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學習《習近平關於金融工作論述摘編》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就“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ye) 之本”作出重要論述,深刻指出“實體(ti) 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ti) 經濟的血脈,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ju) 措”,為(wei) 我們(men) 正確把握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中國金融事業(ye) 行穩致遠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需著重做好以下五方麵工作:

  第一,貨幣信貸總量要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指出:“穩定貨幣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礎”。從(cong) 服務實體(ti) 經濟這個(ge) 根本宗旨出發,信貸投放歸根結底應與(yu) 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相適配,關(guan) 鍵是把握好度,而非越多越好。特別是隨著經濟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貨幣信貸從(cong) 外延式擴張轉向內(nei) 涵式發展,更需要改變片麵追求規模的傳(chuan) 統思維,樹立質量和效率優(you) 先的觀念。

  近年來,人民銀行注重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2023年末,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5%,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同比增長9.7%,人民幣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0.6%,均明顯高於(yu) 名義(yi) 經濟增速,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充分有力。未來,還將繼續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引導金融機構保持信貸均衡投放,增強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拉長時間、跨越周期保持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以金融總量的合理適度增長支持實體(ti)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第二,把握好金融資源存量和增量的關(guan) 係,暢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努力盤活貨幣信貸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目前,我國人民幣貸款餘(yu) 額接近250萬(wan) 億(yi) 元,金融總量已經不少,盤活存量信貸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效意義(yi) 重大,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提高,存量資源的使用效率也會(hui) 顯著提升,這雖然不會(hui) 體(ti) 現為(wei) 貸款增量,但同樣能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事實上,對於(yu) 支撐經濟增長來說,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優(you) 化貸款投向,與(yu) 新增貸款同等重要。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注重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繼續加強監測,密切關(guan) 注企業(ye) 貸款轉存和轉借等情況,與(yu) 多部門加強配合,完善管理考核機製,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三,持續優(you) 化資金供給結構,做到有增有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要“優(you) 化信貸結構,強化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服務”。從(cong) “增”的一麵看,要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於(yu) 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ye) ,持續加力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來,人民銀行注重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優(you) 化信貸結構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本外幣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1.9%,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31.9%,本外幣綠色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36.5%,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3.5%,均明顯快於(yu) 全部貸款增速。從(cong) “減”的一麵看,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同成分之間自然會(hui) 有所更替,相關(guan) 信貸需求也隨之改變和調整。例如,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工作持續推進,部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會(hui) 被逐步償(chang) 還;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也將減少被低效占用的存量信貸。

  除了信貸結構,廣義(yi) 上還要不斷優(you) 化全社會(hui) 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前我國存在“資金配置不均衡,融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要“重點解決(jue) 資金‘苦樂(le) 不均’和‘錢多本少’、‘耐心資本’不足等問題”。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客觀上需要直接融資加速推進,這會(hui) 對信貸資金形成良性替代,有助於(yu) 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體(ti) 係。

  第四,兼顧內(nei) 外均衡,統籌好利率和匯率兩(liang) 種資金價(jia) 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要“促進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利率上,要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推動存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和淨息差,提高金融機構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可持續性。近年來,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88%,同比下降0.29個(ge) 百分點;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為(wei) 4.1%,同比下降0.75個(ge) 百分點。匯率上,要堅持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決(jue) 定,同時堅決(jue) 對順周期行為(wei) 進行糾偏,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強化,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基本穩定。從(cong) 與(yu) 我經貿往來較多經濟體(ti) 的貨幣看,2023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歐元、英鎊分別升值2.0%、0.2%、1.1%,對日元匯率總體(ti) 持穩。

  第五,采用多元視角科學評價(jia) 金融支持力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前瞻性提出,“要結合金融業(ye) 發展規律和特點,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好”。新形勢下,評判金融支持應以更加豐(feng) 富多元的視角進行觀察。一是看利率下降的成效。貸款利率由資金供給和需求共同決(jue) 定,供不應求時利率會(hui) 明顯上升。反之,如果社會(hui)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則說明了實體(ti) 經濟信貸需求總體(ti) 上被合理滿足。二是看信貸結構的優(you) 化。為(wei) 支持經濟轉型加速深化,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能更好反映金融資源對實體(ti) 經濟有效需求的滿足程度。三是看涵蓋多種融資渠道的社會(hui) 融資規模。信貸增長隻是實體(ti) 經濟融資的眾(zhong) 多渠道之一,在此之外還要全麵把握經濟發展和融資增長、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股權融資和債(zhai) 權融資、債(zhai) 券融資和信貸投放等幾對關(guan) 係,綜合評估多渠道下金融體(ti) 係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精神上來,堅決(jue) 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的決(jue) 策部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著力以金融的高質量發展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優(you) 質服務,助力推進金融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19日 08:2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