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餘(yu) 崇斌(後排中)擔任審判長公開審理一起涉及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行政案件。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八百多年前,朱熹的這段“導遊詞”道出了武夷山的無限風光。
“我是土生土長的武夷山人,我愛武夷山,所以我要盡己所能服務這片滿眼青綠的土地。”從(cong) 武夷山景區法庭(國家公園人民法庭)庭長到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長,餘(yu) 崇斌堅持以步為(wei) 尺,丈量武夷山水、古街村落,奮力為(wei) 生態文旅貢獻自己的點滴微光;以法為(wei) 筆,釋法析理、定分止爭(zheng) ,書(shu) 寫(xie) 司法為(wei) 民的實踐篇章。
司法護航 守護生態顏值
“了解到野生金線蘭(lan) 可用作藥材,就私自去國家公園裏采摘,但不知道這是犯法。我認罪認罰,今後不會(hui) 再犯這種錯了!”法庭上,滕某悔悟道。這是2021年11月武夷山市法院設立全國首家以“國家公園”命名的人民法庭——武夷山國家公園人民法庭後,審理的首例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刑事案件,案件審結後,審判長餘(yu) 崇斌陷入沉思。
“如何提高群眾(zhong) 對生態環保法律的知曉度?”普法教育,事不宜遲!餘(yu) 崇斌組織法官到國家公園範圍及周邊村莊,向村民普及常見珍稀動植物,講解典型案例、法律規定等,促其知法懂法不犯法。
“如何發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生態保護?”借喻萱草花頑強的生命力量,他首創了“萱草花·夷路同巡”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司法巡護誌願服務項目,形成司法護航國家公園的最大公約數。福建省環保誌願者協會(hui) 專(zhuan) 職副會(hui) 長方垂弘點讚稱:“‘萱草花’誌願項目,體(ti) 現了法院的擔當作為(wei) ,有力促進了當地群眾(zhong) 了解國家公園、參與(yu) 生態環保。”
此外,在餘(yu) 崇斌的推動下,“亮綠燈”“布綠網”“護綠碼”的“三綠”生態司法工作網打造起來,以最嚴(yan) 密的法治護航武夷山“綠色家園”。
“武夷山國家公園得天獨厚、不可複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優(you) 良品質。在利益驅使下,存在部分茶農(nong) 非法采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用於(yu) 茶葉種植的現象。”餘(yu) 崇斌擔憂道。
2022年12月,星村鎮九曲溪畔一起涉林案件巡回審判引來許多村民圍觀。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保護森林法律法規,未經批準,在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故意毀壞林木。“拒絕就案辦案!”餘(yu) 崇斌帶領生態審判團隊到案發地開庭,將審判作為(wei) 普法教育課堂,引導村民樹立生態保護第一、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2023年此案入選“福建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十大案例”。此外,由他主筆的《立足地域特點 精準護航國家公園建設》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三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守正創新 提升審判質效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朱熹作為(wei) 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其所創立的閩學體(ti) 係包含豐(feng) 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被稱為(wei) 朱子文化,其精華部分提醒著世人為(wei) 人處世、求學問道等唯善不唯惡的道理,跨越千年,餘(yu) 音猶在。
找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當代法治建設之間的契合點,餘(yu) 崇斌帶領專(zhuan) 班首創“問源”“揚和”“諭理”“循法”八字審判工作法,解鎖審判工作新路徑;將朱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治學思想引入司法裁判過程,結合現代司法理念,形成了具有實踐價(jia) 值的法官裁判素養(yang) 指引。
提煉朱子思想與(yu) 武夷山茶文化的共通之處,餘(yu) 崇斌推動武夷山法院將朱子思想、武夷茶文化等融入司法調解,創設性推行地方特色的“擺茶調解法”,雙方當事人在沁人心脾的茶葉芳香中,心平氣和地把事聊到點子上。讓朱子文化“活”了起來,為(wei) 司法工作增添了新亮色。
武夷山興(xing) 田鎮閩越王城遺址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的漢朝時期王城遺址,五夫鎮是朱子故裏,朱子文化遺存最多的地方。
“既要保護好文物本體(ti) ,也要同步保護好周邊整體(ti) 風貌。”餘(yu) 崇斌總結出一站式服務、一體(ti) 化保護、一脈性傳(chuan) 承的“三一”文化遺產(chan) 保護機製,以閩越文化、朱子文化為(wei) 著力點,分別在興(xing) 田鎮、五夫鎮設立“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巡回法庭”,並選派業(ye) 務能力強的法官擔任“法律特派員”,每月駐村一次,將糾紛預約調解調查陣地延伸至村落,推動出台《城村漢城考古遺址公園司法保護十項措施》,更好地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保護文化遺存。
躬身實幹 擦亮為(wei) 民底色
“這是我的地,我要把這些茶樹拔掉!”“這是我的茶樹,種了十幾年,不能拔!”茶農(nong) 雙方僵持不下,劍拔弩張。
把群眾(zhong) 事當自己的事!“茶樹種了10多年,稍加管理便有收成,若將茶樹拔除,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筆損失,要尋找雙贏共贏的路徑。”了解糾紛起源後,餘(yu) 崇斌啟動訴前解紛程序,聯合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員現場勘查,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現場調解。得知雙方是親(qin) 戚,便從(cong) 親(qin) 情角度出發,結合事理、法理、情理,釋法析理、耐心引導,最終促成雙方滿意的一致方案:土地和茶樹交由土地權屬人陳某民處置,陳某民向陳某亮支付一定的茶樹補償(chang) 款。至此,這起茶山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茶葉是農(nong) 民增收的“金葉子”,旅遊是武夷山一張亮麗(li) 的名片。
為(wei) 服務好茶旅產(chan) 業(ye) 發展,餘(yu) 崇斌帶領審判團隊設立“三茶法治驛站”“共享法庭”,高效審理涉茶糾紛,為(wei) 茶農(nong) 提供法律服務,幫助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推動設立旅遊巡回法庭,總結並實踐“‘513’涉旅審判工作機製”,做到“糾紛發生在哪裏,法官就出現在哪裏”。
“武夷山有著無與(yu) 倫(lun) 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這是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閩考察首站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的諄諄囑托。
念茲(zi) 在茲(zi) ,釋茲(zi) 在茲(zi) 。
妥善審理各類案件2000多件,連續多年案件質效均居全院第一;曾獲“全國法院辦案標兵”、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平安之星”、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等榮譽;獲評“福建省審判業(ye) 務專(zhuan) 家”;審理的一起網絡名譽侵權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優(you) 秀案例分析”……餘(yu) 崇斌用公正裁判寫(xie) 下司法為(wei) 民的生動注腳,用全情服務擦亮司法為(wei) 民的鮮明底色。
不管是擔任法庭庭長,還是擔任法院副院長,“我都會(hui) 忠於(yu) 職責、一心為(wei) 民,竭力守護法律尊嚴(yan) ,彰顯公平正義(yi) ,做法治道路上的‘追光者’。”餘(yu) 崇斌字字堅定。
心中有夢、眼裏有光,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