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

習(xi) 近平

  我們(men) 的人民是偉(wei) 大的人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智慧,開創了各民族和睦共處的美好家園,培育了曆久彌新的優(you) 秀文化。我們(men) 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ou) 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men) 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men) 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努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群眾(zhong) 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zhong) 是我們(men) 力量的源泉。我們(men) 深深知道,每個(ge)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隻要我們(men) 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每個(ge) 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責任重於(yu) 泰山,事業(ye) 任重道遠。我們(men) 一定要始終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19日下午,習(xi) 近平在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考察時,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親(qin) 切交流。

  我們(men) 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wei) 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men) 黨(dang) 就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中央的考慮,是要為(wei) 人民做事。各級幹部也不能眼睛總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經常問問自己,我們(men) 是不是在忙著與(yu) 黨(dang) 的根本宗旨毫不相關(guan) 的事情?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wei) 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圍繞黨(dang) 和國家中心任務而工作?古時候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現在就是要服務人民。

  (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

  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dang) 的事業(ye) 和工作就無從(cong) 談起。黨(dang) 要繼續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就必須始終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zhong) 是真正英雄的曆史唯物主義(yi) 觀點不能丟(diu) ,始終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

  (2013年6月18日在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

  群眾(zhong) 路線本質上體(ti) 現的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隻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men) 才能把握曆史前進的基本規律。隻有按曆史規律辦事,我們(men) 才能無往而不勝。曆史反複證明,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主體(ti) 力量。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所說:“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dong) 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201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

  2024年2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天津,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這是1日上午,習(xi) 近平在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考察時,同村民杜洪剛一家人親(qin) 切拉家常。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切執政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治理活動,都要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wei) 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治國理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yu) 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使各方麵提出的真知灼見都能運用於(yu) 治國理政。

  (2014年9月2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65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

  發展為(wei) 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hui) “生產(chan) 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wei) 目的”。鄧小平同誌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men) 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製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ge) 根本立場。

  (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標誌。黨(dang) 與(yu) 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yu) 共,始終保持血肉聯係,是黨(dang) 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zhong) 則得國,失眾(zhong) 則失國”。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這個(ge) 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dang) 同誌一定要永遠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奮勇前進。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報告)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men) 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十一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shu) 寫(xie) 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曆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的講話)

十二

  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說,“曆史活動是群眾(zhong) 的活動”。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我們(men) 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wei) 根本立場,把為(wei) 人民謀幸福作為(wei) 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zhong) 路線,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凝聚起眾(zhong) 誌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這是尊重曆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

十三

  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men) 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men) 強黨(dang) 興(xing) 國的根本所在。我們(men) 黨(dang) 來自於(yu) 人民,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必須始終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每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都要弄明白,黨(dang) 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dang) 的一切工作都是為(wei) 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們(men) 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西考察。這是14日上午,習(xi) 近平在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考察時,同社區各族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流。

十四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體(ti) 現了黨(dang) 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自成立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麵臨(lin) 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jia) ,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jue) 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2020年5月22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十五

  要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重要的政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為(wei) 民辦事、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重要的政績,把為(wei) 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wei) 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是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做事用的,隻能用來為(wei) 民謀利。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e) 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

  (2020年5月22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十六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dang) 章也明確規定,黨(dang) 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zhong) 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zhong) 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尊重社會(hui) 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曆史主體(ti) 地位的一致性、為(wei) 崇高理想奮鬥和為(wei) 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dang) 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脫離群眾(zhong) ,與(yu) 群眾(zhong)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

  (2021年2月20日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動員大會(hui) 上的講話)

十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yu) 人民休戚與(yu) 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

十八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屬性,黨(dang) 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wei) 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men) 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wei) 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wei) 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報告)

十九

  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來,我們(men) 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ce) 的答卷。麵向未來,我們(men) 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men) 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我們(men) 要始終與(yu) 人民風雨同舟、與(yu) 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

  (2022年10月23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

二十

  我們(men) 黨(dang) 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億(yi) 萬(wan) 人民自己的事業(ye) ,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ti) ,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ti)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我們(men) 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想問題、作決(jue) 策、辦事情注重把準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guan) 切、體(ti) 現人民願望、增進人民福祉,努力使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人民群眾(zhong) 衷心擁護。我們(men) 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jue) 人民急難愁盼問題,讓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ti) 人民。我們(men) 黨(dang)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豐(feng) 富民主形式,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yu) ,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以主人翁精神滿懷熱忱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來。我們(men) 黨(dang) 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願景激勵人、鼓舞人、感召人,有效促進政黨(dang) 關(guan) 係、民族關(guan) 係、宗教關(guan) 係、階層關(guan) 係、海內(nei) 外同胞關(guan) 係和諧,促進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團結奮鬥,凝聚起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wei) 力。

  (2023年2月7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二十一

  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jue) 定性力量。要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實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充分激發全體(ti) 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分配製度,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在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要不斷鞏固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大團結,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2023年3月13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的講話)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上海考察。這是11月29日下午,習(xi) 近平在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時,在社區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戶的住房,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線工作者的生活狀況。

二十二

  我們(men) 要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推進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現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guan) 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現代化不僅(jin) 要看紙麵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黨(dang) 要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人民對文明進步的渴望,努力實現物質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會(hui) 安定、生態宜人,讓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麵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孫後代權益,促進人類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2023年3月15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的主旨講話)

二十三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dang) 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ti) 智慧的結晶。無論是毛澤東(dong) 思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無不源自於(yu) 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人民群眾(zhong) 身處實踐最前沿,對實踐變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聰慧,隻要走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我們(men) 的各項工作實踐要走好群眾(zhong) 路線,推進黨(dang) 的理論創新也要走好群眾(zhong) 路線,決(jue) 不能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流於(yu) 空想。在謀劃這次主題教育時,我提出大興(xing) 調查研究,就是要推動各級領導幹部樹牢唯物史觀,強化群眾(zhong) 觀點和宗旨意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走出機關(guan) 沉到基層一線,廣泛傾(qing) 聽人民群眾(zhong) 的聲音,自覺問計於(yu) 民、問需於(yu) 民,運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jue) 好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同時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真知灼見中獲取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靈感。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cong) 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wei) 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著力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深入億(yi) 萬(wan) 人民心中,成為(wei) 接地氣、聚民智、順民意、得民心的理論。

  (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

二十四

  團結奮鬥是黨(dang) 領導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要靠目標凝心聚力,新征程上我們(men) 就要靠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凝心聚力、團結奮鬥。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wei) 事業(ye) ,必須堅持全體(ti) 人民共同參與(yu)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緊緊依靠全體(ti) 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ye) 。

  (202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政治局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民主生活會(hui) 上的講話)

二十五

  要充分激發全體(ti) 人民的曆史主動精神。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中國人民的事業(ye) ,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匯聚蘊藏在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斷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我們(men) 要堅持人民是創造曆史根本動力的曆史唯物主義(yi) 基本觀點,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202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誕辰130周年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有關(guan)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重要論述的節錄。

發布時間:2024年03月31日 15:15 來源:求是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