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 | “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矢誌複興(xing) 的民族,一步步拾級而上。

  從(cong) 改革,到全麵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又行進到關(guan) 鍵節點。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再次釋放“堅定不移高舉(ju) 改革開放的旗幟”這一信號。

  “改革開放鑄就的偉(wei) 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feng) 富了民族精神內(nei) 涵,成為(wei) 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5年多前,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精神的維度注解改革開放偉(wei) 大實踐,這是當代中國在改革之路上從(cong) 容堅定的底氣所在。

  中國,14億(yi) 多人口的泱泱大國;改革,既涉及經濟基礎又涉及上層建築的係統工程;中國的改革,縱深推進,包羅萬(wan) 象,見深見廣。觀察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向何處去,可從(cong) 一項項製度、一個(ge) 個(ge) 領域見微知著,更要在“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這個(ge) 宏闊視野中去把握。

  物質決(jue) 定意識,特質的形成植根於(yu) 時代的發展。從(cong) 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最鮮明的精神標識,融匯於(yu) 山一程、水一程的改革開放偉(wei) 大實踐。從(cong) 曆史維度剖析改革開放精神,那些蘊含其中的特質、品格、風範貫穿始終。

  回望1978年,一場關(guan) 於(yu) 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一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衝(chong) 破了人們(men) 思想觀念的禁錮。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在重大曆史關(guan) 頭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wei) 新時期改革開放事業(ye) 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引。

  解放思想,在一定意義(yi) 上是觸及思想和利益的。唯有勇於(yu) 破除陳舊的思想和僵化的思維,推進觀念更新、創新發展,才能推動深刻的革命和巨大的進步。力主包產(chan) 到戶,讓全縣成為(wei) 河北省第一批包產(chan) 到戶試點縣;頒布“人才九條”,破除用人的條條框框……回憶在河北正定的日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說我們(men) 做到了什麽(me) ,其中之一就是做到了解放思想這一條。”

  2023年秋天赴浙江考察,總書(shu) 記來到具有改革標誌性意義(yi) 的義(yi) 烏(wu) 。在浙江工作時,習(xi) 近平同誌就多次到了那兒(er) 。針對義(yi) 烏(wu) 發展遇到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他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小孩子成長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今天,義(yi) 烏(wu) 從(cong) “買(mai) 賣全國”到“買(mai) 賣全球”,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如何“不斷再創新輝煌”?仍要靠解放思想、革故鼎新。“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這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條件。

  這些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鼓勵“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去大膽探索”。改革,要有敢闖善試、敢為(wei) 人先的闖勁,也要有埋頭苦幹、迎難而上的韌勁。沒有極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沒有紮紮實實的作為(wei) ,曆史性轉折很難發生,曆史性變革也無從(cong) 談起。“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xie) 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席話,讓無數改革弄潮兒(er) 心潮澎湃。

  新時代伊始,曆經30多年的改革、站在高速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的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還要看到,隨著改革不斷推進,對利益關(guan) 係的觸及將越來越深”。曆史行進到此時,唯有啃硬骨頭、涉險灘,唯有較真碰硬、越是艱險越向前,唯有一以貫之、一抓到底,釘釘子般一錘錘敲下去。

  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2020年,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十七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舉(ju) 起手中2萬(wan) 多字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全麵深化改革總結評估報告:“我們(men) 7年多來的全麵深化改革成就,都在這裏了,沉甸甸的!”

  改革隻有進行時。這之後,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了蘇軾的一句話表明新時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的改革決(jue) 心:“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啃硬骨頭,膽子要大,步子也要穩。改革無論怎麽(me) 改,“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等根本的東(dong) 西絕對不能動搖”。

  新時代,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穿始終。全麵深化改革注重試點探索、成熟推開,係統謀劃、辯證施策,正所謂“立治有體(ti) ,施治有序”。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揚帆起航;深圳,從(cong) “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轉型跨越活力更顯;上海浦東(dong) ,擔當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新使命;浙江,承擔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新任務,漫漫征途行而不輟……新時代,全局上謀劃,關(guan) 鍵處落子,各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職責。一域接著一域的改革試點,彼此交映、連點成麵,如燦爛星河光燦神州,彰顯頂層設計與(yu) 實踐探索辯證統一。

  最鮮明的精神標識中,蘊含著命運與(yu) 共的天下觀。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以開放促改革是改革開放的實踐邏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與(yu) 推進深層次改革,最終統一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實踐。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順勢而變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舍棄開放了?麵對疑問,總書(shu) 記態度鮮明:“‘雙循環’不是要閉關(guan) 鎖國,而是當別人不給我們(men) 開門的時候,我們(men) 自己還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我們(men) 敞開大門,誰來與(yu) 我們(men) 合作都歡迎。”

  在改革開放浩蕩進程中,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發生廣泛而深刻的曆史性變化。兩(liang) 千多年前就連接起東(dong) 西方的古絲(si) 綢之路,而今正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貌,揮筆新篇章;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三大全球倡議贏得廣泛共鳴,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收獲普遍共識……還有,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至今擴展到全國22個(ge) 自貿試驗區,統籌用好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從(cong) 積極借鑒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共享中國的發展機遇,中國用行動表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而從(cong) 更深層的角度端詳這個(ge) “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更能激發新征程上的自信和底氣。

  最鮮明的精神標識,關(guan) 鍵詞在“精神”二字。

  改革在極大促進生產(chan) 力發展的同時,也在塑造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改變著中國人的精神麵貌、淬煉著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念、涵養(yang) 著中國人的自信襟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ge) 政黨(dang) 、哪個(ge) 國家、哪個(ge) 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中,改革開放鑄就的偉(wei) 大改革開放精神納入其中。這種由物質富裕而精神富足的蝶變,與(yu) “我們(men) 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邏輯是貫通的。在中國這樣一個(ge) 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wei) 金科玉律的教科書(shu) ,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什麽(me) 是路?總書(shu) 記多次引用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就是從(cong) 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cong) 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改革之難,首先難在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我們(men) 這麽(me) 大一個(ge) 黨(dang) 、這麽(me) 大一個(ge) 國家,如果沒有黨(dang) 中央定於(yu) 一尊的權威”,“不僅(jin) 會(hui) 誤事,而且要亂(luan) 套!”唯有自覺站在全局高度認識改革,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正確對待利益調整,積極擁護、支持、參與(yu) 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才能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勝各種風險考驗,構築起團結奮鬥的最大同心圓。

  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冠之在前的是“中國人民”。“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心聲,之所以贏得億(yi) 萬(wan) 人民的深切認同,也是因為(wei) 新時代不斷推動改革答人民之問、解人民之憂,堅定踐行著“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的鄭重承諾和緊緊依靠人民、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所匯聚的磅礴之力。

  “最鮮明”的特征是從(cong) 最管用的改革實踐中淬煉出來的。

  40多年,一條改革路,中國人民走得堅定。從(cong) 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cong) 封閉半封閉走向全方位開放,從(cong) 溫飽不足到全麵小康,從(cong) 麵對“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平視世界……正如在2013年那場“劃時代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改革開放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wei) 大革命”。

  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這既是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全麵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偉(wei) 大的事業(ye) 需要偉(wei) 大的精神,偉(wei) 大的精神托舉(ju) 偉(wei) 大的夢想。恩格斯說,曆史從(cong) 哪裏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cong) 哪裏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曆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改革開放精神貫通過去、現在與(yu) 未來,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浸潤滋養(yang)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豐(feng) 富而璀璨,深刻而管用,如大音希聲,如大象無形。

  這一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正是我們(men) 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上,曆久彌新、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17日 07:0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