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這一重大課題,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義(yi) ,為(wei) 金融係統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全麵理解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礎和重要現實意義(y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道德基礎。文化關(guan) 乎國本、國運,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指導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特別是“第二個(ge) 結合”讓我們(men) 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並有力地作用於(yu) 道路、理論和製度。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必須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新時代金融發展賦能,充分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一諾千金”“兼善天下”“利濟蒼生”等豐(feng) 富的思想道德精髓,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的根和魂。
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要求。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強盛,必須以文化的興(xing) 盛為(wei) 支撐。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離不開文化的有力支撐和豐(feng) 厚滋養(yang) 。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係統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優(you) 質金融服務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ti) 係穩健運行的必然要求;是堅持問題導向,破解金融領域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要求;是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內(nei) 涵要義(yi) 和實踐要求
要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人無信不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強調重信踐諾。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金融行業(ye) 以信用為(wei) 基礎,沒有誠信寸步難行,必須堅持契約精神,恪守市場規則和職業(ye) 操守,堅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要發揚“鐵算盤、鐵賬本、鐵規章”傳(chuan) 統,堅持不做假賬,做到講原則、守規矩。要加強行業(ye) 自律,堅持欠債(zhai) 還錢,珍惜聲譽,不當老賴,對嚴(yan) 重失信者終身禁業(ye) 。要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促進形成“守信受益 失信懲戒”社會(hui) 信用環境。
要以義(yi) 取利,不唯利是圖。“先義(yi) 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yi) 者辱”。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著富民厚生、義(yi) 利兼顧的經濟倫(lun) 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雙重屬性,不能單純以盈利性為(wei) 目標,盈利要服從(cong) 功能發揮。金融行業(ye) 要樹立正確的義(yi) 利觀,堅持國家利益優(you) 先、人民利益至上,增強金融產(chan) 品和金融服務的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切實履行好社會(hui) 責任,實現金融與(yu) 經濟、社會(hui) 、環境共生共榮,讓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
要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強調“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穩健審慎”是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的經營智慧和生存法則。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開放和安全,兼顧短期長期、穩增長防風險和內(nei) 外均衡,把握好穩和進的關(guan) 係,切實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ti) 係,穩妥推進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ti) 係建設,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行業(ye) 要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ye) 績觀和風險觀,既看當下,又看長遠,不貪圖短利,不急躁冒進,不超越承受能力而過度冒險,堅持穩健審慎經營。
要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守正創新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立場觀點方法。實體(ti) 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ti) 經濟的血脈。守正,就是要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根本宗旨,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著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創新,就是要緊緊圍繞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便利人民群眾(zhong) ,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不能搞偏離實體(ti) 經濟需要、規避監管的偽(wei) 創新、亂(luan) 創新。
要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wei) 。“法者,天下之準繩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著豐(feng) 富的法治思想,強調法律對國家秩序的重要性。金融領域是強監管、重規則的領域,金融業(ye) 活力靠市場,秩序靠法治,整體(ti) 都要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要及時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新興(xing) 領域立法,加大執行力度,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持續以零容忍態度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實現金融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嚴(yan) 格遵紀守法,自覺依法行政、依法經營。
三、積極探索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徑
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dang) 對金融文化建設的全麵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堅持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最本質的特征和建設金融強國最根本的政治優(you) 勢。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切實把黨(dang) 的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加強文化建設的實際成效。金融係統各級黨(dang) 組織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把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放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的大局中認識和把握,牢牢把握文化建設正確方向。要切實擔負起加強文化建設的主體(ti) 責任,把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作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久久為(wei) 功。
狠抓貫徹落實,打造忠誠幹淨擔當的金融幹部人才隊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五要五不”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義(yi) ,金融係統必須堅持貫穿融入結合、落細落小落實,將“五要五不”要求體(ti) 現在金融監管、行業(ye) 規範、管理理念、行為(wei) 準則、業(ye) 務流程等各方麵,讓“五要五不”真正成為(wei) 金融係統的工作導向、行動標尺,成為(wei) 金融從(cong) 業(ye) 人員日用而不覺的行為(wei) 習(xi) 慣和自覺遵循。人民銀行廣大幹部職工要按照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自覺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涵養(yang) 對黨(dang) 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涵養(yang) 守正創新、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精通金融業(ye) 務,把握金融工作規律,狠抓工作落實,不斷提升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素質。
樹立鮮明價(jia) 值導向,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金融行業(ye) 良好精神麵貌。堅持以文化人,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鑄魂育人的作用。立足新時代金融實踐,深化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宣傳(chuan) 研究闡釋,將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同深入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和反麵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導金融係統廣大幹部職工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基礎上,學有標杆、追有榜樣。要推動健全行業(ye) 自律機製,明確行為(wei) 準則,強化追責問責,匡正行業(ye) 風氣,振奮金融係統幹部職工精神麵貌,為(wei)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