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設(左二)在自家院子裏為(wei) 村民調解矛盾。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就是要為(wei) 公、為(wei) 民。村民舒心了,我們(men) 就開心。”
“咚咚咚!”晚上8點半,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城寨鄉(xiang) 南郝峪村張建設家中,一陣敲門聲響起。村民王栓柱氣衝(chong) 衝(chong) 找來:“老張,你可得評評理!”
“來,屋裏說。”張建設打開門,把王栓柱往屋裏迎,端上一杯茶,讓他慢慢說。原來,王栓柱的鄰居霍美英在自家門口圈了塊菜園種菜,堵了王栓柱家出門的路。為(wei) 這事,兩(liang) 家爭(zheng) 來爭(zheng) 去。僵持不下,王栓柱來找張建設幫忙。
張建設是南郝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這些年來,村民家長裏短大小事都找他,他從(cong) 來都是盡心盡力,還主動自學了不少法律知識和調解技巧,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jue) 好、把群眾(zhong) 情緒疏導好。
“別著急。今天天黑了,看不清菜園子,明天一早我就過去看。”張建設耐心勸導。
第二天一大早,張建設來到王栓柱家門前,隻見霍美英家種的蔬菜非常散亂(luan) ,有些已長到了兩(liang) 家共用的過道上。張建設沒來得及開口,兩(liang) 個(ge) “冤家”就又戧了起來,雙方各執一詞,都認為(wei) 這部分路歸自家。
“道路屬於(yu) 村集體(ti) 用地,不是你們(men) 任何一個(ge) 人獨有的。”張建設開誠布公講道理。
鄰裏關(guan) 係還得緩和,張建設又找到霍美英:“霍姐,都是街坊鄰裏,幾十年交情咱得珍惜,不能因為(wei) 種菜傷(shang) 了和氣。你看,你家院裏牆角邊,種點蔬菜正合適,也夠吃……”經過一番調解,霍美英拆除了路邊菜園。雙方握手言和。
“講方法、有耐心,才能解決(jue) 問題。”張建設說,“村民的矛盾很瑣碎。一開始,當事人都在氣頭上,講大道理不一定管用,得先讓他們(men) 把情緒發泄出來,再耐著性子來來回回說和,直到把矛盾化解。”
獨居在村東(dong) 頭的金萊奶奶家的一件事也讓張建設沒少跑腿。
自老伴去世後,金萊奶奶因贍養(yang) 問題,和3個(ge) 兒(er) 子鬧矛盾。3個(ge) 兒(er) 子各有各的委屈,老人也是一肚子氣。
逐個(ge) 上門做工作,往老人家裏跑了數十次,張建設摸清了問題所在:“每次去老人家裏,我就與(yu) 她聊天、溝通,還順手幫著老人做點家務活,這才慢慢讓她打開心扉、說出心裏話。”其實,老人就是埋怨兒(er) 子送來的飯菜涼了、不可口,還有,每次放下飯就走、不陪著多聊會(hui) 兒(er) 天……這些小事日積月累,老人的怨氣越來越大。
摸清了症結,張建設“多條腿走路”:發動街坊四鄰多找老人聊天,勸她體(ti) 諒兒(er) 子;請村裏有威望的長輩勸3個(ge) 兒(er) 子照顧老人更細心些;把3個(ge) 兒(er) 子喊來,上了一堂法律課,告知他們(men) 盡好贍養(yang) 義(yi) 務……“你讓一點,我退一步,畢竟是母子、是一家人。”張建設說。
“老張人擺得正,理說得清,處理問題確實有一套!”“他懂知識、講道理,又有耐心,慢工出細活,替大家解決(jue) 真問題……”化解矛盾糾紛,張建設用實際行動獲得了村民們(men) 的認可。2023年10月,張建設被授予“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稱號。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就是要為(wei) 公、為(wei) 民。村民舒心了,我們(men) 就開心。”張建設說,以後,為(wei) 村民做好矛盾調解的同時,還要經常舉(ju) 辦普法宣傳(chuan) 活動,讓鄉(xiang) 風更文明、村莊更和美。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