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一支8.6萬(wan) 人的紅色大軍(jun)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跨過贛南於(yu) 都河,開啟偉(wei) 大的遠征。
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一方麵軍(jun) (中央紅軍(jun) )出發一個(ge) 月後,紅二十五軍(jun) 離開大別山;第二年3月,紅四方麵軍(jun) 西渡嘉陵江;11月,紅二、六軍(jun) 團(後組成紅二方麵軍(jun) )撤離湘西,先後開始戰略轉移。
兩(liang) 年後,4支九死一生的紅軍(jun) 隊伍,最終匯聚黃土高原,匯聚抗日救亡前線。這場偉(wei) 大的遠征,有一個(ge) 不朽的名字:長征。
這是位於(yu) 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的鳳凰嘴湘江戰役渡口(2021年6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
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wei) 大遠征,這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wei) 大遠征,這是一次喚醒民眾(zhong) 的偉(wei) 大遠征,這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wei) 大遠征。
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ju)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紅軍(jun) 譜寫(xie) 的壯麗(li) 史詩,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中的巍峨豐(feng) 碑。
90年來,充滿理想和獻身精神、用意誌和勇氣譜寫(xie) 的人類史詩——長征,深刻影響著中國,震撼著世界,閃耀著光芒。
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向著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恢弘願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萬(wan) 眾(zhong) 一心、勇往直前,奮進在新的長征路上。
這是位於(yu) 湖南省桑植縣的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出發地紀念館(資料照片)。
蹚出一條道路——
“麵對亂(luan) 雲(yun) 飛渡、驚濤駭浪,我們(men) 黨(dang) 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wei) 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在血與(yu) 火中蹚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道路。”
2024年10月1日,北京。
紅旗招展、花團錦簇的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氣氛莊重熱烈。
秋日長空下,天安門城樓格外巍峨壯美。這座曆經600餘(yu) 年滄桑風雨的城樓,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屈辱與(yu) 覺醒,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闖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民族複興(xing) 必由之路。
此時此刻回望90年前那場偉(wei) 大的遠征,我們(men) 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率領紅軍(jun) 從(cong) 泥濘小路走來,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勝利。
長征的勝利,是方向和道路的勝利。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強調,長征的過程,不僅(jin) 是戰勝敵人、贏得勝利、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而且是聯係實際、創新理論、探索革命道路的過程。“麵對亂(luan) 雲(yun) 飛渡、驚濤駭浪,我們(men) 黨(dang) 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wei) 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在血與(yu) 火中蹚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道路。”
這是一條通向真理的道路——
“這座灰白相間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見證了我們(men) 黨(dang) 曆史上一次具有偉(wei) 大轉折意義(yi) 的重要會(hui) 議——遵義(yi) 會(hui) 議。”
遵義(yi) 會(hui) 議會(hui) 址內(nei) ,高中生誌願講解員張瑞凝為(wei) 遊客認真講解。
在中國革命瀕臨(lin) 絕境的生死關(guan) 頭召開的遵義(yi) 會(hui) 議,挽救了黨(dang) 、挽救了紅軍(jun) 、挽救了中國革命。
經過長征,黨(dang) 和紅軍(jun) 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長征的勝利,使我們(men) 黨(dang) 進一步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jue) 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ye) 引向勝利。這是在血的教訓和鬥爭(zheng) 考驗中得出的真理。
這是一條彰顯黨(dang) 與(yu) 人民患難與(yu) 共的道路——
一部紅軍(jun) 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黨(dang) 與(yu) 人民生死相依的曆史。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jun) 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lin) 走時,把自己僅(jin) 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麽(me) 是共產(chan) 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萬(wan) 裏長征是人民群眾(zhong) 一程一程送過來的,革命勝利是老百姓傾(qing) 其所有支援取得的。”三過雪山草地的老紅軍(jun) 劉應啟生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過。
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yu) 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紅軍(jun) 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這是一條探索開創新局的道路——
從(cong) 東(dong) 南到西北,從(cong) 紅土地到黃土地,“紅飄帶”上的每一步都在創造曆史。被國民黨(dang) 認定“流徙千裏、四麵受製”的紅軍(jun) ,走出了一條“向死求生”的新路。
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dong) 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yi) 的策略》中說:“長征一完結,新局麵就開始。”
長征途中,我們(men) 黨(dang) 通過艱苦卓絕的實踐探索,成功把解決(jue) 生存危機同拯救民族危亡聯係在一起,把長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進陣地聯係在一起,實現了國內(nei) 革命戰爭(zheng) 向抗日民族戰爭(zheng) 的轉變,為(wei) 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從(cong) 長征的終點出發,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展開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回望長征路,可以得出一條根本經驗和啟示,就是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中國人民才能不斷取得勝利,走向光明。
西藏阿裏軍(jun) 分區普爾楚邊防連秋迪儉(jian) 革拉哨所官兵在海拔5100米的高原執勤站哨(2024年6月29日攝)。
錘煉一支軍(jun) 隊——
“長征鍛煉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磨練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成就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開啟了人民軍(jun) 隊發展的新起點。”
金秋時節,華山腳下,渭河之濱。
駐守在這裏的陸軍(jun) 第83集團軍(jun) 某旅“紅一連”官兵,又一次來到連史館,感悟長征精神,共話強軍(jun) 使命。
長征途中,開創我軍(jun) “支部建在連上”先河的“紅一連”官兵一次次麵對生與(yu) 死、是與(yu) 非的考驗,始終緊跟黨(dang) 中央、堅定追隨毛主席。1935年1月遵義(yi) 會(hui) 議期間,連隊被指定擔負會(hui) 議警衛任務,保衛黨(dang) 中央安全。
連史館裏,珍藏著一個(ge) 搪瓷斑駁的“紅菜盤”。1935年,毛主席曾用它同連隊官兵一起就餐。
如今,“紅一連”的“紅菜盤”換成了分餐盤,五菜一湯取代了紅米飯南瓜湯,“鐵腳板”變成了新型裝甲裝備。但“紅一連”的紅色基因,始終不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指出,長征勝利啟示我們(men) :人民軍(jun) 隊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黨(dang) 對軍(jun) 隊絕對領導是人民軍(jun) 隊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長征鍛煉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磨練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成就了人民軍(jun) 隊,長征開啟了人民軍(jun) 隊發展的新起點。”
從(cong) 長征走來的人民軍(jun) 隊,始終堅持聽黨(dang) 指揮。
長征路上,紅軍(jun) 常常麵對生死考驗:幾乎每天都有一場戰鬥,隨時會(hui) 從(cong) 頭頂落下炸彈,常常麵對10倍於(yu) 己的敵人圍追堵截……血戰湘江後,中央紅軍(jun) 由出發時的8.6萬(wan) 人銳減至3萬(wan) 餘(yu) 人。
“再大的犧牲,也不能阻止我們(men) 前進!”從(cong) 贛南一直征戰到陝北的紅一方麵軍(jun) 一軍(jun) 團二師四團戰士唐進新生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為(wei) 我們(men) 有紅色的理想,因為(wei) 我們(men) 有黨(dang) 的堅強領導。”
正是因為(wei) 堅持黨(dang) 的領導,紅軍(jun) 戰勝了國民黨(dang) 的圍追堵截,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yi) 。
黨(dang) 對軍(jun) 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製度,是人民軍(jun) 隊完全區別於(yu) 一切舊軍(jun) 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you) 勢。
2014年金秋,習(xi) 主席親(qin) 自決(jue) 策和領導,在古田召開全軍(jun) 政治工作會(hui) 議,著眼新的曆史條件下黨(dang) 從(cong) 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jun) 隊,鄭重提出我軍(jun) 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
2024年初夏,習(xi) 主席率領我軍(jun) 高級幹部來到延安,召開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堅持黨(dang) 對軍(jun) 隊絕對領導,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治建軍(jun) 方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領導人民軍(jun) 隊以整風精神推進政治整訓,堅定不移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軍(jun) ,決(jue) 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新時代政治建軍(jun) 取得曆史性成就。
從(cong) 長征走來的人民軍(jun) 隊,始終堅持能打勝仗。
“黨(dang) 所領導的紅軍(jun) 個(ge) 個(ge) 都是英雄漢!”老將軍(jun) 王定烈生前回憶長征時曾豪邁地說,“前有阻擋,後有追剿,沒有吃的,缺乏彈藥,我們(men) 還是保持高昂的鬥誌,打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勝仗。”
他們(men) 搶占婁山關(guan) 、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開辟勝利的通道。
今年(2024年)106歲的老紅軍(jun) 馬誌選,曾三過草地、兩(liang) 爬雪山,戰爭(zheng) 年代當過主力團團長。他說:“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jun) 隊的根本職能和軍(jun) 隊建設的根本指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jun) 隊緊緊扭住備戰打仗不放鬆,堅持戰鬥力這個(ge) 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拓展和深化軍(jun) 事鬥爭(zheng) 準備,加強實戰化軍(jun) 事訓練,加快提升打贏信息化戰爭(zheng) 能力。
從(cong) 長征走來的人民軍(jun) 隊,始終堅持作風優(you) 良。
長征途中,黨(dang) 的領袖與(yu) 普通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紅軍(jun) 指揮員一馬當先,衝(chong) 鋒在前。擔任過紅一方麵軍(jun) 一軍(jun) 團政委的聶榮臻生前回憶,紅軍(jun) 打仗打的是幹部,打的是黨(dang) 團員。每一仗下來,黨(dang) 團員傷(shang) 亡之數,常常占到傷(shang) 亡數的25%,甚至50%。紅軍(jun) 指戰員上下同欲、紀律嚴(yan) 明,作風頑強、戰無不勝。
“作風優(you) 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中央軍(jun) 委和習(xi) 主席著眼永葆人民軍(jun) 隊性質、宗旨、本色,狠抓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軍(jun) ,深入糾治“四風”,軍(jun) 隊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成效顯著,我軍(jun) 政治生態實現根本好轉,部隊新風正氣不斷上揚。
新長征路上,人民軍(jun) 隊正以隻爭(zheng) 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jun) 隊現代化,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
這是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拍攝的三位女紅軍(jun) 和村婦徐解秀同睡過的木床(2020年9月17日攝)。
鑄就一種精神——
“長征這一人類曆史上的偉(wei) 大壯舉(ju) ,留給我們(men) 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紅軍(jun) 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wei) 大長征精神。”
江西於(yu) 都,中央紅軍(jun) 長征集結出發地。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第四屆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總決(jue) 賽在這裏舉(ju) 行。
“展示賽與(yu) ‘重走長征路’相結合,是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弘揚‘長征精神’的有效載體(ti) 。”中國學生體(ti) 育聯合會(hui) 大學國防體(ti) 育分會(hui) 副秘書(shu) 長、北京科技大學武裝部副部長王小寧說,將國旗文化融合長征曆史、長征精神,是一次精神火炬的接力、一堂行走的思想政治課。
長征,是漫漫長夜中的一次艱難跋涉,更是中國精神的一次光明書(shu) 寫(xie) 。長征標注了人類精神的新高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強調,長征這一人類曆史上的偉(wei) 大壯舉(ju) ,留給我們(men) 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紅軍(jun) 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wei) 大長征精神。
一個(ge) 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men) 的事業(ye) 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men) 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men) 都要大力弘揚偉(wei) 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yi) 事業(ye) 必然勝利——
彎彎曲曲的長征路,是一條浸透了鮮血的犧牲之路,更是一條新生之路。在紅一方麵軍(jun) 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jun) 犧牲。
“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最終能走完長征並取得抗日戰爭(zheng) 的勝利呢?這是因為(wei) 有堅定的信仰!”曾三過草地的原南京軍(jun) 區司令員向守誌生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紅軍(jun) 將士懂得,我們(men) 的奮鬥是為(wei) 了推翻人壓迫人的製度,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
4支長征大軍(jun) ,出發時總人數為(wei) 20.6萬(wan) ,沿途補充兵力1.7萬(wan) ,到長征結束僅(jin) 剩5.7萬(wan) 人,有不少於(yu) 16.6萬(wan) 名紅軍(jun) 將士戰死或失散在長征途中。
革命理想高於(yu) 天,再大的犧牲,也不能阻止紅軍(jun) 將士前進的腳步。
長征勝利啟示我們(men)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90年來,一代代中華兒(er) 女賡續長征精神,為(wei) 崇高理想信念而矢誌奮鬥。
不久前,記者跟隨邊防官兵登上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裏軍(jun) 分區普爾楚邊防連秋迪儉(jian) 革拉哨所。在 “黨(dang) 旗山”下,邊防官兵發出鏗鏘誓言——
“請黨(dang) 和人民放心,我們(men) 誓用生命捍衛守護,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絕不把主權守丟(diu) 了!”在官兵心目中,“黨(dang) 旗山”早已成為(wei) 一處精神高地、信仰聖地。
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一處自建的小院內(nei) ,106歲的老紅軍(jun) 胡正先正在讀書(shu) 看報。這位12歲參加革命、親(qin) 曆過長征的“紅小鬼”,祖上三代都是篾匠。
“為(wei) 黨(dang) 的事業(ye) 奮鬥,吃再多苦我都不怕!”一輩子都在傳(chuan) 承弘揚長征精神的胡正先說,從(cong) 行軍(jun) 打仗、學習(xi) 識字到參加紅軍(jun) 無線電培訓成長為(wei) “紅色聽風者”屢立戰功,他做好了犧牲一切的準備。
艱苦卓絕的長征路,留下的是這樣一組驚人的數字:紅一方麵軍(jun) 翻越山脈18座,其中5座經年被積雪覆蓋,跨過大河24條,曆經11個(ge) 省份行程二萬(wan) 五千裏;紅二方麵軍(jun) 行程約一萬(wan) 九千裏,攻占縣城92座;紅四方麵軍(jun) 行程一萬(wan) 裏,其中有的部隊三過縱橫數百裏的水草地;紅二十五軍(jun) 行程近一萬(wan) 裏。進行重要戰役戰鬥600餘(yu) 次,僅(jin) 師以上規模的戰鬥就有120餘(yu) 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
“艱難困苦,玉汝於(yu) 成。”長征曆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鬥之慘烈,在中國曆史上是絕無僅(jin) 有的,在世界戰爭(zheng) 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wei) 罕見的。
“要革命就會(hui) 有犧牲,紅軍(jun) 官兵都有這樣的覺悟。”擔任過紅二方麵軍(jun) 副總指揮的蕭克將軍(jun) 曾這樣告訴記者。
9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wei) 大事業(ye) ,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長征。
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
長征路上,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是闖關(guan) 奪隘的製勝法寶。1935年1月,遵義(yi) 會(hui) 議否定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喚回了“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等機動靈活戰略戰術,開啟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傳(chuan) 奇曆程。長征的勝利,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勝利。從(cong) 自主決(jue) 定仗怎麽(me) 打、路怎麽(me) 走,到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與(yu) 時俱進地推動社會(hui) 曆史發展。
陸軍(jun) 第83集團軍(jun) 某旅“紅一連”指導員鄭紀文為(wei) 官兵講述連隊傳(chuan) 家寶“紅菜盤”背後的故事(2021年6月13日攝)。
90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奪取一個(ge) 又一個(ge) 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勝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闊步新時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進入新時代,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正大力弘揚偉(wei) 大長征精神,發憤圖強、奮發有為(wei)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xie) 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