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牽掛著黃河的保護與(yu) 治理,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及黃河上中下遊9個(ge) 省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這是2023年8月28日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拍攝的景色(無人機照片)。
黃河寧,天下平
河南鄭州黃河博物館,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wei) 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譽為(wei) “黃河巨龍的縮影”。
2019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展廳參觀,不時駐足端詳陳列的文物標本、曆史文獻和圖片圖表,就有關(guan) 問題同大家探討交流,充分肯定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鬥爭(zheng) 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拚搏的奮鬥精神。
在“千秋治河”展廳一幅黃河改道圖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久久凝視。決(jue) 溢範圍北至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wan) 平方公裏,搖擺不定的流線如厲鞭抽向大地,給百姓帶來苦難。
“黃河寧,天下平。”“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也是一部治國史。”總書(shu) 記深刻思考著治黃與(yu) 治國的關(guan) 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古時決(jue) 口相距最久的一次是什麽(me) 時候”,講解員回答說,是東(dong) 漢時期,大約30年沒決(jue) 口。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實現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jue) 口,25年不斷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感慨地說:“實踐證明,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cong) 被動到主動的曆史性轉變,從(cong) 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liang) 決(jue) 口的慘痛狀況。”
從(cong) 古至今,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xing) 邦的一件大事。
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開宗明義(yi) :“國慶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一下,黨(dang) 中央對這個(ge) 問題高度重視。”
“我們(men) 都把黃河稱為(wei) 母親(qin) 河,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總書(shu) 記的一番話,道盡黃河之於(yu) 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大意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6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寧夏黃河吳忠市城區段了解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
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0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時,對寧夏提出殷切期望。
那一年,在寧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黃河吳忠市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
吳忠市是寧夏引黃灌區重要區域,黃河穿境而過,流經吳忠69公裏。
在這裏,總書(shu) 記指出,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yang) 著寧夏這片美麗(li) 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複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在黃河水滋養(yang) 下,寧夏平原土地肥沃、物產(chan) 豐(feng) 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那次考察,總書(shu) 記還來到銀川市賀蘭(lan) 縣稻漁空間鄉(xiang) 村生態觀光園,他登上觀景塔,俯瞰園區全貌;沿著田埂走進稻田,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men) 親(qin) 切交談;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在這裏,總書(shu) 記強調要注意解決(jue) 好稻水矛盾,采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yang) 業(ye) ,保護好黃河水資源。
2024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來到寧夏考察,他強調,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複和鹽堿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這是2023年6月2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拍攝的汾河(無人機照片)。
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2020年5月,初夏時節,汾河兩(liang) 岸綠意正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態修複和城市環境建設情況。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親(qin) 河。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這裏留下“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的優(you) 美詩句。然而,一個(ge) 時期以來,由於(yu) 流域內(nei) 礦產(chan) 過度開發,生態遭到極大破壞,汾河水質受到嚴(yan) 重汙染,一些河段甚至出現斷流。
2017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考察時就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qin) 河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總書(shu) 記又專(zhuan) 程來到汾河岸邊。
當地同誌匯報,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複等舉(ju) 措,汾河水質逐漸向好,兩(liang) 岸綠化帶成為(wei) 市民休閑娛樂(le) 的場所。
總書(shu) 記頻頻點頭:“真是滄桑巨變!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三麵環山,一水中分’的美譽,如今錦繡太原的美景正在變為(wei) 現實。”
汾河兩(liang) 岸,天朗氣清,和風習(xi) 習(xi) ,遠處的西山清晰可見。水麵上,一些皮劃艇運動員駕駛著紅色小船疾馳而過。
總書(shu) 記沿汾河東(dong) 岸步行察看,不時駐足凝望:“過去都是忙著搞‘路橋隧、鐵公機’,現在縣一級都很注重城市的綠色改造,這是一個(ge) 可喜的變化。”
他在聽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如今的汾河已成為(wei) “城市會(hui) 客廳”,一川清流,兩(liang) 岸錦繡,向到訪的遊客講述著一條大河的生態之變。
2024年8月28日,丹頂鶴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翅翱翔(無人機照片)。
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
黃河三角洲,萬(wan) 千泥沙沉積帶來的年輕土地,孕育著無限生機與(yu) 希望。
600多種植物構成了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每年有超過600萬(wan) 隻鳥類在此遷徙、越冬,40多種魚類在此產(chan) 卵繁殖……
2021年10月,在黃河入海口,總書(shu) 記沿著木棧道步入濕地深處,實地察看這片動植物的樂(le) 園。
“我們(men) 這裏是中國東(dong) 方白鸛之鄉(xiang) 、黑嘴鷗繁殖地,去年以來還新發現了火烈鳥、白鵜鶘、勺嘴鷸。”當地負責同誌介紹,這些年通過退耕還濕、退養(yang) 還灘,推進濕地修複,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到這裏來的遊客多嗎?”總書(shu) 記問。
“最多的時候年遊客量60萬(wan) ,我們(men) 限定了每天最大遊客量。”
“要管理好,不能讓濕地受到汙染,也不能打獵、設網捕鳥。”總書(shu) 記囑咐當地負責同誌,“要把保護黃河口濕地作為(wei) 一項崇高事業(ye) ,讓生態文明理念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發揚光大,為(wei) 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增光增色。”
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總書(shu) 記聽取黃河流路變遷、水沙變化和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情況介紹。
監測中心大屏幕上,黃河口“水與(yu) 魚”的變化曲線折射了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近年來,黃河口水質明顯改善並穩定在Ⅱ類;與(yu) 此同時,魚卵仔稚魚密度從(cong) 每立方米3.8個(ge) 增加到了10.8個(ge) 。
“你們(men) 的工作很有成效,說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了,大家認識統一了,也行動起來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欣慰地說。
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投入保護修複資金13.6億(yi) 元,連通水係241公裏,恢複鹽地堿蓬、海草床,治理互花米草,建成科學生態補水體(ti) 係,為(wei) 鳥類打造理想家園,大美濕地盡顯生機。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東(dong) 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
黃河上中下遊都走到了,我心裏也踏實了
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彼時,黃河秋汛洪水已經退回主河槽,但從(cong) 主河槽到碼頭綠化帶10多米的“過界”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剛一下車,總書(shu) 記便問詢前段時間水位最高時的水邊線在哪裏。
“這就是10月8日漫灘時的水邊線。”在碼頭上,黃河河口管理局負責人手持展板,向總書(shu) 記一一匯報。
碼頭風高浪急,總書(shu) 記伸手幫助扶著晃動的展板,仔細察看,不時插話提問。
當聽到黃河秋汛雖然“有驚有險”,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shang) 亡,總書(shu) 記點頭肯定。
“今天來到這裏,黃河上中下遊就都走到了,我心裏也踏實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直很重視、一直在思考。
三江源頭,反複叮囑要保護好“中華水塔”;秦嶺深處,強調保護“中央水塔”是“國之大者”;在甘肅,首次提出“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對寧夏,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要任務……
千秋大計,總在心頭。
總書(shu) 記曾談起一段往事:“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他原打算組織個(ge) 馬隊視察黃河,深入調研一番,然後研究如何讓黃河安瀾。這個(ge) 願望後來沒有實現。”
“如今我們(men) 接著做起來了。現在條件不一樣了,可以坐飛機、坐火車、坐船、坐汽車。當然,走一遍不是為(wei) 了僅(jin) 僅(jin) 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動,知行合一,做行動派!”
2019年9月,河南鄭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正式提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
2021年10月,山東(dong) 濟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強調要“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為(wei) 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目光深邃:“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