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 吳智勇:“為師生多辦實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吳智勇(右一)在指導教師和實習(xi) 生。

  開學前一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一中學迎來了新一批援藏教師。校長吳智勇一邊處理安全排查、課務調整等開學事務,一邊帶著新來的教師熟悉情況。

  “我自己就是一名援藏教師,如何適應環境、投入工作,再熟悉不過了。”2022年5月,吳智勇主動申請援藏。進藏前,他任江蘇省鹽城市東(dong) 台市實驗中學副校長,長期從(cong) 事數學教學,是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對象、鹽城市優(you) 秀班主任。由於(yu) 分管學校外援工作,他常常聽到援藏同事的故事。“他們(men) 幹得辛苦,也很光榮。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我也想為(wei) 援藏盡一份力量。”吳智勇說。

  從(cong) 黃海之濱來到海拔3600多米的拉薩,吳智勇剛剛適應低壓缺氧的環境,就開始了走訪調研,全麵細致地了解學校各部門、各年級情況。他發現,學校教師雖然盡職盡責,但整體(ti) 比較年輕,經驗不足,又缺乏係統的專(zhuan) 業(ye) 發展規劃和培養(yang) 體(ti) 係,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評價(jia) 方式等相對陳舊。

  問題摸清了,工作方向就明確了。吳智勇說:“‘輸血’是一時的,‘造血’是長久的。我們(men) 要做好‘傳(chuan) 幫帶’,把專(zhuan) 業(ye) 技能傳(chuan) 授到位,把隊伍培養(yang) 起來,為(wei) 本地留下一批優(you) 秀教師。”

  吳智勇組織援藏管理團隊成員、學校班子成員剖析原因,廣泛征求意見,拿出了一係列實招:牽頭成立校青年讀書(shu) 會(hui) ,幫助年輕教師加強思想理論學習(xi) ;發揮橋梁作用,創造條件讓學校師生走出去開闊眼界,2023年共組織130名藏族學生、40餘(yu) 名教師赴江蘇研學、培訓;邀請了16名江蘇專(zhuan) 家進藏講座、送教。

吳智勇正在授課。

  繁忙的管理工作以外,吳智勇主動承擔了初二年級一個(ge) 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每個(ge) 學期,他都會(hui) 收兩(liang) 到三名教師作“徒弟”,他說:“我會(hui) 查看他們(men) 的教學計劃、教學備課材料,盡量多聽他們(men) 的課,並在課後進行輔導。”隻要一有空,他還會(hui) 隨機聽本地教師講的數學課,課後進行交流。

  “吳老師有20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業(ye) 務很強,要求又非常嚴(yan) 格,當他的徒弟有壓力。他手把手地教,我學到了很多,同學們(men) 也受益。”青年教師陳文濤是吳智勇收的第一個(ge) “徒弟”。吳智勇帶著他,一起學習(xi) 新課標,研究教學設計,指導他開展課題研究以及論文寫(xie) 作。2023年9月,陳文濤在拉薩市理科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數學組第一名。

  “吳校長,又有家長來找您了。”吳智勇在辦公室處理工作時,時常有家長前來拜訪。隻要時間允許,他都會(hui) 擱下手頭的事,先接待家長。“教育好、照顧好孩子需要家校合作,溝通很重要。這裏的家長對孩子教育很重視,我跟其他老師打過招呼,有家長找我,都請進來。”吳智勇還和家庭條件較差的兩(liang) 名學生開展結對幫扶,並鼓勵其他援藏教師也這麽(me) 做。通過做好家校溝通,他了解到許多情況。有學生因家庭變故影響了學習(xi) 積極性,吳智勇便時常找他談心,並積極和學生家長溝通,同時引導班上的同學互幫互助,最終使這名學生重新開朗起來,學習(xi) 成績也逐步提升。

  在學校師生眼中,吳智勇雷厲風行,好像總是在趕時間。他說:“三年援藏,時間不算長,我想用有限的時間,為(wei) 師生多辦實事。”

發布時間:2024年03月12日 10:0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