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 易厚掌:“這滿山的綠色,就是我的財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易厚掌在巡護西塔山。

  清晨5點,天邊剛泛起魚肚白,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西塔山半山腰的幾間瓦房已經透出點點光亮。

  簡單洗漱,吃過早飯,6點不到,老易就扛著鋤頭上了山。“3月剛種下一批小樹苗,這會(hui) 兒(er) 草比苗都高了,得去除除草。”他說。

  老易名叫易厚掌,今年78歲,是西塔村一名有著40多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近40年來,老易紮根荒山植樹造林,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忙到天黑才下山,帶領家人累計綠化荒山4000多畝(mu) 。

  易厚掌對種樹有特殊的感情。兒(er) 時的記憶裏,父親(qin) 喜歡種樹,家裏門前屋後都被父親(qin) 栽滿了果樹。就是靠這幾棵果樹,家裏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眼前鬱鬱蔥蔥的西塔山,讓人很難想象,這裏曾經岩石裸露、風沙四起。1985年,國家允許承包集體(ti) 性質的荒山。一次在鎮裏開會(hui) ,易厚掌碰到當時縣林業(ye) 局的一名幹部,談話間說起西塔山一帶全都是荒山,可是承包荒山種樹,不僅(jin) 投入大、周期長,而且回報小、風險高,“沒人願意吃這個(ge) 苦”。

  “我是村民組長,又是一名黨(dang) 員。這個(ge) 時候,我不帶頭誰帶頭?”易厚掌與(yu) 當地林業(ye) 部門簽下50年的長期承包合同,承諾“荒山不綠誓不休,留得青山與(yu) 後人”。

  有言必行。協議簽訂的第二天,易厚掌就把家中的1頭牛、幾十隻雞等能賣的全賣了,買(mai) 來工具和樹苗,帶著母親(qin) 、妻子以及3個(ge) 孩子搬進西塔山。“當時村裏人都往山外走,隻有我們(men) 家往山裏走。”易厚掌的兒(er) 子易成兵記憶猶新。

  開荒種樹,談何容易。“那時,山上荊棘密布、石多土少,一鐵鍬下去,都挖不到多少土。”易厚掌伸出雙手,隻見手掌上的老繭層層疊疊,虎口處因常年握持鋤頭、鐵鍬造成的皸裂更是合了又裂、裂了再合,“用針紮也不覺得痛”。

  沒錢就變賣家產(chan) ,沒水就肩挑背扛,承包荒山的頭10年,易厚掌開荒造林2000多畝(mu) ,林木總價(jia) 值達300多萬(wan) 元。

  正當他滿心歡喜時,意外突如其來。1996年1月,一場大火從(cong) 山的背麵燒了過來,從(cong) 下午一直燒到晚上。看著漫山遍野的焦木,這個(ge) 從(cong) 不輕易落淚的硬漢當場哭了。

  有親(qin) 朋好友勸他就此放棄,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憑著開山拓荒的那股勁兒(er) ,掙得不會(hui) 少。

  “可我不甘心呐!”強打精神,易厚掌再次扛著鐵鍬上了山。他決(jue) 心再用10年,重新再來。

複綠後的西塔山。

  兒(er) 女們(men) 了解父親(qin) ,也尊重父親(qin) 的選擇。易成兵陪著父親(qin) ,到林業(ye) 科研機構和大型國有林場取經,學習(xi) 科學造林經驗,並請來專(zhuan) 家指導,調整樹種結構,淘汰退化林種,搞立體(ti) 開發。吸取教訓,易厚掌在林地中間和邊界上修建了總長近6公裏的防火通道,築牢森林防火線。

  近年來,易厚掌又探索形成了以經濟林養(yang) 生態林的模式,他種了700多畝(mu) 茶樹、油茶樹,在林地間套種芝麻、中草藥、花生等,並將這些作物種植產(chan) 生的收益再次投入補綠、護綠中。

  讓易厚掌最為(wei) 欣慰的是,易成兵也加入到綠化事業(ye) 中來。父子倆(lia) 成立林業(ye) 合作社,從(cong) 油茶樹苗供應到指導栽植等,為(wei) 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務,帶動更多村民把青山變金山。不僅(jin) 如此,他們(men) 開辟出200多畝(mu) “好人林”基地,供誌願者栽樹,吸引更多人加入造綠護綠的行列中來。

  如今,西塔山曾經光禿禿的5個(ge) 山頭全部披上了綠裝。一天的勞作之後,易厚掌喜歡站在高處向下望:挺拔的水杉、高聳的鬆樹、成排的玉柏……滿山的樹木在風中搖曳。

  “大夥(huo) 兒(er) 都說,我的日子過得辛苦,可是這滿山的綠色,就是我的財富。”易厚掌笑著說。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30日 07:0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