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邊巴卓瑪(左一)在病房查看新生兒(er) 。
青藏高原的一縷陽光,緩緩移到布達拉宮山下一條小街道。從(cong) 這裏,走出一位明眸皓齒、膚色微黑的藏族女性,她就是拉薩市人民醫院原黨(dang) 委委員、副院長邊巴卓瑪。
作為(wei) 一名婦產(chan) 科專(zhuan) 家,從(cong) 醫31年來,邊巴卓瑪完成婦產(chan) 科大小手術近萬(wan) 例,每年指導參與(yu) 疑難、危重患者搶救上百例,大大降低了孕產(chan) 婦病死率和新生兒(er) 死亡率。她和她帶領的團隊,為(wei) 實現婦產(chan) 科“大病不出自治區”的目標傾(qing) 盡心血,為(wei) 西藏婦幼健康事業(ye) 的高質量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精益求精——
因為(wei) 我直麵的是兩(liang) 條生命
曾經,分娩是一道鬼門關(guan) ,母嬰雙亡的人間悲劇時有發生。邊巴卓瑪的母親(qin) 就在生下弟弟時因為(wei) 產(chan) 後高血壓去世,一年多後,弟弟也夭折了。
父親(qin) 讓三個(ge) 孩子充分享受了義(yi) 務教育和學生資助政策,都考上了大學。“學醫可以讓像你母親(qin) 一樣的病人得到救治。”邊巴卓瑪在父親(qin) 的鼓勵下選擇了臨(lin) 床醫學,進入西藏民族大學接受了5年高等教育,期間在鹹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現稱鹹陽市中心醫院)實習(xi) 了1年多。
畢業(ye) 後,邊巴卓瑪毅然回鄉(xiang) ,成為(wei) 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醫院的一名婦產(chan) 科醫生。剛畢業(ye) 的她摸不準胎位,胎兒(er) 的囟門怎麽(me) 找也使她苦惱。這時有一位來自河南新鄉(xiang) 的援藏醫生王焱,手把手教她技術。當時醫院條件差,聽胎心用的是木聽筒、鐵聽筒。沒有助產(chan) 士,隻有醫生接生。邊巴卓瑪在一次次診斷、接生、處理難產(chan) 的過程中成長為(wei) 手術主刀醫生。
1997年,邊巴卓瑪調到拉薩市人民醫院。在組織的關(guan) 心之下,她先後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美國猶他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學習(xi) 和培訓交流,回來後她把學到的知識技術用於(yu) 實踐,努力向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化療、陰式手術等領域進軍(jun) ,帶動醫院婦產(chan) 科提升醫療水平,先後獲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zhuan) 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zhuan) 家等榮譽稱號。2021年,邊巴卓瑪被提拔為(wei) 醫院黨(dang) 委委員、副院長。2022年,她光榮地當選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
榮譽等身的邊巴卓瑪始終奮戰在臨(lin) 床第一線。不久前的一個(ge) 夜晚,救護車呼嘯著送來一名產(chan) 婦。她患有妊娠期高血壓,導致重度子癇前期發生腦出血,當時已經昏迷,可是腹中孩子胎心良好。由於(yu) 沒有產(chan) 兆,邊巴卓瑪需要對病人進行剖腹產(chan) 處理。但產(chan) 婦腦袋裏的出血怎麽(me) 辦?需要腦外科會(hui) 診嗎?
危急時刻,不容猶豫。邊巴卓瑪立即通過醫院領導協調自治區腦外科專(zhuan) 家一起進行治療,在急診進行了剖腹產(chan) 手術。進行術後縫合的同時開始腦外手術術前準備。手術順利完成,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這是邊巴卓瑪最愛聽的話。她說:“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力量!因為(wei) 我麵對的是生命,而且是兩(liang) 條生命。”
醫者仁心——
我們(men) 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拉薩市人民醫院婦產(chan) 科的一麵牆上,掛滿了患者和家屬送來的錦旗。這是邊巴卓瑪和她的團隊最看重的殊榮。
共產(chan) 黨(dang) 員邊巴卓瑪認為(wei) ,黨(dang) 的宗旨是為(wei) 人民服務,而醫生的天職也是為(wei) 人民救死扶傷(shang) 。她常說:“我們(men) 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邊巴卓瑪是出了名的平易近人。她的學生次珍說:“由於(yu) 婦產(chan) 科的特殊性,老師很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總是先征求患者的意見,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再和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商量治療方案。”患者尼瑪片多專(zhuan) 門從(cong) 日喀則趕來拉薩治病。邊巴卓瑪為(wei) 她進行了婦科手術,解除了她多年難言的痛苦。術後,邊巴卓瑪來看她好幾次,了解手術恢複情況,叮囑尼瑪片多的女兒(er) 好好照顧媽媽。
邊巴卓瑪認為(wei) ,隻要把病人當親(qin) 人,醫患關(guan) 係就不是一個(ge) 難題。在門診經常有婦女羞於(yu) 做婦科檢查,邊巴卓瑪耐心細致地講解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患者最終配合檢查。每當為(wei) 患者做完檢查,邊巴卓瑪都會(hui) 細心地幫助患者把身上的殘留藥物清理得幹幹淨淨,讓患者身體(ti) 上舒服,心理上也不難受。她希望每一位患者來到醫院,都像在家裏一樣溫暖。
近日,一位患者輾轉各地求醫未果,經人介紹找到了邊巴卓瑪。“馬上入院!”邊巴卓瑪看完檢查結果,立即決(jue) 定。隨後,經過完善各項輔助檢查、積極備血、科內(nei) 多次討論、與(yu) 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邊巴卓瑪主刀手術,完整切除了患者16.5公斤的卵巢腫瘤。術後,患者恢複良好。出院前,她拉著邊巴卓瑪的手,感激地說:“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7月9日,有著類似經曆的央吉和白瑪結伴到醫院複查,為(wei) 她們(men) 尊敬和信賴的邊巴卓瑪醫生獻上了鮮紅的錦旗和潔白的哈達。
桃李天下——
我最自豪的是帶出了一支隊伍
一花獨放不是春。
邊巴卓瑪深諳此理。她擔任了西藏大學碩士生導師,參加區內(nei) 、區外學術講座,區內(nei) 基層醫生培訓,目前培訓學員3000餘(yu) 人,覆蓋全區各地市級和基層鄉(xiang) 村醫院,推動全藏婦產(chan) 科升級換代,水平不斷提升。
邊巴卓瑪高度重視科室人才隊伍建設,經常以身作則。次珍欽佩地說:“邊巴卓瑪老師經常利用晚上學習(xi) ,研究國內(nei) 外醫學界大咖的手術錄像,複盤自己經手過的重點難點手術。”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全科室。
雖然有繁忙的臨(lin) 床、科研和行政工作要處理,邊巴卓瑪總會(hui) 千方百計抽出時間組織科室成員開展學術探討交流。“她有耐心,也很溫和,如果學生做得不對,她會(hui) 找時間和學生溝通,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提出防錯的辦法。”
旦增卓瑪回憶剛上手術台時,配合邊巴卓瑪做一個(ge) 附件包塊切除的婦科手術。“老師僅(jin) 用10多分鍾就切除完畢,而我縫合的時間比切除還要久。”在邊巴卓瑪的悉心教導下,旦增卓瑪如今已經成長為(wei) 科室骨幹醫生。
通過邊巴卓瑪堅持不懈的傳(chuan) 幫帶,醫院的梯隊人才逐步成長起來。科室裏具有高級職稱的已有10人,主任醫師3人,西藏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近幾年婦產(chan) 科經手的分娩量2800例左右,沒有一例孕產(chan) 婦死亡。拉薩市人民醫院婦產(chan) 科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危重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全國首家省級助產(chan) 士規範化培訓基地,並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ti) 等稱號。
今年3月,邊巴卓瑪退休了。拉薩市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拜有慶說:“這樣的人才不能閑置。”5月,醫院返聘邊巴卓瑪,她又回到了婦產(chan) 科一線,很快就把一周出診一次,改為(wei) 一周出診兩(liang) 次。因為(wei) 她知道,有好多姐妹需要她、盼著她!
邊巴卓瑪時刻關(guan) 注婦女健康,為(wei) 推動西藏自治區婦女宮頸癌早期篩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積極建言獻策。在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關(guan) 心下,2022年西藏全區在校中學適齡女學生都免費接種了宮頸癌疫苗。
采訪快結束時,邊巴卓瑪帶著記者參觀設備先進的新產(chan) 房,津津樂(le) 道於(yu) 產(chan) 床設計的人性化、恒溫箱的方便。聽著她開心的介紹,記者仿佛看到,她托舉(ju) 著一個(ge) 個(ge) 新生命,在青藏高原的晨曦中熠熠生輝!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