幹部和村社工作人員借調情況進行動態跟蹤、隨機抽查。製定《晉源區落實“四雙”工作機製方案》,推動42個(ge) 區級單位到社區報到、包聯53個(ge) 小區,組織2823名在職黨(dang) 員到小區報到、參與(yu) 小區治理。
提升基層服務水平。開展全區行政執法人員全員輪訓,組織參加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zhuan) 題培訓班等,不斷提升基層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增強執法效能。將社區工作者培訓納入黨(dang) 員幹部教育培訓總體(ti) 規劃,舉(ju) 辦2024年村(社區)“領頭雁”培訓、社區“兩(liang) 委”幹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題培訓班,邀請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現場講授,將《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基層治理論述摘編》作為(wei) 鄉(xiang) 鎮(街道)、村(社區)幹部培訓教材,通過“書(shu) 記講給書(shu) 記聽”“書(shu) 記跟著書(shu) 記學”的方式,以講促學、以學促用,不斷提高村(社區)書(shu) 記履職能力。開展晉源區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帶頭人暨鄉(xiang) 村治理骨幹培訓,全區鎮(街道)分管農(nong) 經領導、經管站站長、代理中心主任、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理事長等110餘(yu) 人參加培訓,有效提高村幹部帶富能力。
減負鬆綁 為(wei) 基層治理“減壓”
清理規範牌子亂(luan) 象。開展集中整治“回頭看”,對村社“牌子多”“上牆亂(luan) ”“不規範”等問題進行統一規範,並對場地受限的村(社區)逐個(ge) 提出指導意見,確保多餘(yu) 牌子“應撤盡撤”。目前,全區共清理室外掛牌63塊、室內(nei) 掛牌199塊。同時,持續跟進村(社區)機製牌子清理進展,製定《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村(社區)設立工作機製、懸掛標識牌和出具證明事項的運行機製(試行)》,做好基層減負“後半篇文章”,切實推動村(社區)工作重點向服務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轉變。
核減出具的證明事項。全麵規範和壓減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建立“兩(liang) 清單一台賬”,進一步規範村(社區)組織出具證明事項。發布《致全區村(社區)的一封信》,將規範標牌、證明事項等內(nei) 容向社會(hui) 公開,提高公眾(zhong) 知曉度。鼓勵黨(dang) 政群機構采取網上核驗、信息共享、告知承諾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堅持常態長效,適時開展“回頭看”,開展源頭追溯,防止回潮反彈。
乘勢篤行 為(wei) 基層治理“護航”
加強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推廣“街鄉(xiang) 吹哨、部門報到”做法,對一些需多部門協同解決(jue) 的綜合事項,賦予鎮街相應的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等權限。健全社區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hui) 、物管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三方協調”機製,135名社區“兩(liang) 委”成員兼任物管會(hui) 成員,推動有事共商、難題共解。
全麵推行“多格合一”。明確網格準入事項,將基層黨(dang) 建、社會(hui) 治安、信訪維穩等18個(ge) 部門49項社會(hui) 治理相關(guan) 事項和林田路井、礦產(chan) 資源、河流溝壑等風險隱患點納入網格管理範疇,推動相關(guan) 職能部門力量下沉,激發“一網統管”基層治理活力。推行“雙網格長製”,全區所有包村(社區)民警兼任本村(社區)網格長,形成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和包片民警牽頭統領、網格員聯動、多種力量協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除障克難 為(wei) 基層治理“暢路”
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yi) ”。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yi) ”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從(cong) 微信群“瘦身”入手,對功能重複、人員重疊的微信工作群、政務類App進行合理整合,對加重屬地基層幹部負擔問題進行排查,對臨(lin) 時性工作群組及時解散,共整合政務應用程序、解散優(you) 化調整工作群組18個(ge) ,讓基層幹部的手機“輕”起來、負擔“減”下去。
完善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製。設立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中心,建立快速響應機製,區直部門30分鍾內(nei) 、鎮(街道)60分鍾內(nei) 響應並開展工作,及時辦結,並將結果以書(shu) 麵形式迅速反饋。同時,積極完善谘詢引導、接待受理、催辦督辦、結果反饋、結案歸檔、跟蹤回訪的工作流程,形成閉環式管理,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jue) ”多元調處化解。2024年以來,已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172件,矛盾調解工作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