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壯馬”有良方 看基層如何“破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為(wei) 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山西省臨(lin) 汾市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課題式研究、試點式解題,通過探索“解決(jue) 一個(ge) 問題”,持續推動“解決(jue) 一類問題”,形成點上作答出經驗、麵上推廣建製度的“壯馬”模式。

  “上崗”實訓,社區幹部提能力

  依托“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堯都區鐵路東(dong) 街道三元社區黨(dang) 委,共建社區工作者實訓基地,以業(ye) 務實訓、崗位實操、基層“實戰”等方式,培優(you) 訓強社區幹部隊伍,解決(jue) 基層幹部理論輔導多、業(ye) 務實踐少的問題。理論課程集中“訓”。組建由黨(dang) 政幹部、業(ye) 務能手、退休幹部、賢達能人等組成的80餘(yu) 名幫帶師資庫,開發“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的實踐與(yu) 思考”“黨(dang) 員管理實務解讀”“小區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等36堂精品課程,通過組織專(zhuan) 題授課、疑難解答、交流分享等方式,提升參訓學員業(ye) 務能力。設崗定責輪流“訓”。組織學員在三元社區的黨(dang) 務辦理、綜治網格、矛盾調解、物業(ye) 管理、誌願服務等崗位進行輪訓實訓,通過一崗多人、定期換崗、人人輪崗,提升社區工作者綜合實踐能力。包聯小區實戰“訓”。為(wei) 每名參訓學員確定1個(ge) 包聯小區,兼任小區治理專(zhuan) 員,全程參與(yu) 小區的“五有”建設、黨(dang) 群服務站打造、在職黨(dang) 員組織管理和考評、民生實事便民事務辦理等,定期集中研討、複盤交流、分享心得,在基層實踐中檢驗實訓效果。

  “四步”評價(jia) ,黨(dang) 員服務強動力

  堯都區以水塔街街道和所屬社區為(wei) 試點,積極探索單位黨(dang) 組織和在職黨(dang) 員報到服務作用發揮全過程評價(jia) 流程和考評辦法,持續深化對“雙報到雙服務雙包聯雙評價(jia) ”工作的探索力度,解決(jue) 報而不到、機製空轉的問題。小區集中評議,給出評價(jia) 意向。每年底,小區黨(dang) 支部通過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按照“優(you) 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ge) 等次,對包聯的單位黨(dang) 組織和報到的在職黨(dang) 員,提出初步評價(jia) 意向,上報社區黨(dang) 組織。社區綜合分析,提出評價(jia) 等次。社區進一步聽取包聯小區的社區幹部、網格員的意見建議,結合本年度小區共建項目落實情況和在職黨(dang) 員服務情況,對評價(jia) 意向進行集中分析研判,提出評價(jia) 等次意見,上報街道黨(dang) 工委。街道討論研究,反饋評價(jia) 建議。街道對評價(jia) 意見進行集中研究,將報到單位黨(dang) 組織評價(jia) 結果逐級反饋至所在單位機關(guan) 黨(dang) 委,將在職黨(dang) 員評價(jia) 結果反饋到社區、小區,由在職黨(dang) 員本人向所在單位黨(dang) 支部報告。機關(guan) 統一接收,使用評價(jia) 結果。對包聯的單位黨(dang) 組織,由機關(guan) 黨(dang) 委負責人向機關(guan) 黨(dang) 組和全體(ti) 黨(dang) 員報告各支部包聯參與(yu) 小區治理、發揮作用情況和評價(jia) 等次結果,同步研究下一年度參與(yu) 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的重點任務。對報到的在職黨(dang) 員,由所在黨(dang) 支部召開黨(dang) 員大會(hui) 進行統一反饋,作為(wei) 年底評議黨(dang) 員的重要參考依據。

  “吹哨”報到,條塊聯動成合力

  蒲縣以“道德銀行”為(wei) 載體(ti) ,積極探索推行小區(網格)、社區和鄉(xiang) 鎮黨(dang) 委三級聯動“吹哨”模式,統籌機關(guan) 單位、物業(ye) 企業(ye) 、誌願隊伍、社會(hui) 力量等資源,完善“街鄉(xiang) 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製,解決(jue) 基層無力辦、部門看不見的問題。居民“微實事”小區(網格)吹響“第一哨”。收集群眾(zhong) “微心願”,建立“民情檔案一本賬”,由小區(網格)黨(dang) 支部“吹哨”,在職黨(dang) 員和誌願者進行認領,幫助實現群眾(zhong) “微心願”430餘(yu) 個(ge) 。群眾(zhong) “小急難”,社區吹響“第二哨”。依托社區聯席會(hui) 議協調機製,強化社區“大黨(dang) 委”統籌協調職能,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qing) ,把分散的單位力量和執法資源握指成拳,合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小事、急事、難事80餘(yu) 件。民生“老大難”,鄉(xiang) 鎮吹響“第三哨”。對居民長期反映、小區社區難以解決(jue) 的問題,由鄉(xiang) 鎮黨(dang) 委“吹哨”,通過每月17日副縣級縣直人大代表集中接待,研判問題、會(hui) 商舉(ju) 措,協調縣直部門承接,會(hui) 同鄉(xiang) 鎮合力承辦,目前累計完成民生實事20餘(yu) 件。

  “集市”出攤,便民服務有效力

  侯馬市路西街道圍繞全省推進“新晉鄰”黨(dang) 建品牌建設,持續深化“聚新田·惠鄰裏”品牌,以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以便民惠民為(wei) 目標,培育“益路同行 愛在鄰裏——公益集市”服務項目,解決(jue) 服務不聚焦、不經常的問題,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務。廣泛問需、開放“擺攤”。發動小區黨(dang) 員、網格員等廣泛參與(yu) ,通過“微心願”“群眾(zhong) 點單”“敲門問需”等方式,全麵收集居民需求,梳理社會(hui) 安全、健康養(yang) 老、法律援助、就業(ye) 創業(ye) 等熱點需求,謀劃設立“公益集市”,集中回應群眾(zhong) 訴求。匯聚資源、精準“設攤”。統籌機關(guan) 單位“聯盟合夥(huo) 人”資源設置警察鋪子、消防科普等攤位,整合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等“公益合夥(huo) 人”資源設置幫扶救助、養(yang) 老助老等攤位,鏈接非遺麵塑等“共贏型合夥(huo) 人”資源設置非遺體(ti) 驗、艾草手工等攤位,打造形成10個(ge) “固定攤位”+N個(ge) “自選攤位”的多元化集市,將便民服務精準投放到居民“家門口”。集中服務、常態“出攤”。通過“問需求、找資源”,常態化開展4期“一月一集市”惠民活動,惠及居民群眾(zhong) 300餘(yu) 人,真正使“小集市”成為(wei) 政策宣傳(chuan) 、現場辦公、義(yi) 診義(yi) 剪、磨刀縫補、意見征集的“大窗口”,帶來城市居民懷念的“煙火氣”,讓居民感受到組織在身邊、服務在門口。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25日 21:32 來源:山西組工網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