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wei) 目標,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這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是金融工作的總綱,綱舉(ju) 才能目張。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好、領會(hui) 好、貫徹好。
一、充分認識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大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國家興(xing) 衰,金融有責。金融是“國之大者”,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從(cong) 曆史經驗看,大國崛起離不開強大金融體(ti) 係的支撐。當今世界,金融是大國博弈的必爭(zheng) 之地,金融對強國建設的作用更加凸顯。
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血脈通,國內(nei) 大循環才能暢通、才會(hui) 可靠,國際循環才能有更高質量和水平。金融要發揮優(you) 化資金配置的關(guan) 鍵作用,暢通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金融與(yu) 房地產(chan) 、金融體(ti) 係內(nei) 部等循環,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擴大需求、改善供給的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更好發揮金融在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最終消費、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加快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直接融資和中長期融資比重,支持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優(you) 化升級。
二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全球範圍內(nei) 展開,對金融提出更高要求,必須以強大的金融有力支撐科技和產(chan) 業(ye) 創新。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需要金融有效“輸血供氧”,用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滿足處於(yu) 不同生命周期企業(ye) 的需求,支持實現從(cong) 研發到量產(chan) 質的飛躍。同時,金融自身也要通過科技賦能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效。
三是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低碳轉型需要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預計2060年前相關(guan) 資金需求將超過100萬(wan) 億(yi) 元。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需要金融係統大力參與(yu) ,更需要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和工具。必須構建完善的綠色金融體(ti) 係、推動綠色金融產(chan) 品創新,加快發展碳市場、碳金融,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和撬動更多資源流向綠色低碳領域。
四是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金融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創造高收入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居民財產(chan) 保值增值等方麵扮演著重要角色。必須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模式,豐(feng) 富金融市場投資工具和產(chan) 品,使更多人民群眾(zhong) 能夠通過高質量金融服務增加收入和財富,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好讓全體(ti) 人民共享。
五是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需要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在長壽時代,需要更好發揮金融作用,滿足促進養(yang) 老金積累增值、支持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和銀發經濟發展、服務老年人等諸多需求。必須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養(yang) 老金融體(ti) 係,促進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創造有利於(yu) 穩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質量的金融環境,有效支持人口高質量發展。
二、科學把握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基本要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闡明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基本內(nei) 涵,概括為(wei) “八個(ge) 堅持”,明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根本要求。
要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隻有加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把我國的政治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金融治理效能,更好防範化解風險,提供優(you) 質金融服務。
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金融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中國特色金融必須立足於(yu) 為(wei) 廣大人民服務,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中小微企業(ye) 和“三農(nong) ”服務,為(wei) 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弱勢群體(ti) 服務。
要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根本宗旨。金融起源於(yu) 為(wei) 生產(chan) 活動提供資金融通,要始終堅守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的初心使命,以金融高質量服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要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wei)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金融是管理風險的行業(ye) ,又具有杠杆效應和內(nei) 在脆弱性,做好金融工作要始終繃緊防控風險這根弦,不能有絲(si) 毫鬆懈大意。
要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金融創新發展對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有極高要求,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法治建設。
要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打造現代金融機構體(ti) 係和市場體(ti) 係,處理好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股權融資和債(zhai) 權融資等的關(guan) 係,提高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效。
要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金融既要開放,又要安全。要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切實提升開放條件下的金融監管能力,織密織牢金融安全網。
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更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基本方法。在貨幣政策、金融監管、風險處置等方麵都要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確保金融發展行穩致遠。
三、紮實有力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金融強國應具有“六個(ge) 強大”的關(guan) 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我國已經是金融大國,但要建成金融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圍繞六大關(guan) 鍵核心金融要素,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
一是構建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ti) 係。金融調控是一項係統工程。必須平衡好短期與(yu) 長期、穩增長與(yu) 防風險、內(nei) 部均衡與(yu) 外部均衡的關(guan) 係,始終保持穩健性,管好貨幣總閘門,為(wei) 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jia) 、擴大就業(ye) 、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是構建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應是貨幣市場、股票市場、債(zhai) 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協調發展,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合理。應不斷推動金融市場體(ti) 係結構合理化,並隨實體(ti) 經濟結構和需求變化而動態變化,更加有效服務實體(ti) 經濟。
三是構建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我國金融機構門類齊全,業(ye) 態日趨豐(feng) 富,但差異化服務水平還不足。各類金融機構要在現有基礎上錯位發展、優(you) 勢互補,在服務實體(ti) 經濟上各司其職、各展所長。
四是構建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業(ye) 穩健運行具有重要意義(yi) 。必須不斷健全金融監管體(ti) 係,提高監管前瞻性、精準性、協同性、有效性,織牢織密金融安全網。要增強金融體(ti) 係韌性,提高吸收和抵禦各種風險衝(chong) 擊的能力。
五是構建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的類型應豐(feng) 富多元,能夠滿足不同領域和不同社會(hui) 群體(ti) 的需求。要提高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質量,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六是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ti) 係。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交易和運行的“道路橋梁”,是金融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性保障。必須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ti) 係,加強統籌規劃,完善監管標準和運營要求,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