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淩晨,四川雅安漢源縣馬烈鄉(xiang) 馬烈村第一書(shu) 記李萬(wan) 勇終於(yu) 睡了個(ge) 囫圇覺。
一下雨,李萬(wan) 勇的心就懸著。7月中旬以來,他每天都巡河。19日晚,見雨勢凶猛,李萬(wan) 勇和村幹部急忙疏散群眾(zhong) ,把鄉(xiang) 親(qin) 們(men) 帶到安全區域,“河水衝(chong) 出河道,大浪拍到身上,差點把我卷進去。”
這一晚,相鄰的新華村突發山洪,通信、道路、橋梁中斷。位於(yu) 馬烈村的馬烈鄉(xiang) 中心小學成了安置點。
“咱得給受災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個(ge) 家。”天剛亮,李萬(wan) 勇就馬不停蹄投入安置工作。搬床板,鋪床鋪,抬物資……幹部村民齊上陣,20日下午5時,第一批受災群眾(zhong) 到達馬烈鄉(xiang) 中心小學安置點時,一切收拾妥當。
從(cong) 生活物資到心理疏導,樁樁是要事。李萬(wan) 勇的手機上密密麻麻地記著夥(huo) 食如何保障、水電怎樣通暢、生活垃圾要做好消毒處理……
看到有鄉(xiang) 親(qin) 流淚,李萬(wan) 勇便上前擁抱、安慰。李萬(wan) 勇說:“我們(men) 要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為(wei) 大家做好服務。”
忙著工作,李萬(wan) 勇忘了給家裏報平安,直到20日晚才接起妻子的電話,遭了好一頓數落。“我是黨(dang) 員,心裏得裝著大家。”他說。同事幫他捎來生活物資,看著腳下被泥漿泡脹了的鞋子,李萬(wan) 勇隻要了一雙運動鞋,“後麵還得保持衝(chong) 勁!”
23日,記者在馬烈鄉(xiang) 中心小學安置點看到,已有20名黨(dang) 員前來報到,穿著印有“黨(dang) 員誌願者”的紅馬甲忙裏忙外。
漢源縣各單位的年輕黨(dang) 員也趕來支援。“安置工作瑣碎繁雜,這些孩子都用心處理。”李萬(wan) 勇說,“關(guan) 鍵時刻,黨(dang) 員衝(chong) 在前麵。”
短暫休息後,李萬(wan) 勇又開始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講解政策。“鄉(xiang) 親(qin) 們(men) ,大家投親(qin) 靠友、租房都可以,政府會(hui) 有相應補貼。咱自己的房子要等專(zhuan) 業(ye) 評估,再決(jue) 定是加固還是重建。”有老人聽不明白,他就再講一遍。“講明講透,群眾(zhong) 才能安心呐。”李萬(wan) 勇說。
目前,漢源縣馬烈鄉(xiang) “7·20”山洪泥石流災害失聯人員搜救、災損基礎設施搶修等工作穩步推進,安置工作也正在進行。馬烈鄉(xiang) 受災區域已全麵恢複供電,新華村關(guan) 鍵道路上被衝(chong) 毀的石橋邊,救援隊伍搭建起應急機械化橋,更多大型機械正在開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