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雨守安瀾——記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處處長徐爽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圖為(wei) 徐爽(中)現場指導水庫調度運行管理工作。

圖為(wei) 徐爽(中)現場指導水庫調度運行管理工作。

  在徐爽的腦海中,有一張清晰的珠江流域水利分布圖,他隨時準備“排兵布陣”——

  “流域內(nei) 有多少大型水庫,水應該往哪裏流、該怎麽(me) 流,哪條河匯到哪條河,有多少條支流,這些時時刻刻都裝在腦子裏。”瘦高的身材、一說話就眼角帶笑,卻遮不住略顯疲憊的麵容,見到徐爽,已是晚上八點半。

  迎戰數次台風暴雨洪水、精準實施珠江枯水期調度、應對珠江流域“22·6”洪水……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hui) 工作的13年間,他聞令而動,奮戰在防汛抗旱一線,以精準高效的調度能力,踐行了“把保障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莊嚴(yan) 使命。

  勇挑重擔,跑贏洪水變化發展的速度

  “幹一行愛一行”在徐爽身上體(ti) 現得真切。

  他大學學的是水利水電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義(yi) 無反顧來到水旱災害防禦一線崗位,從(cong) 黃河到珠江,一幹就是十多年。為(wei) 何如此執著?他說:“這個(ge) 崗位對我有種特殊的吸引力,那就是挑戰性。”

  與(yu) 洪魔風魔搏鬥,挑戰性強,危險性也高。徐爽記得2016年5月底,廣東(dong) 清遠山區發生山體(ti) 滑坡,他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陡峭的山道上,車窗外就有碎石嘩啦啦往下滾。還有一次,為(wei) 抗擊超強台風“海鷗”,他們(men) 要搶在台風登陸前做好督導疏散工作,就開車追著風跑,10級陣風險些把車吹翻,途中一棵樹還砸到引擎蓋上,這些都沒有阻止他們(men) 繼續前行。

  回憶起在災害防禦一線遇到的驚險,徐爽輕鬆一笑,仿佛這些都未曾發生過:“跑贏洪水和台風,我們(men) 才能科學精準製定應對措施,將各種損失降到最低。”

  珠江流域是我國降雨量最大的流域之一,台風、暴雨、洪水等災害種類多、突發性強,防禦任務十分繁重。

  當洪水達到一定標準時,水利部就會(hui) 對其編號。2022年6月,一場罕見的洪水“車輪戰”席卷珠江流域。西江、北江等河流連發8次編號洪水,其中北江洪水急劇發展,形成超100年一遇特大洪水,“戰鬥”狀態全麵升級。

  在防禦處辦公室裏,徐爽作為(wei) 洪水防禦和水工程調度的負責人,晝夜緊盯大屏、小屏,分析數據、統計險情、擬定調度方案,密切與(yu) 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相關(guan) 組成單位的溝通聯係,確保各個(ge) 環節高效運轉。同事吳珊珊記得,近一周的時間裏,他吃住在辦公室,眼中布滿血絲(si) ,依舊強打精神盯著電腦,分析調度方案。

  “我們(men) 研判雨水情勢,考慮到北江情況更危急,就發出水庫調度指令,讓北江先過。”徐爽牽頭製定實施西江、北江40餘(yu) 座水庫聯合調度的防禦方案,跨度上千公裏,範圍之廣、水庫之多、難度之大在珠江流域調度史上無前例,最終實現了“人員不傷(shang) 亡、水庫不垮壩、北江西江幹堤不決(jue) 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受淹”的“四不”奇跡。

  胸懷“國之大者”,千裏調水壓鹹潮讓群眾(zhong) “無感”

  每到冬季枯水期,上遊來水偏少,珠江口就會(hui) 形成海水倒灌、鹹潮上溯,嚴(yan) 重影響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群眾(zhong) 飲水安全。保障大灣區供水安全,特別是澳門、香港供水安全,既是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更是極端重要的政治任務。

  調水“以淡壓鹹”之戰,迫在眉睫!

  徐爽到珠江委工作的第一年,就參與(yu) 了調水壓鹹工作,這一次的經曆讓他印象深刻。

  應對鹹潮襲擊,需要利用上遊水庫調水,西江幹流的龍灘水庫成為(wei) 最優(you) 選。2011年12月,徐爽和同事們(men) 接到調水指令,就馬不停蹄趕到1000公裏外的調水一線。

  寒冬裏,廣西、貴州交界山區,冷風刺骨。顧不上休整,他們(men) 就一路跟著水走,去不同的水庫,觀水質、盯流量、看數據,不分晝夜。

  “調水壓鹹事關(guan) 群眾(zhong) 的飲水安全,必須在窗口期內(nei) 完成,要確保一次性放到位,再補就來不及了。”徐爽和同事們(men) 精準計算每個(ge) 時間點、每秒流量,鏖戰整整七天。這次經曆為(wei) 徐爽增加了實戰經驗。

  2022年初,珠江流域中東(dong) 部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yan) 重幹旱,鹹潮上溯強勁,且正值元宵節後務工人員返城返工,供水需求不斷增多,矛盾疊加之下,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形勢異常嚴(yan) 峻。

  一場與(yu) 時間賽跑、與(yu) 鹹潮較量的壓鹹補淡“戰鬥”正式打響。按照調度安排,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2月13日17時起出庫流量按平均不低於(yu) 3500立方米每秒控製;北江飛來峽水利樞紐14日起出庫流量按日均不低於(yu) 300立方米每秒控製配合西江水庫群……

  徐爽帶領同事們(men) 分秒必爭(zheng) ,盯水情、旱情、鹹情、工情,逐日預測預報,跟蹤水庫調度運行和蓄水情況,利用“四預”平台動態預演,滾動優(you) 化調度方案,“最終,我們(men) 通過科學構築三道防線,以排山倒海之勢壓製住鹹潮,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提供了優(you) 質足量淡水。”

  “旱嗎?沒感覺到啊。”“就有幾天自來水有點鹹……”談及珠江流域遭遇嚴(yan) 重幹旱帶來的影響時,廣州、深圳、東(dong) 莞三地居民大多稱“無感”。

  徐爽笑了,“群眾(zhong) 無感,就說明我們(men) 的工作做到位了。”

  科學防控,為(wei) 水旱災害防禦裝上“智慧腦”

  “千裏調水戰鹹潮”成功的背後,少不了“四預”平台的功勞。“平台集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為(wei) 一體(ti) ,不但實現了工作流程再造,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說起這項創新,徐爽滿是自豪。

  近年來,為(wei) 貫徹落實水利部關(guan) 於(yu) 智慧水利建設指示要求,推動流域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提檔升級,徐爽作為(wei) 骨幹力量,參與(yu) 珠江委“四預”平台建設。在沒有先例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邊研究、邊建設、邊運用、邊完善,僅(jin) 用四個(ge) 月的時間,在全國率先推出智慧化平台,大大提升了洪水防禦的智慧化、精準化水平。

  平台智慧好用,可建設的過程卻充滿艱難。

  在平台建成之前,水文預報、水情預報、鹹情預報等信息匯總之後,需要通過模型預演由各家單位提出方案,整合後再決(jue) 定總體(ti) 調度方案如何配合,周期較長,手段方式也比較落後。

  2021年10月,珠江委啟動平台建設後,大家麵臨(lin) 的最大難題就是將“四預”的四個(ge) 功能耦合串聯起來,涉及大量的數據、不同的部門、不同專(zhuan) 業(ye) 的人員,分歧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解決(jue) ?中間千頭萬(wan) 緒,徐爽擔當起統籌協調的“中樞”。

  “比如建好一個(ge) 模型後,在防汛演練的時候,發現數據對不上了,大家都說不是自己的問題,就得一步步溯源、梳理,找到問題症結。”同事王井騰記得,平台建設那段時間,徐爽一直連軸轉,忙完防汛會(hui) 商,就來問係統開發,電話打個(ge) 不停,“趕進度的時候,他就把辦公室當成了家。”

  徐爽很少發微信朋友圈,卻在2022年2月17日平台建成後的這天發了一條,還配了幾張會(hui) 商室裏燈火通明的照片,獲得近百條評論和點讚。

  連續多年的值班值守,讓徐爽睡不踏實,總是在淩晨三點左右醒來,“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預報信息,睡前也是,改不了了。”他笑道。

  春節、元宵節、中秋節……每當大家闔家團圓的時候,卻是徐爽最忙的時候,戰鹹潮、抗幹旱、鬥洪水,在珠江委大樓的15層,防禦處辦公室的燈常亮,守護著江河安瀾、人民安寧。

走近最美公務員

走近最美公務員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27日 07:2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