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同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guan) 。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5%。城市規模日益擴展,城市結構日益複雜,城市治理,尤其是大城市治理難度不斷加大。
如何在宏觀層麵讓城市運轉更加高效有序,在微觀層麵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各城市一直在積極探索實踐路徑。
此次山城之行,城市治理是總書(shu) 記考察的重點。一起從(cong) 三個(ge) 維度了解總書(shu) 記最新部署。
首先是城市治理的“溫度”。
4月22日,總書(shu) 記走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了解當地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情況。
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建於(yu) 上世紀50至90年代,2022年初啟動更新項目。兩(liang) 年間,該社區改造建築11萬(wan) 平方米,拆除危房4.3萬(wan) 平方米,提升配套環境9萬(wan) 平方米。
這是2024年4月23日拍攝的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
社區會(hui) 客廳展示牆上,詳細介紹了民主村社區的前世今生和社區工作情況。總書(shu) 記在這裏駐足,看得仔細,問得也很深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ge) 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既要保留曆史記憶和特色風貌,又要解決(jue) 居民關(guan) 切的實際問題。
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著眼城市居民痛點,讓老舊小區換“新顏”、讓背街小巷穿“新裝”、讓地下管網獲“新生”。社區居民由衷地說:“以前這裏環境髒亂(luan) 差,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後,道路平整了、環境整潔了,我們(men) 的幸福感也更強了。”
民,城之本也。居民們(men) 的心聲體(ti) 現著城市治理的價(jia) 值依歸。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去年在上海考察時所說:“城市不僅(jin) 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
再看城市治理的“精度”。
202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時,特別強調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cong) 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
“繡花”這一比喻,體(ti) 現的是對城市治理“精度”的要求。
城市治理涉及產(chan) 業(ye) 結構、交通規劃、空間布局等方方麵麵,沒有精細化治理,很難發揮城市應有的功能,更難以達到善治的要求。因此,做好城市治理工作思路要清,眼神要準,活更要細,針針都要“繡”在實處。
從(cong) 上海靜安區24小時不打烊的“數字小屋”將服務和資源延伸至居民家門口,到山東(dong) 青島通過設置裝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暫存點,改善垃圾分類投放環境,再到四川成都建設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平台實時監測共享單車停放情況,智能調度企業(ye) 清運……不少城市正讓“繡花”般的城市治理照進現實。
此外,作為(wei) 城市的“細胞”,社區不僅(jin) 是市民群眾(zhong) 日常的生活場所和居住空間,也是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治理的基本單元、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裏”。
“城市治理的很多工作要靠基層黨(dang) 組織這個(ge) 戰鬥堡壘和社區這個(ge) 平台去落實”,在民主村社區,總書(shu) 記再次叮囑要“提高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最後,城市治理要提高智慧化程度。
2020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考察時,走進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在這裏,總書(shu) 記說,從(cong) 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4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考察。
此次山城之行,總書(shu) 記再次來看一個(ge) “城市大腦”——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
該中心歸集水、電、氣、訊、橋、隧、軌道、管網等城市體(ti) 征指標,推動城市運行和治理全域覆蓋、全程感知、全時響應,是重慶在探索實現超大城市治理體(ti) 係方麵的整體(ti) 重構。
總書(shu) 記對重慶“城市大腦”印象深刻,在隨後的考察中又數次提到城市治理課題。他說:“信息化時代,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構建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數字化城市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徑。一座“會(hui) 思考”的智慧城市才能讓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