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河溝裏水位已經下降。河溝旁,村民的心情卻很沉重。
洪水衝(chong) 刷過的路上滿是泥濘。一個(ge) 大鐵箱、幾塊瀝青板零落堆放路旁,樹幹上鈍物撞擊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當時洪水之大……這裏,是李清學救人的地方,也是他犧牲的地方。
李清學,小台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8月20日淩晨,在防汛抗洪救災中營救3名被困兒(er) 童後,不幸犧牲,年僅(jin) 49歲。
8月19日起,建昌縣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雨,多個(ge) 鄉(xiang) 鎮受災嚴(yan) 重。
黑山科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衛昌的手機裏,還存著8月20日淩晨李清學冒雨巡查時發到工作群中的最後一張照片。張衛昌說,李清學工作總是衝(chong) 在前麵。
20日2時許,雨勢加大,李清學冒雨和村婦聯主席臧春英一起巡查河道。途中接到求救電話,他們(men) 立即趕往事發地。洪水中,村民田百鳳及3名兒(er) 童被困在一輛微型麵包車中。
臧春英回憶,當時路上積水並不算太深,但水勢很急,麵包車正慢慢滑動,車內(nei) 被困3個(ge) 孩子中最小的6歲,最大的也才12歲。
情況危急,李清學立即衝(chong) 進水裏,將年齡最小的孩子抱出來送到岸邊。當他準備返身再救時,水已漲至齊腰深。村民從(cong) 家中找出繩子在岸邊固定好,另一頭扔給李清學。
李清學托著12歲的孩子,拽著繩子艱難向岸邊挪動。快到岸邊時,繩子的接頭突然斷開,幸好孩子被順利拽上岸,可李清學卻摔倒嗆了水。“再去找繩子!”他奮力起身衝(chong) 回到車邊,向岸邊的臧春英呼喊,準備營救第三個(ge) 孩子。
不久,洪水漲至肩膀高,李清學在激流中幾乎站不穩,人和麵包車又被向下遊衝(chong) 了五六米遠,到了一棵小樹旁。他用斷繩將車和小樹綁在一起,接過岸邊村民甩來的兩(liang) 根繩子,把一根綁在樹上作為(wei) 索繩,另一根牢牢綁在孩子身上,自己身上卻沒有繩索。
“別管我,先救孩子!”危急時刻,李清學對著岸邊的村民大喊。村民奮力往岸上拉繩子,他則用身子抵著樹幹,將孩子往前猛推。終於(yu) ,村民將第三個(ge) 孩子拉到岸上。
其間,田百鳳嚐試過河,被水衝(chong) 走,所幸被衝(chong) 到岸邊脫險。
實施救援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看到孩子成功上岸,無力站穩的李清學,勉強抓到村民甩過的繩子纏在身上。
突然,洪水裹挾著一個(ge) 大鐵箱直衝(chong) 下來,從(cong) 側(ce) 麵重重砸在李清學和他抱著的小樹上。李清學倒在湍急的洪水中。這時,水中又有一大塊水毀瀝青路麵壓了過來。村民們(men) 大聲呼喊,奮力拉拽,卻再也沒見到李清學重新站起來。
洪水消退,村民們(men) 才找到李清學。此時,他已不幸犧牲,頭部和身上有多處傷(shang) 痕。
“他就是累得沒力氣了,要是他能再挪一小步,我們(men) 就能把他拽上來……”臧春英紅了眼眶。
8月24日,遼寧省委追授李清學“遼寧省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號召全省黨(dang) 員幹部向李清學學習(xi) ;遼寧省政府評定李清學為(wei) 烈士。
“從(cong) 沒聽他喊過累,大家也都信賴他。”回憶起李清學,小台子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趙繼權說。2021年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後,李清學通過“黨(dang) 建引領+科技創新+示範農(nong) 戶”模式,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種植。
“李清學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是我們(men) 的驕傲。”張衛昌說。
村路坑窪不平,李清學多方協調,推動維修村莊道路2000多米;他將村幹部聯係方式印成聯係卡,發放到每家每戶;他的筆記本上,記錄每個(ge) 低保戶的名字……
“勿忘我”,這是李清學的微信名字。8月26日,李清學同誌追悼會(hui) 舉(ju) 行,幹部群眾(zhong) 自發前往吊唁,人們(men) 撐傘(san) 站在雨中,為(wei) 李清學送行。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