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借綠生金,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思路
當“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遇到“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會(hui) 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九華村以打造零碳鄉(xiang) 村為(wei) 目標,推廣應用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帶動節能減排,著力增加綠化麵積,增加碳排放吸收量。循序漸進打造零碳鄉(xiang) 村,不僅(jin) 提升了鄉(xiang) 村“顏值”,也帶來“增值”——屋頂安裝的光伏板“綠電”流淌,讓村民樂(le) 享收益,茶葉種植紅紅火火,滑翔傘(san) 戶外飛行營地帶動鄉(xiang) 村旅遊發展。護好生態,也鼓了口袋,九華村的探索實踐,給人以啟示。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優(you) 美宜人的環境,是中國人記憶裏的鄉(xiang) 村田園圖景,也是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美好追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一個(ge) 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村,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掙碳匯”,走出一條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新路。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鎮孫家港村,通過治汙水、清汙泥,打造生態園,“龍須溝”變身風景,村民們(men) 的“旅遊飯”越吃越香。雲(yun) 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從(cong) 圍湖養(yang) 魚到退塘退耕,隨著洱海變清,遊客增多,村民收入持續增長。一個(ge) 個(ge) 鄉(xiang) 村的“美麗(li) 蝶變”,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是農(nong) 村最大優(you) 勢和寶貴財富,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完全可以兼顧、實現共贏。
對於(yu) 鄉(xiang) 村而言,破壞生態、汙染環境的發展方式走不遠,但如果不會(hui) 科學利用生態優(you) 勢,“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這樣的方式也不行。2015年,內(nei) 蒙古大興(xing) 安嶺林區全麵停止天然林商業(ye) 采伐,當了幾十年林業(ye) 工人的周義(yi) 哲和工友們(men) 轉了崗,從(cong) “砍樹人”變為(wei) “看樹人”。通過發展森林旅遊和林下經濟,圍繞“林”字做活“綠文章”,周義(yi) 哲們(men) 過上“不砍樹照樣能致富”的日子。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讓生態優(you) 勢不斷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讓更多人嚐到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甜頭”,激發起保護環境、愛綠護綠的內(nei) 生動力,才能更好實現保護與(yu) 發展的良性循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綠色興(xing) 農(nong) ”。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hui) 效益,關(guan) 鍵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因地製宜選擇好發展產(chan) 業(ye) 。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村民楊昌芹,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赤水竹編”傳(chuan) 承人。依托當地豐(feng) 富的竹資源,她在民族村創辦培訓基地,帶領周邊村民發展竹編產(chan) 業(ye) 。從(cong) 勞動用的簸箕,到做飯用的甑子,再到睡覺用的竹床,傳(chuan) 統竹編技藝與(yu) 現代時尚元素巧妙結合,讓竹編產(chan) 業(ye) 發展得有聲有色,直接帶動民族村500餘(yu) 人增收。這也從(cong) 一個(ge) 方麵說明,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借綠生金,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思路。找到實現生態價(jia) 值轉換的有效途徑,利用自然優(you) 勢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生態“高顏值”將更好轉化為(wei) 經濟“高產(chan) 值”,“含綠量”將進一步變為(wei) “含金量”。
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優(you) 質資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如果其他各方麵條件都具備,誰不願意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遊?”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鄉(xiang) 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支撐點,廣袤鄉(xiang) 村必將不斷鋪展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嶄新畫卷。
延伸閱讀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裏的發展新機遇①: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打造鄉(xiang) 土特色品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