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學習《習近平關於金融工作論述摘編》

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就金融開放和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前進方向,為(wei) 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建設金融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ge) 堅持”,其中一條就是“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一、金融開放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要求

  縱觀曆史上和當今的金融強國,都具有高度開放的特征。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

  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是製度型開放。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製度型開放具有豐(feng) 富和深刻的內(nei) 涵。一是不斷完善金融市場製度規則,增強金融領域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二是推動規製更加科學合理和透明高效,推動監管規則與(yu) 國際接軌,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三是促進管理體(ti) 係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四是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提高在國際經貿規則標準製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高水平開放可以促進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活力,通過競爭(zheng) 機製促進金融業(ye) 發展,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主動有序推進金融業(ye) 開放,持續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助力加快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麵開放新格局,有力支持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金融安全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推進金融業(ye) 開放的同時,要維護好國家金融安全。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是關(guan) 係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要以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指導,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nei) 部安全,對內(nei) 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

  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維護金融安全,要堅持底線思維。金融安全不是沒有金融風險,而是金融體(ti) 係可以有效管理風險,使風險處於(yu) 可管控、可化解的狀態,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係統性金融風險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直接威脅國家經濟安全。2008年,源自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了全球經濟,給多國民眾(zhong) 帶來了災難性影響,此後各主要經濟體(ti) 整體(ti) 強化了對係統性金融風險的管理能力,但係統性金融風險隱患依然沒有消弭。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守住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線。要積極主動防範外部對我國的負麵溢出效應。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金融危機外溢性突顯,國際金融風險點仍然不少。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形成的風險外溢效應,有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形成外部衝(chong) 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抵禦了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chong) 擊,是全球大國中唯一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經濟體(ti) ,充分證明了黨(dang) 中央具有在複雜多變的局麵下駕馭經濟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嫻熟能力。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全麵增強金融風險防範能力。要處理好利用外資和安全審查的關(guan) 係。在實踐中完善外資安全審查等機製,構築第二道防線,強化基於(yu) 國際監管標準的持續審慎監管,在控製和化解風險上掌握主動權。

  三、平衡好金融開放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增強自身競爭(zheng) 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麵對國內(nei) 外形勢發生的新變化和實踐提出的新要求,外匯管理部門要關(guan) 注風險防控能力與(yu) 金融高水平開放進程的適配與(yu) 平衡,努力在開放和安全兩(liang) 個(ge) 維度上均有所改善。

  以金融高水平開放促進金融安全。我國的高水平開放是以進促穩的開放。通過開放可以增強金融業(ye) 競爭(zheng) 力,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還可以增加人民幣資產(chan) 的國際屬性,增強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的深度和韌性,通過提升發展的質量效益來夯實安全的基礎。要堅定不移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以製度型開放為(wei) 重點,有序推進金融服務業(ye) 開放,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穩步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提升資本項目開放的質量。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增強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以金融安全保障金融高水平開放。金融開放必須牢牢守好安全底線,既要“放得開”又能“管得住”。要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範水平,築牢“防波堤”。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liang) 位一體(ti) 管理,優(you) 化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分析、評估、預警機製,豐(feng) 富政策工具箱,切實防範國際經濟金融風險對我國的外溢和衝(chong) 擊;強化外匯領域監管全覆蓋,嚴(yan) 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不斷提升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的有效性,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必須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推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走深走實。

  延伸閱讀

  學習(xi) 《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論述摘編》係列理論文章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24日 08:0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