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學習教育問答 | 如何界定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券)?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解答專(zhuan) 家:呂品,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黨(dang) 的建設教研部黨(dang) 章黨(dang) 規教研室主任、教授

  如何界定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券)?

  答: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首先是從(cong)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在作風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必須馳而不息、堅持鞏固深化,因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方麵的要求,轉化為(wei) 紀律條文,對於(yu) 違規收送財物行為(wei) 明確了禁止性規定。

  生活在社會(hui) 中,不分職業(ye) 、不論職務高低、不論政治身份,每一個(ge) 人都會(hui) 有自己的親(qin) 朋好友,彼此之間的互幫互助、禮尚往來都是正常的。正常的禮尚往來,這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一個(ge) 體(ti) 現,也是老百姓人際交往的重要形式。但隨著社會(hui) 經濟生活的發展變化,在一些情形中正常的禮尚往來的意義(yi) 被扭曲。例如,紅包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的各種慶祝活動的小型禮品,過去主要表示吉祥祝福意義(yi) ,現在在某些場合下轉變為(wei) 謀求不當利益訴求的手段。與(yu) 之類似的,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消費卡(券)等財物也演變成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潤滑劑和社會(hui) 風氣的腐蝕劑,本質上是以世風民俗之名行權錢勾連之實,借著聯絡感情名義(yi) 為(wei) 撈取好處鋪路。無數典型案例說明,黨(dang) 員幹部腐化墮落,絕大多數是從(cong) 收受禮品、禮金、消費卡(券)等財物開始的,呈現出由風及腐的防線潰敗過程,所以應當抓早抓小,及時糾正,防止此類行為(wei) 逐步發展為(wei) 權錢交易的違法行為(wei) 。同時,“收”和“送”緊密相連,各種收送財物的行為(wei) ,與(yu) 黨(dang) 員幹部廉潔自律要求背道而馳,嚴(yan) 重影響了黨(dang) 員幹部形象,破壞了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條例》在第九十七條和第九十八條分別對違規收禮與(yu) 違規送禮進行規定,既明確禁止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財物或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行為(wei) ,也明令禁止黨(dang) 員主動向從(cong) 事公務的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qin) 屬和其他特定關(guan) 係人贈送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行為(wei) ,內(nei) 容彼此銜接,形成對違規收送禮行為(wei) 的懲治閉環。

  為(wei) 了更加全麵規範違紀行為(wei) 表現,《條例》在修改中針對實踐中送禮手段花樣翻新、日趨隱蔽等問題,不斷更新財物的具體(ti) 表現形式,力圖涵蓋更加周延。2018年修改《條例》,新加入了對收送更具有隱蔽性的有價(jia) 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chan) 品等財物的禁止性規定。2023年修改《條例》,將“消費卡”改為(wei) “消費卡(券)”,表述更加完整。消費卡(券)是指能夠消費的各種形式的購物卡、消費券、禮券、提貨券等代幣卡券。由於(yu) 消費卡(券)購買(mai) 、充值、流通、轉讓等環節不記名,而且辦理簡單、收送隱蔽、存儲(chu) 簡便、使用便捷,成為(wei) 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的重要載體(ti) 。同時在修改《條例》中新增了以講課費、課題費、谘詢費等名義(yi) 變相送禮的處分規定。一般而言,請上級機關(guan) 的領導同誌來授課,根據有關(guan) 培訓費管理的規定,可以按規定給予講課費。與(yu) 之類似,課題費和谘詢費隻要合規也不違紀。新規定主要針對治理實踐中出現的以講課費、課題費、谘詢費等名義(yi) “披著合法外衣”進行利益輸送、名實不符的“四風”問題隱形變異違紀表現。可見財物的範圍較廣,包括貨幣、物品、金融產(chan) 品,以及可以折算為(wei) 貨幣或者需要支付貨幣的財產(chan) 性利益。

  在具體(ti) 判定收送財物行為(wei) 違紀與(yu) 否的標準時,要具體(ti) 分析。

  其一,對於(yu) 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財物等一律不準收受。根據2001年3月中央紀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各級領導幹部接受和贈送現金、有價(jia) 證券和支付憑證的處分規定的通知》,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財物,指與(yu) 執行公務相關(guan) 聯的、與(yu) 正常履行公務相衝(chong) 突的,既包括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也包括收受主管範圍內(nei) 的下屬單位和個(ge) 人,還包括收受其工作業(ye) 務範圍內(nei) 外商、私營企業(ye) 主,以及收受其他與(yu) 行使職權有關(guan) 係的單位和個(ge) 人。這些單位或人員送財物,往往具有一定目的性和交易性,其實質就是要通過這種形式,對領導幹部公正地執行公務的行為(wei) 施加影響。“可能”,主要是指預防性,即具有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可能性,就應當禁止。收受財物當時,當事人可能並未明確進行公務事項請托,但收受行為(wei) 本身就可能會(hui) 在領導幹部心理上留有偏袒、幫助的傾(qing) 向,很可能影響了公正的判斷,擾亂(luan) 了公正執行公務。而且請托人往往借此打開缺口,收得次數多了,積少成多了,習(xi) 以為(wei) 常了,再一步步對領導幹部進行更為(wei) 危險的“圍獵”。黨(dang) 員幹部應該對此類行為(wei) 高度警惕,牢記不以惡小而為(wei) 之的道理,嚴(yan) 以修身,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其二,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要予以紀律處分。正常禮尚往來,往往是指雙方之間存在長期交往,一般是屬於(yu) 同事、同學、老鄉(xiang) 、朋友關(guan) 係的正常往來,與(yu) 公正執行公務無關(guan) 。正常交往關(guan) 係,在日常生活中所送禮金數額較小,且相互贈送、數額大體(ti) 相當,這種情況不宜以違紀論處。但如果屬於(yu) “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要予以處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告誡黨(dang) 員幹部:“人情味要有,黨(dang) 性原則更要強。”所謂“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一是指在禮節上講究有來有往,《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通俗而言,就是不能隻收不送,也不能隻送不收。二是指明顯超出了當地正常經濟水平、風俗習(xi) 慣、個(ge) 人經濟能力以及同等關(guan) 係人員之間禮節性的財物價(jia) 值。“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意味著其中存在廉潔風險,是違反廉潔紀律的表現。當然在具體(ti) 給予處分時,應根據各種因素綜合考慮酌情處理。

  相關(guan) 條款:

  第九十七條 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券)和有價(jia) 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chan) 品等財物,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yan) 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dang) 內(nei) 職務或者留黨(dang) 察看處分;情節嚴(yan) 重的,給予開除黨(dang) 籍處分。

  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九十八條 向從(cong) 事公務的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qin) 屬和其他特定關(guan) 係人贈送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券)和有價(jia) 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chan) 品等財物,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yan) 重警告處分;情節嚴(yan) 重的,給予撤銷黨(dang) 內(nei) 職務或者留黨(dang) 察看處分。

  以講課費、課題費、谘詢費等名義(yi) 變相送禮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延伸閱讀

  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係列問答

《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網頁

《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網頁

發布時間:2024年06月17日 09:02 來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網站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