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 啃下多少硬骨頭 才能改變窮窩窩——記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王傳(chuan) 喜在蘭(lan) 陵(代村)國家農(nong) 業(ye) 公園查看蔬菜長勢(資料圖片)。

王傳(chuan) 喜在蘭(lan) 陵(代村)國家農(nong) 業(ye) 公園查看蔬菜長勢(資料圖片)。

  山東(dong) 蘭(lan) 陵,大蒜之鄉(xiang) 。當地環境獨特,品種獨有。千百年來,人們(men) 愛種蒜,愛吃蒜,做大了這一“辣產(chan) 業(ye) ”。

  王傳(chuan) 喜愛吃蒜,更愛推介大蒜。有外省的人來學習(xi) ,沒等說完,就大口嚼咽起來,辣得眼淚直流。

  “蔥辣鼻,蒜辣心”。王傳(chuan) 喜趕緊介紹訣竅:徐徐吃,不要一口吃得太急、太多。

  吃蒜不怕辣,做事不畏難,攻堅有辦法。這是王傳(chuan) 喜的性格。憑著勇毅的勁頭,他帶領群眾(zhong) 用26年時間,將一個(ge) 負債(zhai) 累累的貧窮落後村,發展成為(wei) 全國聞名的明星村。2023年,村集體(ti) 各項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38億(yi) 元,村集體(ti) 純收入1.6億(yi) 元。

治亂(luan)

  王傳(chuan) 喜是1999年初開始擔任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的。那一年,他31歲。

  代村位於(yu) 縣城西南部,屬於(yu) 城鄉(xiang) 結合部。由於(yu) 班子軟弱,村子發展每況愈下,成為(wei) “髒亂(luan) 窮差”的落後村。

  那時,王傳(chuan) 喜是縣第二建築公司的項目經理。十裏八鄉(xiang) 還沒有小轎車,他就把轎車開回來了,日子過得在全村拔尖尖。

  是村裏的老黨(dang) 員找到王傳(chuan) 喜,希望他回村工作。王傳(chuan) 喜同意了:不能辜負了老少爺們(men) 的信任。

  上任的第三天,難題就來了。法院給王傳(chuan) 喜送來傳(chuan) 票,村集體(ti) 欠賬,債(zhai) 權人起訴了!

  始料未及。王傳(chuan) 喜馬上組織人摸底,捋完賬發現,村集體(ti) 欠債(zhai) 達386萬(wan) 元!

  那是王傳(chuan) 喜第一次走上法庭。在現場,債(zhai) 權人情緒激動,語言激烈。作為(wei) “新官”,王傳(chuan) 喜坦誠地認領下了“舊賬”,並提出建議,分批分期還款。但對方拒不讓步。

  出庭回來,王傳(chuan) 喜去債(zhai) 權人家裏做工作,一次不行兩(liang) 次,兩(liang) 次不行三次。對方被打動了,同意了分期還款。

  之後一段日子,村裏先後收到126張傳(chuan) 票。王傳(chuan) 喜作為(wei) 被告,先後出庭100餘(yu) 次。

  法官覺得不可思議,一個(ge) 小村莊的官司這麽(me) 多。更感覺不可思議的是,為(wei) 了還賬,王傳(chuan) 喜除了安排村裏借新賬還老賬、先急後緩逐步償(chang) 還,還把自己多年在外打拚掙來的錢,先用來還集體(ti) 的債(zhai) 務。

  解決(jue) 了欠賬,還有一個(ge) 更大的難題。

  當時,村民意見最大的就是人地不均。村裏50年沒動過地了。地少的戶一人隻有三分田,地多的戶一人能有兩(liang) 三畝(mu) 。

  這是一個(ge) “硬骨頭”。王傳(chuan) 喜思量再三,決(jue) 定重新調整土地。

  村幹部炸了鍋,紛紛擺手搖頭:人少地多的戶,還不得拚命?

  果不其然。有人見了王傳(chuan) 喜的家人,不是罵雞,就是罵狗。半夜裏,王傳(chuan) 喜家裏哐當響,有人扔進磚頭和刀子。

  時間長了,王傳(chuan) 喜的愛人承受不了壓力,一氣之下喝了農(nong) 藥,幸虧(kui) 搶救及時脫了險。她求王傳(chuan) 喜:“咱別幹這事了,行不行?” 

  “這事幹不成,我們(men) 就成了代村的罪人!”那一刻,王傳(chuan) 喜的眼淚在打轉,可他堅決(jue) 沒讓它流下來。

  他帶著村幹部,逐戶摸排,登記造冊(ce) ,測量、計算,立下近萬(wan) 個(ge) 木樁,開始劃定地界。

  眼看大功告成,一天夜裏,好不容易立下的木樁,被人拔掉大半。

  那是2000年,正值割麥子莊稼騰茬。王傳(chuan) 喜再次行動了。他和村幹部吃住都在地裏,給百姓又發草帽,又送水送飯,插空做思想工作。終於(yu) ,土地調整成功了!

  人們(men) 看到了這個(ge) 年輕人,為(wei) 了村子變好,天大的困難不怕,地大的石頭也敢搬。信服了,心也齊了。

興(xing) 業(ye)

  在代村村史館,有一張泛黃的留言條:“南街村的今天,就是我們(men) 的明天。”

  那是2002年2月27日,王傳(chuan) 喜和村幹部一起去河南南街村考察時寫(xie) 的。

  當時很多人認為(wei) 是天方夜譚。

  城鄉(xiang) 接合部,是城市化進程中的特殊區域,處於(yu) 村和城的動態演進中。怎麽(me) 才能找對發展路子?

  上任後,王傳(chuan) 喜和村幹部揣著煎餅鹹菜,到華西村、南街村等地學習(xi) 。以城看鄉(xiang) ,代村有地緣優(you) 勢。以鄉(xiang) 看城,代村有補位優(you) 勢。外出艱苦,王傳(chuan) 喜風塵仆仆,卻意氣風發。

  學習(xi) 歸來,王傳(chuan) 喜和團隊開始了創業(ye) 。

  瞄準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路子,村裏製定十年發展規劃,上馬花卉園、果品園、蔬菜園、良種示範園、農(nong) 業(ye) 觀光園和全民健身帶等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

  滾動發展,有了家底,王傳(chuan) 喜決(jue) 定開展舊村改造,既改善群眾(zhong) 居住條件,也騰出土地為(wei) 群眾(zhong) “生金流銀”。

  拆遷,被稱為(wei) “天下第一難”。

  村民付青泉家裏兩(liang) 層樓,600多平方米,蓋樓用料好,不舍得拆。工作僵持不下。

  王傳(chuan) 喜找付青泉聊天。從(cong) 小時的夢想,到縣城的發展,再到未來的藍圖,兩(liang) 個(ge) 男人掏心窩,聊到下半夜。

  付青泉動情了:“拆,明天就拆。”

  那晚,送走付青泉後,王傳(chuan) 喜關(guan) 上辦公室的門,哭了一場:“老百姓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對得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厚愛。”

  土地攏合間,有人看到了“機會(hui) ”。

  有村民說,咱們(men) 幹脆賣地吧,省事又來錢快!

  有人托關(guan) 係給王傳(chuan) 喜打招呼,想買(mai) 塊地搞房地產(chan) 。

  還有人,送上200萬(wan) 元現金,想建個(ge) 有可能造成汙染的廠子。

  對此,王傳(chuan) 喜堅決(jue) 回絕了。“我們(men) 看長遠、算大賬,不能做貽害子孫後代的事。”多年來,代村從(cong) 沒賣過一分地。

  舊村改造騰出600餘(yu) 畝(mu) 地;依法、自願、有償(chang) ,流轉了全村2600畝(mu) 土地;從(cong) 周邊8個(ge) 村,流轉土地7000餘(yu) 畝(mu) 。如今,代村有1萬(wan) 多畝(mu) 土地,全部由村集體(ti) 統一經營。

  玩土生金。村民說,這些年來,在熟悉的土地上,一係列項目建設像開了倍速——

  建設全國第一個(ge) “國家農(nong) 業(ye) 公園”,被評為(wei)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設集美食、文化、購物為(wei) 一體(ti) 的“沂蒙老街”,成為(wei) 火爆的“網紅打卡地”;建設農(nong) 企園,吸引20餘(yu) 家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農(nong) 業(ye) 裝備製造等企業(ye) 進駐……代村以農(nong) 為(wei) 本、多業(ye) 並舉(ju) ,三產(chan) 融合、農(nong) 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越來越寬。

塑風

  在村裏奮鬥26年,王傳(chuan) 喜忙得像打仗。

  上任之初,王傳(chuan) 喜就和村幹部定了個(ge) 規矩:春夏秋早上6時,冬日6時半開兩(liang) 委會(hui) 。

  有人說,咱農(nong) 民哪有這樣的習(xi) 慣。連政府部門的人聽了也半信半疑。

  26年來,例會(hui) 雷打不動地召開。趕上出差,王傳(chuan) 喜就電話“參加”,對工作過問督促。

  村裏重點項目,都是王傳(chuan) 喜帶領團隊用“百日會(hui) 戰”方式幹出來的。

  2010年,村裏決(jue) 定依托區位優(you) 勢建設代村商城。為(wei) 搶工期,搶時機,王傳(chuan) 喜帶著人天天加班到深夜,一天就睡四五個(ge) 小時。

  這是個(ge) 太累人的職位。一切都需要時間。王傳(chuan) 喜的時間,是擠出來的。

  王傳(chuan) 喜的妹妹邊說邊擦淚,“有一次,我到哥哥家,剛吃完飯,我去刷碗,一回頭,就看看哥哥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了……”

  在王傳(chuan) 喜的辦公室櫃子裏,有300多本“治村筆記”,記錄了他26年的工作。

  這是代村人都知道的習(xi) 慣。到了晚上,如果沒別的工作,王傳(chuan) 喜就把門一鎖,學習(xi) 理論、政策。

  “代村能有今天,是因為(wei) 王書(shu) 記滿腦子研究政策,時刻想著怎麽(me) 跟代村結合。”村委會(hui) 工作人員楊祥亮說。

  村裏年年搞工程建設,資金往來多。對王傳(chuan) 喜來說,如果伸伸手,來錢很容易。

  任職之初,王傳(chuan) 喜就和村幹部一起立下規矩:不在家裏辦公,有事到辦公室敞開了說。

  早在2012年5月,代村就在全市第一個(ge) 成立了農(nong) 村社區紀委,選聘了30名廉政監督員,對村裏重大決(jue) 策和黨(dang) 員幹部實行“零距離”監督。

  26載春秋,代村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王傳(chuan) 喜的堅守和“不近人情”。

  一次,村裏有工程對外承包,王傳(chuan) 喜的妹夫正常報了名。報名多出一組,得通過抓鬮減去一組。王傳(chuan) 喜擔心抓空的是別人會(hui) 多想。王傳(chuan) 喜把妹夫喊出去:“你別幹了,免得讓人說閑話。”

  王傳(chuan) 喜以身作則,帶出一支好隊伍。多年來,村幹部經手的錢物數億(yi) 元,沒有一人因此“栽跟頭”。

  26載春秋,代村人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日子越來越好。在這裏,學有優(you) 教、老有頤養(yang) 、住有宜居……鄉(xiang) 親(qin) 們(men) 直言,“幸福生活比蜜還甜”。

  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勞動模範、《榜樣》專(zhuan) 題節目典型人物……在貼滿榮譽的會(hui) 議室,數點過往,胸前佩戴著黨(dang) 員徽章的王傳(chuan) 喜飽含深情:“我感覺做得還遠遠不夠。我要圍繞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行樣板、共同富裕示範區,繼續努力奮鬥!”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17日 10:3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