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坪地山村,村口的巨幅照片引人注目,這是今年春節時,坪地山村拍的“全村福”。
“這張‘全村福’裏共有1769人。”村支書(shu) 陳秋生笑著說,這幾年來,村裏的人氣越來越旺了。
2018年967人、2019年1186人、2024年1769人,影像不僅(jin) 定格了“全村福”的人數變化,更見證了一位村支書(shu) 帶領村民埋頭苦幹後的山村之變。
坪地山村位於(yu)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feng) 縣新田鎮,四麵環山,隻有一條進村路,被當地人稱為(wei) “盆地山”。不僅(jin) 在地理位置上僻處一隅,在發展進程上,坪地山村也落後一大截。“以前村裏班子弱、環境差、人心散,一度曾是遠近聞名的信訪村、矛盾村。”新田鎮鎮長沈劍明說。
13年前,陳秋生在鎮上做木材加工生意。每逢當地趕集日,總有不少村民到他家喝茶,一談到村裏都搖頭:“再這麽(me) 搞下去,坪地山就真成發展‘盆地’了。”
村外發展如火如荼,村裏還是一盤散沙,陳秋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2012年,正值村“兩(liang) 委”換屆,陳秋生主動競選村委會(hui) 主任並高票當選。
村莊要改變,關(guan) 鍵在支部。新選出來的村“兩(liang) 委”都是致富帶頭人,大家到任後憋足了一股勁兒(er) ,都想為(wei) 改變村莊麵貌做點事。為(wei) 贏得村民信任,陳秋生和村幹部首先對自己“約法三章”:一是身不懶、多幹事;二是嘴不饞、不吃請;三是手不伸、不貪財,並將“約法三章”牌掛在村部門口,接受村民監督。
到村裏任職後,陳秋生發現,和之前單純做木材生意相比,村裏的事情千頭萬(wan) 緒,工作突破口在哪裏,民心又要如何扭轉?
要贏得民心,傾(qing) 聽民聲是第一步。陳秋生帶著村幹部白天下田間地頭、晚上到農(nong) 戶家中,與(yu) 村民拉家常、問困難、聊期盼,新一屆村“兩(liang) 委”班子要幹什麽(me) 慢慢有了方向。
“路難走、車難進”是村民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大家都讚成修路,但當時村裏有不少外債(zhai) ,根本沒錢修。陳秋生想到找此前的生意合作夥(huo) 伴捐一些,再找村裏鄉(xiang) 賢、家庭條件較好的村民出一些。於(yu) 是他挨個(ge) 打電話問,雖然也有人聽到捐錢就掛了電話,但最終有400多人響應,籌到了30多萬(wan) 元。加上政府獎補資金、村民投工投勞,村裏很快就修好5條通組公路和3座橋。
村路通了,通向村民心裏的路也通了,大家重新建立起對村幹部的信任。接下來幾年,陳秋生帶著村民自籌110餘(yu) 萬(wan) 元修起環村公路,爭(zheng) 取到上級500萬(wan) 元獎補資金,村民又自籌600餘(yu) 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村莊環境全麵提升,坪地山村一改過去髒亂(luan) 差麵貌,村容村貌顯著提升。
在村裏修橋修路的施工現場,人們(men) 總能看到陳秋生的身影。“每天起早貪黑和大家一起幹,人和車總是一身泥。”陳秋生說。
村裏建設項目一多,找過來的人也多,都希望從(cong) 中分一杯羹,既有做泥工的叔叔,也有工程老板,但都被陳秋生一一拒絕。“隻有秉持公心,我們(men) 在村裏做事才有底氣,老百姓也才能真正信任我們(men) 。”他說。
從(cong) 兒(er) 子的結婚花費裏省出1萬(wan) 塊錢,買(mai) 了50套課桌椅、學習(xi) 用品全部捐給坪地山小學;連續12年個(ge) 人出資為(wei) 在坪地山小學就讀的學生購買(mai) 意外傷(shang) 害保險;村裏哪個(ge) 村民生病了,第一時間去看望……
2014年,陳秋生當選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有時陳書(shu) 記去外麵開會(hui) 或辦事了,幾天不在村裏,大家還不習(xi) 慣,總要打電話問問他去哪了。”村民陳炳新說。
人心齊,村裏的發展勁頭更足了。坪地山村生態資源好,水資源尤其豐(feng) 富。從(cong) 2016年開始,陳秋生帶著村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造文旅新業(ye) 態。新組建的旅遊公司,村民占股80%,村集體(ti) 占股20%。
“入股5萬(wan) 元,一年就能收到1.8萬(wan) 多元的分紅。”村民陳文忠第一批入股,也最早嚐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甜頭。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村民不僅(jin) 能入股分紅,還在家門口做起生意,100多個(ge) 村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ye) 。
在陳秋生看來,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腦袋也得跟著“富起來”。功德牆、愛心牆、壽星牆、感恩牆、好人牆、笑臉牆……如今,漫步在坪地山村,一麵麵介紹村裏好人好事、村民道德風尚的展示牆令人印象深刻,村風民風大變樣。
“千頭萬(wan) 緒的事歸根結底是千家萬(wan) 戶的事。”陳秋生說。剛到村任職時,他為(wei) 村裏采購栽植了兩(liang) 萬(wan) 多株紅千層,如今樹苗已成林,村路被命名為(wei) “紅千層大道”。沿著這條村路,陳秋生帶領更多村民走出“盆地山”,踏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康莊大道。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