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 李連成:群眾都滿意,我就幸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圖為(wei) 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連成(右一)在村頭開會(hui) 謀劃新民居建設(資料圖片)。

  圖為(wei) 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連成(右一)在村頭開會(hui) 謀劃新民居建設(資料圖片)。

  李連成73歲了。在同齡人含飴弄孫、頤養(yang) 天年的時候,被譽為(wei) “吃虧(kui) 書(shu) 記”的他又啟動了一項大工程:把全村每家每戶的205平方米小樓,改造成400平方米的新民居!“以前蓋的質量不行了,三代同堂也住不下。”

  擔任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33年來,李連成帶領這個(ge) “隻長鹽堿不長莊稼”的落後村,變成村美人富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明星村,他也獲得了“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各類榮譽,但他依然停不下腳步,“我的年齡沒有優(you) 勢了,得抓緊幹。”

吃虧(kui)

  炎夏,天亮得早。清晨五點,在西辛莊村見到李連成,他已經開著車在村裏轉了一圈,手機上電話撥出去了3個(ge) ,“施工的磚渣堆在溝裏,得趕緊叫人清理;大風吹斷的樹枝,也得修剪……”

  1991年,靠搞蔬菜大棚致富的李連成,被村民們(men) 推選為(wei) 西辛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之後,不論工作日還是節假日,每天早上四五點巡村,就成了他雷打不動的習(xi) 慣。他這樣詮釋自己,“當幹部就要能吃虧(kui) ,吃虧(kui) 就是多付出、多幹活。”

  在西辛莊,村民們(men) 提起李連成吃虧(kui) 的事如數家珍:帶領村民種蔬菜,把自家兩(liang) 座大棚送給貧困戶,無償(chang) 給村民提供技術指導;發動村民興(xing) 辦企業(ye) ,說服其他股東(dong) 把企業(ye) 低價(jia) 轉讓給全村群眾(zhong) ;規劃新村建設,讓出自家宅基地,選了一個(ge) 誰也看不上的臭水坑,光填坑就多花了1萬(wan) 多元……

  “讓別人沾光不讓自己兄弟沾光”,為(wei) 這點李連成沒少受委屈。老伴趙金鐲回憶,早些年,家裏老人埋怨他,兄弟們(men) 幹架,身材瘦小的李連成肋骨被打斷過、頭皮被扯掉過,他卻咬住一句話,“打死我,不該讓你沾的光,就不能沾!”

  “能吃虧(kui) 就少是非,多吃虧(kui) 就有人跟隨。”讓李連成欣慰的是,這個(ge) 矛盾叢(cong) 生、幹群關(guan) 係一度嚴(yan) 重對立的村子慢慢和諧了,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逐漸擰成了一股繩。

  駐村第一書(shu) 記閆宏雨來村之後發現,“每天早晨,村幹部就自帶工具出一小時的義(yi) 務工,一起修剪草坪、平整土地、清掃垃圾等,幹完了再上班,有時黨(dang) 員群眾(zhong) 也來參與(yu) 。”

  烈日當空,村民李玉興(xing) 戴著草帽在工地旁邊修路,滿頭是汗:“天這麽(me) 熱,在外頭打工一天給我300塊錢我也不幹,村裏不給錢我幹得歡。為(wei) 啥?連成書(shu) 記為(wei) 了俺村這麽(me) 幹,他讓我幹啥我幹啥。”

  在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門前的廣場上,李連成立了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他的治村心得——“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kui) ”。51歲才學認字的他字跡樸拙、筆劃莊重。這是他對村民的承諾,也是對黨(dang) 員幹部的感召。

創業(ye)

  穿行在西辛莊村,道路寬闊、商鋪林立、綠草如茵,最惹眼的當屬16層樓高的民生醫院。李連成介紹,這座村級醫院已達到二級綜合醫院資質,城裏能做的手術這裏都能做!

  從(cong) 發展蔬菜大棚,到造紙廠、電光源產(chan) 業(ye) 集聚區,再到醫療、教育、鄉(xiang) 村旅遊,33年來,李連成帶著西辛莊一路奔跑,產(chan) 業(ye) 不斷升級。

  “瘦哩皮包骨頭,咋恁大勁兒(er) 。”跟李連成搭班子多年,西辛莊村原村委會(hui) 主任李連超對他幹事創業(ye) 的勁頭有時候都納悶。建廠房,李連成光著膀子、赤著腳,帶著大夥(huo) 從(cong) 早幹到黑;跑招商,他走南闖北,一趟趟找項目、看市場,村裏企業(ye) 最多時達到23家,吸納就業(ye) 1萬(wan) 多人;挖人才,他在江蘇一家企業(ye) 門口一蹲就是三天,看到戴眼鏡的就追上人問……

  轉型之路並不平坦,沒上過一天學的李連成一次次展現出“草根智慧”。他堅持物以稀為(wei) 貴,“別人幹啥我就不幹啥,一樣就沒有創新了。”他喜歡做調查,發現產(chan) 品銷量下降、競爭(zheng) 對手多了,就馬上踩刹車。“每次轉型都能及時止損、掉頭,這是他最厲害的一點。”閆宏雨由衷地佩服。

  曆經市場的洗禮,李連成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村民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就幹什麽(me) 。”除了建設民生醫院,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年來,西辛莊村還建設了教育園區,周邊鄉(xiang) 村3000多名孩子不用去城裏就能接受優(you) 質教育;建成文化廣場和工人新村,村莊美麗(li) 宜人,外來人口也能安居樂(le)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環保機械製造等產(chan) 業(ye) ,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e) 。

  如今,在西辛莊村,看病不花錢、孩子上學全免費,水電氣有補貼,休閑有去處。村裏不少老少爺們(men) 說,“俺村這日子,比城裏還美氣。”

  “這些年,俺村沒一個(ge) 說共產(chan) 黨(dang) 不好的。”指著新民居改造工地上村民自發插的黨(dang) 旗和國旗,李連成笑得舒心。

示範

  采訪中,恰逢布隆迪農(nong) 業(ye) 部20多位官員、專(zhuan) 家來到西辛莊村現場觀摩。“你們(men) 是怎麽(me) 做到把大家團結起來,實現了這麽(me) 不可思議的成就?”一位專(zhuan) 家驚詫地追問。“因為(wei) 我們(men) 有一個(ge) 好支部,幹部甘於(yu) 吃虧(kui) 、以身作則。”李連成答道。

  作為(wei)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的優(you) 秀典型,李連成的示範作用不斷放大。依托他的影響力,濮陽市在西辛莊創建了農(nong) 村支部書(shu) 記學院,吸引了全國各地乃至30多個(ge) 國家的鄉(xiang) 村幹部前來學習(xi) 培訓,“與(yu) 連成麵對麵”成為(wei) 學院的招牌課程。

  光環之下,李連成本色不改。學院邀請他作報告1000餘(yu) 場,他一分錢講課費不要。去外地作報告,他總是來去匆匆、從(cong) 不逗留,“村裏還有急事哩”。看他天天早出晚歸為(wei) 村裏的事操心,老伴趙金鐲心疼他,“到年紀了,你就歇歇吧”,他總是說,“等我幹不動就不幹了”。

  “活典型不好當。”李連成經常琢磨陳永貴和禹作敏的故事,反複告訴自己,“培養(yang) 典型是叫典型帶頭幹活兒(er) 的,當了典型更要把村裏的事情辦好。”

  累不累?聽到記者問,李連成答得幹脆:“人幹喜歡的事,不累。我愛這個(ge) 村,幹著活兒(er) 就幸福,群眾(zhong) 都滿意,我就幸福。”

  樸素的話語,彰顯出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始終不渝的初心,奮鬥不息的赤誠。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12日 13:3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