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謀發展——國家級經開區40年發展綜述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24年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40周年。

  從(cong) 首批的14家到最新的229家,從(cong) 分布於(yu) 沿海12個(ge) 城市到遍布31個(ge) 省(區、市)……40年來,國家級經開區由東(dong) 到西、由點到麵,堅守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謀發展的初心使命,為(wei) 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和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級經開區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引領,積極推進創新提升,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持續發揮對所在地區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經濟發展主陣地

  最初不到10平方公裏的麵積,可以“長”出什麽(me) ?

  在廣州經開區,記者找到這樣的答案: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實際利用外資等7項指標居全國經開區首位,綜合實力居全國經開區第2位,財稅總收入連續7年突破千億(yi) 元……

  廣州經開區2023年交出的靚麗(li) “成績單”,正是國家級經開區在國民經濟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的寫(xie) 照。

  40年來,國家級經開區在鹽堿灘塗、荒山窪地中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形成了有利於(yu) 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引進先進管理經驗的“小氣候”,有效發揮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陣地、增長極作用。

  ——數量擴容布局擴展。截至目前,國家級經開區數量已經增至229家,其中,東(dong) 部地區103家,中部地區55家,西部地區50家,東(dong) 北地區21家。

  ——經濟增長強大引擎。2023年,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5.7萬(wan) 億(yi) 元、財政收入2.7萬(wan) 億(yi) 元、稅收收入2.5萬(wan) 億(yi) 元,以千分之三的國土麵積,貢獻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和財稅收入。

  ——開放活力持續釋放。2023年,229家國家級經開區進出口總額10.1萬(wan) 億(yi) 元,實際使用外資395億(yi) 美元,占全國外貿總額和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比重均接近四分之一,成為(wei) 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的“主力軍(jun) ”。

  改革開放試驗田

  2024年2月,4家企業(ye) 旗下智能網聯乘用車獲準在位於(yu) 北京亦莊的北京經開區至大興(xing) 國際機場航站樓之間開展載人接駁,標誌著世界首個(ge) 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正式開放。

  啟動建設全國首個(ge) 數據基礎製度先行區,聚力建設國家級信創園區和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基地……今天的北京亦莊,處處澎湃著的發展動能,是國家級經開區敢為(wei) 人先、開拓進取,深耕改革試驗田、構建開放新高地的縮影。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xing) 。

  改革始終是國家級經開區的發展密鑰。劃定合理明晰的權責關(guan) 係、建立市場化運行機製,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國家級經開區聚焦經營主體(ti) 關(guan) 切,自主深化製度創新,轉變政府職能,破解難點痛點,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路徑是國家級經開區與(yu) 生俱來的使命。昆明經開區緊抓《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生效契機,有效提升RCEP項下通關(guan) 便利化,如今,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首發用時較以往公鐵分段運輸模式縮短1天時間,運輸成本降低20%以上;作為(wei) 安徽自貿試驗區經開區塊,合肥經開區在全國首創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商品+區塊鏈輔助管理”模式……

  40年來,國家級經開區加強對國際經貿新規則先行先試,積極與(yu) 自貿試驗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功能型園區聯動發展、疊加優(you) 勢,在填補規則空白、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方麵實施有益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

  創新轉型驅動器

  創新,一直是引領國家級經開區發展的第一動力。

  聚焦“誰來創新”,大力培育各類科技創新主體(ti) 。沈陽經開區全力支持建設中科(沈陽)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研究院,幫助沈鼓集團、北方重工等科創龍頭企業(ye) 與(yu) 中科院開展密切合作。在相關(guan) 合作機製的支持下,沈鼓集團成功研製首台套9兆瓦級大型海上平台壓縮機,使我國海上天然氣生產(chan) 擺脫進口壓縮機組依賴。

  聚焦“怎麽(me) 創新”,搭建創新平台、構建創新生態。武漢經開區通過與(yu) 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聯動,在汽車芯片領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guan) ,將高鐵絕緣柵雙極型晶體(ti) 管(IGBT)芯片技術引入汽車功率芯片開發並實現日均1000隻IGBT芯片量產(chan) ,成功突破汽車“功率芯片”領域困局。

  聚焦“創新如何轉化”,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後一公裏”。在東(dong) 營經開區,中國有研、濰柴動力、國瓷材料等8家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與(yu) 天津大學聯合成立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開發出國際領先的氣體(ti) 機後處理催化劑貴金屬高效利用技術,僅(jin) 濰柴動力,年節約采購成本超30億(yi) 元。

  40年來,從(cong) 最初率先開展技術引進製度設計和革新,到如今當好知識產(chan) 權強國路上的排頭兵,國家級經開區從(cong) 未鬆懈在科技創新製度領域的探索和前進。截至2022年末,國家級經開區共擁有國家級孵化器、眾(zhong) 創空間683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23萬(wan) 個(ge) 。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加速演進。

  作為(wei) 推動科技創新的主要承載體(ti) ,以40年創新探索的成效和經驗為(wei) 依托,國家級經開區將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1日 08:01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