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唐方裕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60條中最後一條,專(zhuan) 門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要求“對黨(dang) 中央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決(jue) 策部署,全黨(dang) 必須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wei) 抓落實,堅持上下協同、條塊結合,科學製定改革任務書(shu) 、時間表、優(you) 先序,明確各項改革實施主體(ti) 和責任,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nei) 容,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檢驗改革”。貫徹落實好這一要求,需要深刻認識抓好改革落實的特殊重要性,明確抓好改革落實的重要關(guan) 節點和著力點。

  抓落實對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特別重要

  抓落實對一切工作都十分重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是對事業(ye) 發展和領導活動的重要規律性認識。決(jue) 策和執行作為(wei) 推進工作的基本環節,都很重要,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經常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呢?其根本道理在於(yu) ,抓落實作為(wei) 作決(jue) 策的後續工作,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所涉及的戰線和領域、所直麵的矛盾和問題,多數情況下比作決(jue) 策更多一些。同時,再好的決(jue) 策,如果執行不力、抓落實不到位,就見不到成效,或者達不到預定目標。

  關(guan) 於(yu) 抓落實的重要性,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言警句。諸如“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為(wei) 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百言百當,不如擇趨而審行也”;“馳思於(yu) 千裏,不若跬步之必至”;“言之非難,行之為(wei) 難”;“一個(ge) 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等等。這些名言警句,是實踐經驗的凝結,蘊含事物發展和治國理政的客觀規律,給人以恒久啟發和教益。

  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秉持言行一致、求真務實,一直把抓落實作為(wei) 貫徹黨(dang) 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zhong) 路線的根本性要求,作為(wei) 衡量黨(dang) 員幹部黨(dang) 性和作風的重要標準。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什麽(me) 東(dong) 西隻有抓得很緊,毫不放鬆,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於(yu) 不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黨(dang) 的各個(ge) 曆史時期,是不是抓好落實、貫徹執行黨(dang) 的大政方針措施和方法是不是對頭,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事業(ye) 的發展進步。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群眾(zhong) 攻克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許多事關(guan) 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極為(wei) 重要的一條就在於(yu) 在黨(dang) 中央正確決(jue) 策下全黨(dang) 上下全力以赴抓落實。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顯著特點,決(jue) 定抓落實必須下更大功夫。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的全麵深化改革,一個(ge) 重要標識就是敢於(yu) 突進深水區,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全麵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攻堅克難任務更重、特點更鮮明。這是因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複雜尖銳,動奶酪遇到的幹擾越多、阻力越大,硬骨頭越難啃。在這樣的形勢下,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稍有鬆懈就可能半途而廢。隻有在改革落實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利益調整中的種種阻力,真正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用更多更好的現代化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真正做到取信於(yu) 民,同時贏得國際競爭(zheng) 和國際政治鬥爭(zheng) 主動權。《決(jue) 定》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道理正在於(yu) 此。

  抓好改革落實需要清晰的思路、明確的責任、頑強的韌勁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抓好改革落實應當有係統的思維、配套的舉(ju) 措、持續的行動,采取正確的手段方式,精準把握時度效。

  第一,準確理解每項改革舉(ju) 措的指向和內(nei) 涵。《決(jue) 定》的各項改革舉(ju) 措,都源於(yu) 實踐、奔著問題去,是經過廣泛聽取意見、深入調查研究提出的,有明確的指向和要求。有的改革舉(ju) 措雖然就一句話,但論證過程很不簡單,權衡利弊、統一認識做了大量工作。改革舉(ju) 措要落實好,必先理解好,理解偏頗、誤解誤讀就會(hui) 落實走樣。首先,應當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全局高度,正確認識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謀篇布局,深入領會(hui) 黨(dang) 中央的深謀遠慮,深刻理解各項改革舉(ju) 措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其在整體(ti) 改革中承擔什麽(me) 角色、發揮什麽(me) 作用、要達到什麽(me) 目的,把握每項改革舉(ju) 措的背景和定位,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其次,應當從(cong) 各領域改革進展和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解決(jue) 的突出矛盾入手,搞清楚每項改革舉(ju) 措針對的是什麽(me) 問題,創新的基點、關(guan) 鍵點在哪裏,內(nei) 容邊界、與(yu) 其他相關(guan) 改革舉(ju) 措的關(guan) 聯在哪裏,明確改革靶向,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精準發力、不偏不倚抓好改革落實。

  第二,結合實際科學製定改革任務書(shu) 、時間表、優(you) 先序。《決(jue) 定》部署的改革任務,有綜合性的也有專(zhuan) 項性的,有全國性的也有區域性的,有緊迫性的也有戰略性的,有規定性的也有探索性的,有難度特別大的也有難度相對小一些的,抓落實需要分清輕重緩急,善於(yu) “十個(ge) 指頭彈鋼琴”,通過製定改革任務書(shu) 、時間表、優(you) 先序,把《決(jue) 定》的“大寫(xie) 意”轉化為(wei) “工筆畫”“施工圖”。就中央層麵來說,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將對重大改革進行統籌部署,加強對地方和部門實施改革的指導督促。就各地區各部門來說,應當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全麵把握黨(dang) 中央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本地區本領域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指示要求,根據《決(jue) 定》精神對自身承擔的改革任務進行係統梳理,結合實際製定改革實施方案,既加強政策措施銜接,又創造性開展工作。在任務書(shu) 上,對中央改革方案中路徑明確的規定動作,應當不折不扣做全做實;對中央改革方案中的原則性要求,應當因地製宜細化實化;對中央改革方案中沒有明確規定但自身有迫切需要的改革空白點,可以有序試點、積極探索。在時間表上,應當按照到2029年新中國成立80周年完成本輪改革任務的總要求,根據輕重緩急確定各項改革任務的起止時限,一個(ge) 節點一個(ge) 節點推進,跑表計時,到點驗收。在優(you) 先序上,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還是抓大帶小、綱舉(ju) 目張,應當依具體(ti) 情況而定,不必強求一律。根據需要,可以優(you) 先從(cong) 最急迫的事項改起,從(cong) 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cong) 社會(hui) 各界最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也可以集中優(you) 勢兵力,優(you) 先落實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滿盤活的重要改革舉(ju) 措。製定改革任務書(shu) 、時間表、優(you) 先序,應當發揚民主、廣納善言,讓改革方案和舉(ju) 措盡可能周全、科學,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活力,確保改革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的檢驗。

  第三,明確各項改革實施主體(ti) 和責任。抓好改革落實,關(guan) 鍵在於(yu) 抓好改革責任落實。根據《決(jue) 定》精神,黨(dang) 中央領導改革的總體(ti) 設計、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負責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謀劃推進本地區本部門改革,鼓勵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具體(ti) 到一個(ge) 地方、一個(ge) 部門,落實各項改革舉(ju) 措總是有牽頭單位、參與(yu) 單位、責任事項、責任人,這要逐一厘清,做到事責對應、各就其位。牽頭單位應當對牽頭的改革舉(ju) 措主動製定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全程負責、一抓到底,不能推諉責任。參與(yu) 單位應當積極參與(yu) 、主動配合,幫助出點子、謀實招,認真抓好分工事項的落實,不能敷衍應付。責任事項應當清晰完整,便於(yu) 操作和檢查,不能模糊不清。責任人應當勇於(yu) 擔當、親(qin) 力親(qin) 為(wei) ,整合好資源力量,把握好進度質量,反饋好重要信息,總結好經驗做法,不能當甩手掌櫃。跨領域跨部門、某一單位難以牽頭落實的改革舉(ju) 措,應當由黨(dang) 委、政府直接組織實施,“一竿子插到底”、抓深抓透,防止出現“九龍治水”現象。需要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條塊結合實施的改革舉(ju) 措,應當由上級黨(dang) 委明確牽頭單位,建立統一指揮、統籌協調、高效聯動的工作機製,保證政策取向一致、實施過程合力、改革成效互促。改革是全黨(dang) 的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應當以實際行動支持、參與(yu) 、推動改革,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不當改革的旁觀者、空談家。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應當率先垂範,重要改革親(qin) 自部署,重大方案親(qin) 自把關(guan) ,關(guan) 鍵環節親(qin) 自協調,棘手問題親(qin) 自解決(jue) 。廣大基層黨(dang) 組織應當成為(wei) 組織實施改革的堅強戰鬥堡壘。

  第四,完善改革督察和評價(jia) 製度。督察和評價(jia) ,都是抓好改革落實的重要手段。經過這些年探索,改革督察和評價(jia) 都建立了工作製度、探索了有效經驗,應當在堅持中不斷完善。改革督察,重在抓住要害和拓展深度。改革推進到哪裏,督察就跟進到哪裏。重點瞄準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影響大、改革落實難度大、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關(guan) 係大的問題,既開展專(zhuan) 項督察又開展全麵督察、綜合督察,在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的同時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在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上下功夫。改革評價(jia) ,重在把握標準。評價(jia) 內(nei) 容和指標的設計,聚焦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重點看是否不折不扣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是否有力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根據不同地區和領域的特點,可以對改革情況進行差異化考核評價(jia) 。改革是“國之大者”,《決(jue) 定》提出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nei) 容,目的是從(cong) 政治監督的角度檢視改革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執行黨(dang) 中央改革決(jue) 策部署的情況,對失責行為(wei) 進行問責,這很有必要,應當認真落實。

  第五,持續用力、久久為(wei) 功推進改革落實。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絕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不能指望畢其功於(yu) 一役。抓好改革落實,應當深刻認識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堅持正確方向,增強前進定力,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不因困難而退縮。應當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敢字當頭、不怕艱難,勇往直前、直搗黃龍,不達目的不罷休。應當發揚釘釘子精神,緊盯目標、心無旁騖,鍥而不舍、堅韌不拔,一錘一錘敲,積小勝為(wei) 大勝。應當追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抓改革也是一門學問,有自身的規律。應當引導黨(dang) 員幹部在改革中學習(xi) 改革、實施改革、駕馭改革,同時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失誤,保護敢闖敢試的積極性。

  注重防止和糾正抓改革落實中的不良現象

  抓好改革落實,需要立規則規範、工作標準,也需要開負麵清單,防止和糾正不良現象。這些年,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dang) 委結合整治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發現和糾正了一些抓改革落實中的不良現象,對推動改革事業(ye) 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據有關(guan) 方麵分析梳理,這些不良現象主要有:

  消極畏難。缺乏鬥爭(zheng) 意誌、擔當精神,害怕得罪人,不敢也不願觸碰深層次矛盾,對吹糠見米的改革搶著做、濃墨重彩,對動真格、難度大的改革繞道走、輕描淡寫(xie) 。

  無的放矢。改革措施與(yu) 發展目標錯位,與(yu) 解決(jue) 矛盾問題脫節,甚至把改革本身當目的,為(wei) 改革而改革。看似想了不少招,使了很大勁,結果空耗資源、無功勞碌,甚至南轅北轍。

  貪圖虛功。熱衷於(yu) 喊口號、造聲勢、擺花架,盲目追求改革舉(ju) 措、方案、文件的數量,把說的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沒有多少實績就大肆宣傳(chuan) 、到處邀功。忽視群眾(zhong) 感受,盲目跟風做大,抓改革不計成本、難以為(wei) 繼,甚至留下亂(luan) 攤子、埋下新隱患。

  本位主義(yi) 。胸無大局,隻考慮本地區本部門利益,對改革任務搞選擇性落實,甚至不惜損害全局利益製定和執行自己的“土政策”,導致改革變形走樣,把好經念歪。

  簡單草率。不管條件急於(yu) 求成,將長期目標短期化實施,把“持久戰”打成“突擊戰”,結果欲速不達。對整體(ti) 任務簡單分解,硬下指標,搞“一刀切”、“一哄而上”,導致打亂(luan) 仗。

  推諉扯皮。逃避責任,上推下卸,一有問題就“甩鍋”。本是“改革執行者”,卻變身為(wei) “改革監督者”。瀟灑隻能是自己的,麻煩永遠是別人的。推諉扯皮的結果是相互掣肘或無人負責,導致改革停滯甚至倒退。

  虎頭蛇尾。落實改革任務開始勁頭十足,不到兩(liang) 個(ge) 回合就偃旗息鼓,搞成“半拉子工程”。抓一陣子鬆一陣子,熱一陣子冷一陣子,將改革做成“夾生飯”。忽視改革“最後一公裏”,導致工作前功盡棄。

  這些不良現象,雖然隻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個(ge) 別存在,但直接影響改革成效,挫傷(shang) 幹部群眾(zhong) 的改革積極性,甚至敗壞黨(dang) 風政風,必須高度重視,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堅決(jue) 防止和糾正。應當針對這些不良現象產(chan) 生的症結,從(cong) 增強黨(dang) 性、改進作風、提高能力入手,加強對黨(dang) 員幹部的教育引導,同時健全抓改革落實機製,用好改革指揮棒,及時獎優(you) 罰劣、糾正偏差。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應當樹立正確政績觀,顧全大局、實事求是,雷厲風行抓改革,一身正氣抓改革,求真務實抓改革,持之以恒抓改革,堅決(jue) 不搞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堅決(jue) 不搞那些讓人民群眾(zhong) 反感生怨的“外圍改革”“表皮改革”“文件改革”“甩鍋改革”“半拉子改革”“勞民傷(shang) 財改革”。如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將大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大成。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06日 09:0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