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學習《習近平關於金融工作論述摘編》

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理論學習中心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既要有正確的立場、思想和戰略,也要有正確的策略和方法。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做好金融工作更要堅持穩中求進。

  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具有重大深遠意義(yi)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作為(wei) 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基本要義(yi) 之一, 具有深厚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這是金融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沒有發生金融危機,這在全球大國中是唯一的。我們(men) 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和各種有利條件,堅持循序漸進、摸著石頭過河、試點先行,穩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堅持預防為(wei) 先、標本兼治、穩妥有序、守住底線,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新傳(chuan) 承。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深刻洞察國內(nei) 外經濟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圍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論述,成為(wei) 習(xi) 近平經濟思想方法論的有機構成。金融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men) 黨(dang) 成功領導經濟工作的理論傳(chuan) 承和發展,是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金融本質和規律的科學認識。

  這是全麵把握和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的現實需要。從(cong) 國內(nei) 看,黨(dang) 的二十大確立了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金融係統使命在肩,責無旁貸。從(cong) 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這都要求金融工作統籌發展和安全,絕不能掉以輕心、犯顛覆性錯誤,在穩的基礎上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創造條件穩步前行,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二、準確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科學內(nei) 涵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思想,體(ti) 現了事物發展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

  “穩”是大局和基礎,該穩的要穩住。如果金融搞不好,甚至爆發金融危機,那麽(me) 經濟發展必然受到重挫。金融工作必須堅持穩字當頭,大方向要穩,方針政策要穩,戰略部署要穩,宏觀調控、金融發展、金融改革、金融監管、風險處置等都要穩,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進”是方向和動力,該進的要進取。金融發揮著媒介交易、配置資源、發現價(jia) 格、管理風險等重要功能,金融製度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製度。穩不是不作為(wei) ,不是機械求穩,而是要在穩住基本態勢中不斷解決(jue) 問題、不斷前進,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牢牢掌握金融改革發展工作戰略主動,增強發展韌性,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穩”和“進”辯證統一,需要一體(ti) 把握。不穩難有進,有進才有穩。要統籌兼顧穩和進,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在把握好平衡、時機的前提下奮發有為(wei) ,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guan) 係。尊重金融客觀規律和實際,既反對衝(chong) 動蠻幹、急於(yu) 求成,又反對消極應對、不思進取。堅持先立後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jue) 地破,用科學合理的新機製打造金融發展新動能。

  三、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金融實踐中落實到位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金融工作的嫻熟能力和高超智慧。我們(men) 要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一體(ti) 理解、把握、落實“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實現更周全的“穩”與(yu) 更高質量的“進”的良性互動。

  防風險要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時度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事關(guan) 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chan) 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guan) 口。要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防和滅的關(guan) 係。穩慎周全、妥處存量,不能養(yang) 癰遺患,也不能引發處置風險的風險。以進促穩、嚴(yan) 防增量,切實加強風險源頭管控,按照“四早”原則,舉(ju) 一反三盡快紮緊製度“籬笆”,絕不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強監管要在完善製度的前提下切實動真、碰硬、亮劍。金融監管是防控金融風險、治理金融亂(luan) 象、規範金融秩序的關(guan) 鍵性製度設計。要加快填補監管製度空白,加強監管協同,落實兜底監管責任,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全麵強化“五大監管”,堅決(jue) 扭轉重發展、弱監管和風險擊鼓傳(chuan) 花、捂蓋子的積弊。監管、對監管的監管都要“長牙帶刺”,發現問題堅決(jue) 亮劍。處理好加強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的關(guan) 係,金融創新是要搞的,但不能亂(luan) 創新,不能搞偏離實體(ti) 經濟需要、規避監管的“創新”。要加強對金融創新的風險評估,不行的堅決(jue) 不能搞。

  促發展要在堅守根本的前提下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提質效。服務實體(ti) 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如果金融熱衷於(yu) 自我循環、自我膨脹,就會(hui) 成為(wei)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圍繞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政策協同,支持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營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統籌做好“加減法”,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優(you) 化資金供給結構,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圍繞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六大支柱”建設,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堅守初心、回歸本源、做優(you) 主業(ye) 、做精專(zhuan) 業(ye) ,切忌好高騖遠、盲目跨界、無序擴張。

  實幹為(wei) 要,行勝於(yu) 言。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紮穩打、善作善成,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紮實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wei) 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延伸閱讀

  學習(xi) 《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論述摘編》係列理論文章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25日 08:2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