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保證人才存量,提高人才增量、質量,不斷探索創新,努力製定具有江漢特色的人才政策,全方位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吸引集聚人才來江漢創業(ye) 就業(ye) 。
堅持聯合名校育才,建成“學子行+遇見江漢實習(xi) 實踐+就業(ye) ”的全鏈條留才通道。常態化舉(ju) 辦2.0版本“恰同學 閱江城 走江漢”在漢百萬(wan) 學子行活動,邀請香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複旦大學等高校大學生走訪江漢,在企業(ye) “家門口”參加數字經濟、法律服務等專(zhuan) 場雙選招聘。深化實施“遇見江漢”實習(xi) 實踐,遴選海內(nei) 外重點高校學子來江漢區參加政務實習(xi) ,推動校企地深度合作落地落實。加強線上線下聯動,深入推進“名校人才直通車”行動,年均組織集中式校園巡回、組團式赴外推介、行業(ye) 特色專(zhuan) 場等招聘活動70餘(yu) 場,助力轄區企業(ye) 搶才引才。
堅持助力名企用才,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引進培養(yang) 體(ti) 係,開展“江漢英才專(zhuan) 項”評選,賦予重點企業(ye) 舉(ju) 薦權,建立包含戰略科技人才、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優(you) 秀青年人才、江漢工匠、行業(ye) 領域人才在內(nei) 的梯次銜接、全麵覆蓋的高素質多層次人才隊伍,並通過提供最高100萬(wan) 元綜合資助、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一攬子支持政策,幫助企業(ye) 引才用才。研究製定“科創人才10條”,圍繞加快引進、集聚科技創新人才,開辟頂尖人才引進專(zhuan) 門通道,對頂尖人才引進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一次性獎勵資金,通過一事一議方式,提供不設上限綜合資助;加大人才專(zhuan) 項傾(qing) 斜力度,對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科創企業(ye) 給予單列的人才專(zhuan) 項推薦名額,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人才可直接認定為(wei) “江漢英才”;吸引集聚海外優(you) 秀人才,對海外高水平或創辦科技型企業(ye) 的科創人才,給予6萬(wan) 元生活補貼;大力培養(yang) 青年科技人才,對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每人每月給予3000元生活補貼,對高水平科研團隊核心成員給予最高10萬(wan) 元專(zhuan) 項補貼,用真金白銀獎補真才實學,推動科技創新走深走實。圍繞科研轉化“扶早”“扶小”“扶優(you) ”,探索“先投後股”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優(you) 先支持初創期人才科研項目和科技企業(ye) ,對具有市場前景的實驗室成果、中試研發、顛覆性技術等項目最高投資200萬(wan) 元,為(wei) 人才創新創造蓄力賦能,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堅持打造名城愛才,構建人才安居、生活場景、服務陣地三位一體(ti) 服務矩陣。以“全覆蓋+一觸達”為(wei) 目標,上線“江漢人才數字驛站”一站式人才政策平台,宣傳(chuan) 住房補貼、資金資助、創業(ye) 孵化等80餘(yu) 種獎勵服務政策。圍繞打造“職住無憂”的人才最友好城區,推出“武漢青年人才之家·江漢青年人才驛站”,提供7天免費住宿及政策谘詢、崗位推介、創業(ye) 指導等從(cong) “落腳”到“紮根”的全周期綜合服務,已累計審批4000餘(yu) 人次,入住人才留江漢就業(ye) 創業(ye) 率達30.2%。在地理位置優(you) 越、配套完善區域籌集2661套人才租賃房,為(wei) 轄區人才提供購房補貼,從(cong) “一張床”到“一間房”再到“一個(ge) 家”,全時段優(you) 化人才安居保障體(ti) 係。創新推出“江漢人才卡”,整合政務、市場及社會(hui) 資源,提供金融、文體(ti) 、醫療、法律等個(ge) 性化服務事項,累計服務3200餘(yu) 人。賦能人才服務陣地,升級常青人才公園,設置“人才十景”,用活江漢人才之家,在重點樓宇建設人才服務驛站,開展江漢人才夜校、創業(ye) 就業(ye) 指導、行業(ye) 論壇講座、興(xing) 趣交友聯誼等317場活動,以人才體(ti) 驗感、獲得感為(wei) 導向,多角度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